方法:怎樣避免過度思慮

方法:怎樣避免過度思慮

你有沒有這樣的習慣,忍不住反覆回想一件事,希望自己當時換種做法,或者希望當時能夠表現得更好一點,心理學把這種過度思慮稱為“反芻”。

對某件事的反芻,會讓我們無意義地糾結於現實與理想的差距,甚至會引發焦慮和抑鬱。《哈佛商業評論》上的一篇文章提供了5個擺脫過度思慮的方法。

首先,識別出容易觸發自己反芻的事件。

回想一下過去觸發反芻行為的事件,比如和還不夠信任的人協作,或者做和金錢有關的重大決定。在這一步要注意觀察,你主要是責備自己,還是責備他人。

第二,拉開心理距離。

接下來,你需要拉開自己和反芻事情之間的心理距離。

比如,你可能過於在意他人的看法,又或者明明做得很好卻自認為不夠成功。拉開心理距離的一個方法是告訴自己,腦子裡的這堆東西只是念頭和感覺而已。

你要告訴自己“我感覺我做得不夠好”,而不是“我做得不夠好”。甚至可以更輕描淡寫一些地提醒自己:“我這個喜歡反芻的腦袋又在作怪了。”

第三,區分反芻和解決問題。

反芻偶爾能帶來有用的洞察,但大多數情況下只是一種逃避方式。一般來說,反芻越多,解決問題的能力就越差。反芻會讓人不去尋找解決方案,或者無法快速有效地執行解決方案。

要想從反芻模式進入行動模式,你應該問自己:“基於目前狀況,最佳選擇是什麼?”即使這個選擇不完美或者不夠周全,你也應該先採取初步行動。

第四,轉移自己的注意力。

當你意識到自己在反芻,可以先設法轉移注意力,做一些耗時不長、需要佔用精力但難度不大的事情,或者你也可以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到本該做的事情上。

此外,慢跑或散步等運動,也可以幫助反芻的大腦平靜下來。

第五,尋找思維陷阱。

反芻有時是由認知錯誤導致的,而在反芻狀態中,你恰恰不太能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陷阱,這就讓你難以擺脫過度思慮。

解決方法是,在平靜狀態下總結自己容易犯的認知錯誤,這樣你就可以在情緒不好時也能識別它們。

總的來說,要想擺脫反覆思慮,你必須先了解自己的“發作”模式再製定對策。如果你下次又開始想“我不該如何”或者“我本該如何”的時候,不妨試試這五個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