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二大陽,是否意味著這首黃金坑3.0


週末國際原油價格的暴跌

導致了全球金融市場頗不平靜滬深兩市在歐美股市下挫的影響下跳空回落,截至收盤,上證指數報2943.29點,跌3.01%,成交額4381.4億元,深證成指報11108.55點,跌4.09%,成交額6480.8億元,創業板指報2093.06點,跌4.55%。兩市成交額合計10862.2億元,又一次回到萬億元之上。

航空和油運則是受益於原油大跌,尤其是油運,昨天主要的兩隻個股,一隻漲停,一隻接近漲停。原油大跌主要在三方面使油運受益,其一,原油成本平均佔油運成本的40%,所以油價下跌對VLCC油運構成直接利好;其二,原油暴跌至歷史底部,短期會增加原油需求國的儲油需求;其三,歷史上每輪低價油期間,部分VLCC郵輪都會被租用作海上浮倉儲油,一定程度上減少了VLCC運力供給,VLCC可能迎來漲價。除了油運、航空外,其它如煉油、一些與原油作為原材料的上游化工行業等,也會受益。如果後面油價維持跌勢,這些品種仍可短線關注。如果說現在大盤的不確定性增加了,那在選股上就更要拿捏好,儘量選擇哪些邏輯上確定性強的品種,一方面增加勝算,另一方面在猴市中也更容易出現結構性機會。這方面,光頭看好大基建和新基建等逆週期調節品種。疫情的持續發酵提升了基建在基本面“填坑”中的重要性,也強化了基建板塊作為A股今年主線之一的確定性。

電子、計算機板塊深度回調。此前大火的半導體50ETF連日回調,幾乎回吐了2月份的漲幅。

今年已經是第三次跳空,前面兩次大跌,後市都證明是黃金坑,而且隔日都實現了反包。而本週一的這第三次大跌和前面兩次相比,指數的跌幅更小,跌停的個股數量也明顯減少了,市場的恐慌效應明顯有所減弱。那這一次下跌,會不會是黃金坑呢?後市再次反包的可能性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從目前的數據來看,國內的疫情已經得到大幅緩解,而且A股已經逐漸走出獨立走勢,後市A股有望再次引領全球市場,成為全球資本的避風港。

  盤面數據也支持週一回落是“黃金坑”的觀點。截至收盤,A股雖然僅有523只個股上漲,但有多達93只是處於漲停狀態。歷史經驗表明,在近百隻個股漲停的時段裡,市場絕大多數都是處於強勢之中的。因此,週一市場大幅調整很可能是短暫技術性的休整。

對於投資者來說,尋找所謂黃金坑則不是價值投資的事情,應該根據宏觀、行業、公司來選擇合適的投資標的。大部分業內人都認為A股也好,港股也罷,都是應該一直在車上,不應該下車。只要配置優質標的或者優質管理人的公司產品,中長期一定能獲得優厚回報。

“利空因素比想象中大”

面對週一全球市場動盪,部分前期較為樂觀的機構將觀點轉向偏空。

“海外市場的利空因素比想象中大。現在需要邊走邊看,不預設判斷。”一家管理著銀行委外資金的機構負責人表示。

另一位大型機構投資經理也相對看空。他覺得油價超預期的暴跌,打壓了全球市場風險的偏好。具體到A股,雖然流動性寬鬆,但A股迅速漲回春節前的點位附近,漲幅已經超預期。創業板換手率處於高位,未來漲勢的可持續性存疑。

另有銀行理財子公司相關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近期市場回調,期指負基差增大顯示市場看空情緒強烈,A股波動將加大,此時入場交易風險較大。

另有銀行人士認為,短期看,外圍市場尤其是美股,依然是影響A股走勢的主要矛盾,對A股形成持續壓力。在外圍市場影響下,寬幅震盪整理或是近期A股常態。中期來看,中國經濟有望率先擺脫疫情影響,一旦海外風險釋放結束,A股有望率先走出獨立行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