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2月8日以來

根據湖北省武漢市江岸區

防控指揮部部署

江岸區檢察院成立了

包保發熱門診專班突擊隊

完成發熱門診病人的隔離任務

在這場艱難的戰“疫”中

這支隊伍的付出

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盛婷玉

“最具戰鬥力的集體”

黨組成員、政治部主任 36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隊長盛婷玉向檢察長彙報突擊隊情況

自2月8日領受江岸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下達的包保發熱門診的緊急任務以來,我作為包保發熱門診專班突擊隊隊長,帶領隊員們始終堅守在漢口醫院門診大廳,負責將門診收治的輕症肺炎患者運送到指定隔離點集中留觀,確保應收盡收、一個不漏。


我們的隊伍從最初的7個人逐步壯大到11個人,以及還有前期被臨時安排來幫助工作的區直機關的諸位同志。


在這場戰“疫”中,我們已經成為一個團結、拼搏,具有超強戰鬥力的親密無間的集體。每天大家穿上防護服後7-8個小時不吃不喝,全力開展病人信息登記核對、轉運車輛聯繫、病人轉送隔離點對接,以及隨時在門診大廳解答病人諮詢做好安撫工作,保證各類病人都能得到妥善安置。組裡的每個成員,都是一個“戰鬥員”,大家克服自身恐懼和困難,不講條件、不計得失,衝在了防疫的第一線。


我的工作是負責組織領導、協調溝通、解決問題。剛開始的兩天,大家初上崗,對醫院那人來人往的陣仗有點害怕,但是即使這樣,我們還是順利完成了每天四五十人的轉運任務。晚上11點任務結束後,我將一天的工作流程進行梳理,在群裡跟大家研究哪些地方可以更優化,更有利於工作,然後形成文字發給每個隊員。


在第三天的時候,我已經整理好三個不同崗位的職責內容、接待登記工作和轉運病人工作流程。同時,我還請了漢口醫院負責防護部門的醫生給我們講解防護知識和穿脫防護服、清潔消毒的注意事項,也一併整理好發給大家,並每日提醒。


每天晚上,我都會跟大家聊聊家常,詢問大家身體情況,瞭解獨自住在賓館的同志還有哪些生活需要,幫大家買洗漱用品、常用藥物,消除大家的恐懼心理,穩定思想,讓大家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到第二天的戰鬥中。


一轉眼,在漢口醫院工作已經20多天,現在,大家都已經成長為工作小能手了,接待、轉運、溝通,處理各種突發狀況都不在話下。看到來發熱門診看病的人越來越少,我們更加有信心能夠早日打贏這場防疫阻擊戰!


待春暖花開、武漢解封,我想給大家一個大大的擁抱,在最艱難的時候,我們一起戰鬥過,感謝你們跟我一同經歷這段畢生難忘的日子,為武漢抗擊疫情做出了我們檢察人員的努力和貢獻!


李紹紅

“匯聚平凡的溫暖”

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局長 40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來發熱門診轉運隔離病人已有20多天,在醫院這個特殊的戰場,每天都有很多讓人刻骨銘心的瞬間,有病人確診後絕望無助的眼神和奔湧而出的淚水,有媽媽隔離前因擔心孩子而嚎啕大哭,有醫生護士不畏病毒從救護車上抱下無法自理的病人,有病人因為得到微小的幫助而熱淚盈眶……


腦海裡不時浮現因為送給他一個盒飯、一包泡麵、一個口罩而繞著你反覆致謝的病人,怕你沒收到他的謝意,多麼質樸單純啊……這些瞬間反覆洗滌自己的心靈,讓我更加懂得珍惜和感恩。


20多天下來,在醫院這個方寸戰地,我深深感受到許多可喜的變化。剛來的時候,醫院發熱門診熙熙攘攘,現在已經是門可羅雀;


最開始發熱病人對隔離很抗拒甚至不惜和我們發生衝突,現在病人會笑著對我們說“去吧,要不然何時是個頭”;


最開始病人的眼神裡寫滿了驚恐和絕望,現在來醫院的病人臉上更多的是信心和決心……


對於我個人而言,也從開始的恐懼擔憂,變得更加自信堅定。


雖然我們無法阻止災難的發生,但是我們可以匯聚平凡的溫暖。三月暖春已到,百花正待盛開,我相信勝利已經不遠。武漢加油!平凡的你我加油!


陳亮

“春天就要到了”

第一檢察部檢察官 51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陳亮”戰鬥“的門診部

作為突擊隊裡年齡最大的隊員,從開始投入這項“戰鬥”時,內心就覺得這是自己為抗擊疫情付出的最直接的努力。


在發熱門診看到了病人的焦慮、慌張、希望、信心,種種情緒背後,都是疫情之下,武漢人民真實的內心寫照,所以我們承擔的不僅僅是轉移發熱病人的任務,更多的是安撫病人們的心理,讓他們樹立戰勝病毒的信心。


也許我們每個人做的有限,但是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病人的心情得到了平復、問題得到了解決,漢口醫院發熱門診轉運病人工作的“戰場”我們就守好了。我相信,武漢的春天已經快來了。


餘銀鋒

“疫情下的真實”

司法行政事務管理局幹警 33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餘銀鋒幫助患者轉運

在突擊隊的這段時間,我負責將疑似或確診的病人從醫院轉運到指定的隔離點。


每一天,都在醫院跟各個隔離點之間往返,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感受到了疫情之下的真實。


一天下午,正在等待轉運車的我,看到一個女患者在醫院門口嚎啕大哭,隱約聽見我死了不要緊,我孩子怎麼辦?問詢得知其丈夫在武昌住院,她自己要被隔離,家裡剩下孩子沒人照顧。我跟同事協助其聯繫社區,解決了後顧之憂,她終於安下心來。


人間真情猶在,何愁疫情不滅。有這樣的人民,有千千萬萬的逆行者,我們必將迎來春暖花開!


武衍明

“我看到一個英雄城市”

第一檢察部幹警 31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加入突擊隊前,我是從山東坐火車返回武漢的,出站時看到空無一人的武漢火車站,我沒有絲毫的畏懼。


沿途看到平靜的長江、二橋上武漢加油的標語以及遠處的萬家燈火,我看到了一個英雄的城市。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還是一名檢察干警,武漢是我的家,能為抗疫做點事,我心裡很踏實。


加入突擊隊後,主要負責轉運疑似病例至集中隔離點。一天晚上,一個16歲的女孩帶著9歲的弟弟來到漢口醫院。很不幸的是,姐姐被診斷為疑似病例,要被隔離。好在弟弟是健康的。姐姐的一句話讓我內心一陣觸動,“我希望我能和弟弟一塊去隔離,這樣我還能繼續照顧他”。這時候我才知道,他們的父母已經被隔離,現在家裡只有姐弟倆。


我立即跟社區溝通了她家的情況,在妥善安置好弟弟後,姐姐帶著牽掛被送至隔離點。


病毒無情人有情,親人間的守望相助在疫情籠罩下的寒冬,依然傳遞著溫暖和力量。


王藝博

“發揮更好的作用”

第二檢察部幹警 30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尋求幫助的患者詢問王藝博

我加入抗疫突擊隊,在漢口醫院發熱門診與隊員一起承擔轉運發熱病人隔離的重任,具體工作就是駕車引導轉運車輛至隔離賓館,將在發熱門診發現的疑似或確診病人對接給隔離賓館的工作人員,進行收住隔離。


2月16日晚,一名確診患者因急於要求入院未果而產生不滿情緒,企圖強行逃避隔離。


假如這個患者此時自行離開,不僅其自身安全風險極大,也有可能傳染他人。我請示隊長後,就趕緊聯繫患者所在的社區,並耐心向其解釋原因、疏導情緒,並主動陪同該患者等待社區人員,最終順利交接並收治進火神山醫院。


自從在漢口醫院值守以來,已過去二十多天,心態也由最初的擔心害怕,慢慢變成了習慣和自強,只有加強自我防護,用心做好每一個環節,才能在抗擊疫情吃緊的關頭髮揮更好的作用。


每當成功送到一批患者,心裡便會小有成就,這些天門診的患者明顯減少了,我內心也很欣慰,我們的活少了,就說明成功不遠了。


馬玉微

政治部幹警 27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我是第二批加入突擊隊的隊員,主要職責是負責醫院門口值守,登記病人信息,與護士對接等工作。


守好醫院的“閘口”是關鍵,每天對看完病出來的每一個人都認真查看診斷證明並進行登記,對每日疑似和確診病人詳細詢問情況並上報安排隔離酒店,確保不漏一人。


其間,看到了太多的人間冷暖。記得有次一位婦女被診斷為疑似病例,需要去酒店隔離觀察,在詢問基本情況時她突然大哭起來,她老公已確診,家裡只剩下13歲的孩子無人照顧,顯得特別無助。我們立即幫助聯繫社區並安撫她激動的情緒,最終社區表示會重點關注並每天給小女孩送飯,請她放心。疫情無情,人間有情。


看著發熱門診越來越冷清,感覺看到了希望,再堅持堅持,此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一定會很快取得勝利,武漢加油!湖北加油!


汪陽

“疫情不退 我們不退”

司法警察大隊幹警 24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剛上“戰場”不久的汪陽

新冠肺炎肆虐荊楚大地,人人自危,但身為檢察干警,應義不容辭地投入到這場疫情攻堅戰阻擊戰中。


2月8日,我積極服從區防控指揮部和院黨組的安排,前往漢口醫院發熱門診開展病人轉運工作。我的職責是登記需轉運隔離的病人並上報,聯繫轉運車輛,有時病人會等待過久,我會努力安撫病人的情緒,為他們做好思想工作。


負責轉運病人二十多天以來,有一件事情讓我印象深刻。那時隔離點床位還比較緊張,需要病人等待很久,我盡力去開導病人,穩定他們的情緒。


有一位六十多歲的婆婆,她非常支持也很理解我的工作,她不僅號召病人們耐心等待,還一直安慰我、鼓勵我,感謝我們所做的一切。在她坐上轉運車輛之前,她還對我說小夥子好樣的,辛苦了,我特別感動,也很有成就感。


到現在,需要轉運隔離的病人越來越少,形勢也在不斷好轉,我覺得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回報的,我們有信心一定能戰勝這次疫情,疫情不退,我們不退。


姜博

“無法避免便微笑面對”

司法警察大隊新幹警 23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三點交班的姜博在大雪中提著午飯

相信很多人一提到漢口醫院發熱門診,腦海中浮現的往往就是“核酸陽性”“重症”“病危”這樣的字眼,而我們突擊隊負責轉運隔離點的卻是另一部分輕症、疑似患者。


要想打贏這場抗疫攻堅戰,除了治癒重症的病人外,及時將輕症患者隔離阻斷傳播途徑也是必不可少的。


選擇在這裡奮戰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所畏懼,而是因為消除恐懼的最好辦法就是面對恐懼!無論有多麼困難,既然我們無法避免那便微笑著面對它。


領導充分考慮了各個隊員的能力和身體狀況,做到了合理分工確保在這場“戰疫”中每個隊員都能安全凱旋。


我每天的工作任務就是核實登記待轉運患者的身份信息、聯絡車輛和對接患者所在社區。作為剛剛步入工作崗位的年輕人,這場“戰疫”讓我迅速轉變身份適應角色,更快地成長為一名合格的檢察干警。


近一個月的時間裡,我們突擊隊累計轉運的輕症、疑似患者中不理解、不配合的有之,明事理、積極配合的亦有之,形形色色的人和形形色色的事,每個人和每件事都令我印象深刻。


王丙琰

“我們終將迎來曙光”

第六檢察部新幹警 27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引導轉運病人的王丙琰

我是王丙琰,是負責轉運輕症疑似病人的突擊隊隊員之一。


在與汪陽同志的配合下,我主要負責引導轉運車輛到隔離點、將病人送交隔離點並完成交接手續,待病人成功完成入住後返回醫院轉運下一批病人。


這二十多天裡,我轉運了六十多個病人,其中一位已確診但症狀輕微的阿姨讓我印象頗深。


在隔離點等待接收過程中,她情緒穩定、心態樂觀,向我講述在家如何與愛人隔離的過程。醫生看過她CT後告訴她肺部有好轉,我鼓勵她配合治療、早日康復回家。雖然現在疫情形勢仍很嚴峻,但需要轉運的病人越來越少,著實鼓舞人心。


凜冬已過,暖春到來前的這段時間,我們仍需不鬆懈、不大意、不消極。黎明前的黑暗裡,我們始終在戰鬥,也終將迎來曙光。


羅宇

“病毒無情,人間有情”

政治部幹警 27歲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羅宇忙著接聽電話

我是突擊隊的幕後聯絡員。我的主要工作(早8點到晚10點)是打電話(最多一天打了100多個電話),登記病人信息,盯著各種微信群。


讓信息能夠在病人、突擊隊隊員和工作專班之間得到有效傳遞,讓疑似病例都能夠及時送達隔離點,對於不願意進隔離點的病人做好耐心的解釋工作,直至他們進入隔離點為止。


對於因為年紀大或者有其他基礎性疾病而不能送到隔離點的人,及時與社區、街道聯繫,讓社區對病人做好安置工作,我們後期也持續跟蹤,直至病人安排妥當。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有天一個老婆婆突然打電話來告訴我,她是前期由我們突擊隊送到酒店隔離點的,她現在已經解除隔離回到家中了。


她覺得在這次生病過程中,她很感動,病人們收到太多的幫助。當我們的突擊隊小夥子看她年紀大、不方便,就主動送她回家收拾東西,後來又在她家樓下等她收拾東西,再送她去隔離點。就她一個病人,就耗費了突擊隊工作人員三四個小時,但小夥子們一點怨言都沒有,還一直安慰她好好養病。在隔離點工作人員服務態度也很好,吃住也都免費。


她覺得病毒無情,人間有情。


堅守陣地

不退不讓

共待春暖花開時

這裡是漢口醫院,轉運發熱病人的每一刻,都刻骨銘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