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接近年末了,開始步入多事之冬。

最近的噩耗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人冷不丁地覺的早上起床只要還活著,啥都不是事!

10月14日,年僅25歲的韓國女藝人雪莉因患嚴重抑鬱症在自家的客廳裡上吊自殺。

11月24日下午,年僅28歲的韓國藝人具荷拉在家中死亡,在這之前,2019年5月,具荷拉被發現在家裡輕生,立刻被送往醫院救治,所幸無生命危險。

經紀人證實具荷拉患有抑鬱症。曾在雪莉去世後,答應粉絲要好好活下去的她,最後還是失落地離開了人世。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據人民日報報道,全球患有抑鬱症的患者已高達3億多人;我國抑鬱症患病率達到了2.1%,每100個人裡面就有2個是抑鬱症患者!

不管是公眾人物,還是普通人,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因抑鬱症而自殺,引起了大眾對抑鬱症患者的重視、正視。

因抑鬱症而自殺的患者如此之高,如此需要保障的疾病,保險居然不保,不得不讓人感到訝異。

今天想跟大家談談抑鬱症,以及抑鬱症患者該如何投保的問題!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有哪些表現?

抑鬱症又稱抑鬱障礙,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臨床特徵,是心境障礙的主要類型。

最嚴重的時可能會導致自殺,相當於無民事行為能力的狀態。

抑鬱症的三個典型症狀:

A、心境低落

輕者缺乏愉快感、興趣減退,重者生不如死。這種抑鬱的心境還有晨重夜輕的變化。

B、思維遲緩

語速減慢,對答困難,沒有辦法順利交流。

C、意志活動減退

人變得疏懶,迴避社交,甚至發展為“抑鬱性木僵”,整個人變得沒胃口、不想動、懶得說話,感覺生活失去意義,人生失去方向,常伴自殺觀念

自殺傾向是抑鬱症患者最可怕的症狀,因為一旦發生,就是面臨嚴重的後果。如果發現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以上情況出現,建議儘早就醫諮詢。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比如我們熟悉的央視著名主持人崔永元,承認自己曾是重度抑鬱症患者,但是戰勝了病魔,目前依然活得好好的,說明抑鬱症不是絕症。

但是也不是像感冒那樣的小毛病,多數抑鬱症的治療是一個長期反覆漫長而痛苦的過程。

抑鬱症的治療有藥物治療、電抽搐治療、腦深部電刺激、心理治療等。

除了醫學上的干預,輕鬆愉快的生活環境、周圍親朋好友的理解支持對治療疾病有很大的幫助。

相反,身邊親朋好友的不理解某種程度上會加重病情,在某種程度上和抑鬱症的復發也有很大的關係,因為身邊人的不理解,無心的傷害導致抑鬱症患者重新陷入痛苦之中。

抑鬱症患者還能買保險嗎?具體可買什麼險種?

抑鬱症患者能否投保,可以根據患者的抑鬱程度來決定,具體還可以買什麼險種我們來分析下:

1、壽險

面對抑鬱症患者群體,壽險核保一反常態,比重疾險和醫療險更加嚴苛;畢竟抑鬱症自殺身故概率高,保險公司如果核保過於寬鬆,恐怕生意是不能好好做了。

再強調一下,保單有效2年內自殺身故,保險公司是免責的,除非在無民事行為能力下。怕的就是有些心術不正的人騙保。

2、醫療險

輕度抑鬱,若恢復正常一年以上考慮責免承保;中、重度抑鬱需要根據具體恢復情況、時間來評,通常考慮拒保。

3、重疾險

輕度抑鬱,最後一次發作至今未超過1年,考慮加費承保;超過1年未再發作,考慮標準體承保;

中度抑鬱,最後一次發作至今未超過1年,考慮延期承保,未超過3年考慮加費承保,超過3年考慮標準體;

重度抑鬱,症狀嚴重者均考慮拒保;最後一次發作至今未超過3年,考慮延期承保,未超過5年考慮加費承保,超過10年考慮標準體承保。

保險產品的更新和醫學的發展息息相關,甲狀腺癌的承保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

即使抑鬱症康復了,有的保險公司也會做延期處理或加費承保。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抑鬱症患者投保時,需要提供哪些資料?

在保險公司綜合考量病情決定可非標承保之前,需要對病情有詳細的瞭解,會要求客戶提供詳細的病歷資料,通常需要自確診之後連續的複查就診資料。

資料包含:完整的就診資料(醫生的明確診斷),首次發作時間、發作的頻次,每次持續的時間,症狀、診斷、嚴重程度、治療情況,有無自殺傾向或自殺行為、有無酒精、藥物濫用、工作情況、日常生活情況等。

在瞭解了詳細的病情之後,會綜合做出審核。

隨著醫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對抑鬱症的認識和治療水平的上升,說不定抑鬱症未來可以在初期就扼殺在“搖籃裡”,保險核保對抑鬱症不再拒保都是有可能的。

韓兩女星因抑鬱症自殺,你對抑鬱症的認識全面嗎?附投保攻略

寫在最後的話:抑鬱症不可怕,有病一定要就醫,尋求專業的醫生幫助,抑鬱症不是絕症,專業的治療是可以治好的,要知道,世界不是你一個人在努力!

人,其實不需要太多的東西,只要健康的活著,真誠的愛著,也不失為一種富有。

一輩子真的太短太短了,趁著我們都還活著,請好好珍惜身邊的人,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