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我們知道,在全球油氣市場供給側,沙特、俄羅斯、美國是“千萬桶俱樂部”三大成員(即生產能力1000萬桶/日以上,年產5億噸石油以上),而當兩個主要玩家出現矛盾的時候,必然帶來原油市場的大幅震盪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全球油氣市場供給側,沙特、俄羅斯、美國位居前三

沙特和俄羅斯在3月6日原油主產國會議落下帷幕後,OPEC+未能達成新的減產協議,緊接著,沙特發動石油價格戰,大幅調低其不同級別的主要原油定價,國際油價在3月9號大跌31%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

油價下跌除了會不可避免地引發全球的金融系統的穩定性外,對輕工製造行業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視,因為我們平時的穿、用、住都離不開石油化工,在身上的衣服尤其如此

原來,我們早就把石油穿上了身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把石油穿在了身上

Polyester——滌綸,也稱聚酯纖維,是合成纖維中的一個重要品種,它是在20世紀的實驗室裡開發出來的,由酸和醇之間的化學反應形成的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化學結構

在這個反應中,兩個或多個分子結合在一起形成一個大分子,其結構在整個長度內重複,聚酯纖維可以形成非常長的、非常穩定和堅固的分子

滌綸(聚酯纖維)應用十分的廣泛,可以用於製造許多產品,包括服裝、家居用品、工業織物、計算機和錄像帶,以及電氣絕緣材料等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應用廣泛的滌綸

與棉等傳統面料相比,滌綸有幾個優點,首先,它不吸溼,但能吸油,這一品質使滌綸成為防水、防汙和防火整理的完美面料,同時,它的低吸光度也使其對汙漬具有天然的抵抗力

滌綸服裝可以在製造過程中預縮,此後面料不會縮水、不會變形,此外,這種布料很容易染色,而且不會發黴,有質感的滌綸是一種有效的、不會過敏的絕緣體,因此常用於填充枕頭、被子、外衣和睡袋


速看滌綸

1926年,美國杜邦公司(E.I. du Pont de Nemours and Co.)開始研究超大分子和合成纖維,這項由W.H.卡羅瑟領導的早期研究,集中在後來成為尼龍的東西上,這是第一種合成纖維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大名鼎鼎的美國杜邦

不久之後,在1939-1941年,英國化學家對杜邦的研究產生了興趣,並在英國印刷協會實驗室進行了自己的研究,這項工作也直接促成了聚酯纖維的發明,英國人將其命名為Terylene

1946年,杜邦購買了在美國生產這種聚酯纖維的授權,該公司進行了一些進一步的開發工作,並於1951年開始以“Dacron”的名義銷售這種聚酯纖維,而這就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的確良”,因為在粵語中,的確良就是“dacron”的音譯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1951年,滌綸西裝在紐約開售

1976年至1979年,中國大量進口化纖設備,引發了國人在“穿衣”上的革命,挺闊不皺、結實耐用的“的確良”,成了那個年代的代名詞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80年代在中國流行的“的確良”

回到滌綸的歷史,1951年美國開始銷售滌綸後,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幾家公司對聚酯纖維產生了興趣,併為不同的用途生產了自己的產品版本

目前,聚酯主要有兩種類型: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PCDT(聚1,4-環己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PET的特性使其非常適合來做瓶子

PET是更受歡迎的類型,適用於更廣泛的用途,它比PCDT更強,儘管PCDT更具彈性和彈性

PCDT適用於大型一點的消費場景使用,如窗簾和傢俱覆蓋物,另外PET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與其他織物混合使用,製成抗皺、防汙並保持其形狀的服裝


如何生產滌綸長絲

滌綸的製造有幾種方法,具體採用哪種方式取決於成品滌綸的類型,四種基本類型是長絲、短纖維、絲束和纖維棉

在長絲形式下,每一根聚酯纖維都是連續的,能生產出表面光滑的織物;

在短纖維形式中,細絲被剪短到預定的長度,這種形式的聚酯更容易與其他纖維混紡;

絲束是一種將連續的細絲鬆散地拉在一起的形式;

纖維棉是一種用於製造被子、枕頭和外套的大體積纖維;

四種形式中,最常用的兩種形式就是長絲和短纖維

聚合

為了形成聚酯,對苯二甲酸二甲酯首先在催化劑存在下與乙二醇反應,反應溫度一般在150-210°C範圍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生成的化學物質是單體醇(單一、非重複分子),與對苯二甲酸結合並升溫至280°C,新形成的聚酯是透明、熔融的,通過狹縫擠出形成長絲帶

烘乾

聚酯從聚合反應中出來後,讓形成的的長絲帶冷卻,直到它們變脆,接著將材料切成小塊並完全乾燥,以防止稠度不均勻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熔融紡絲

聚合物切片在260-270°C的溫度下熔化,形成糖漿狀溶液,之後溶液被放入一個稱為噴絲板的金屬容器中,並通過它的小孔(通常是圓形的,但可以是五邊形或任何其他形狀)來產生特殊的纖維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噴絲板上的孔數決定了紗線的尺寸,因為新出現的纖維被聚在一起形成一根紗線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同時,在紡絲階段,可在溶液中加入其他化學物質,使所得材料阻燃、抗靜電和易於染色

拉絲

當滌綸從噴絲板中出來時會變得十分的柔軟,很容易拉長到原來長度的五倍,而這個拉伸迫使隨機的聚酯分子平行排列,這就很好的增加了纖維的強度、韌性和彈性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拉絲

這一次,當細絲乾燥時,纖維變得更加的堅實有力,而不是更脆

拉伸纖維的直徑和長度可能有很大的不同,這取決於成品所需的特性,此外,當纖維被拉伸時,它們可能會產生紋理或扭曲,以產生更柔軟或顏色更深的織物

繞線

滌綸紗拉絲後,纏繞在大筒子或扁平纏繞的包裝袋上,準備織成布料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繞線

至此,聚酯長絲製造完畢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完成的聚酯材料


如何生產滌綸短纖維

在生產滌綸短纖維時,聚合、烘乾和熔融紡絲與長絲紗的生產過程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在熔融紡絲過程中,當產品為短纖維時,噴絲板上會有更多的孔,出現的繩狀聚酯纖維束稱為絲束

牽引絲

新形成的絲束在聚集粗纖維的罐子裡迅速冷卻,然後將幾段牽引物收集起來,然後在加熱輥上牽引至原來長度的三到四倍

卷邊

將牽引的絲束送入壓縮箱,壓縮箱以每釐米3-6卷的速度迫使纖維像手風琴一樣摺疊,這一過程有助於纖維在後期製造階段結合在一起

絲束捲曲後,在100-150°C的溫度下加熱,使纖維完全乾燥並形成捲曲,在接下來的加工過程中,一些捲曲將不可避免地從纖維中抽出

熱定型後,將絲束切割成較短的長度,將與棉花混紡的滌綸會被切割成3.2-3.8釐米的碎片;而對於人造絲混紡織物,會被裁剪成5釐米的長度

對於較厚的織物,如地毯,聚酯長絲會被裁剪成15釐米長


最後

滌綸,在全世界生產的化纖中佔80%,合成滌綸的對苯二甲酸和乙二醇都是從石油中提取的

把石油穿上身,毫不誇張

“的確良”——80年代的石油風尚



https://www.chemistryworld.com/podcasts/polyethylene-terephthalate/1017555.article

https://www.wired.com/2009/05/dayintech-0508/

動圖截取: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dsOraykNI

http://www.womenofchina.cn/womenofchina/html1/special/14/13-6.htm

www.technologystudent.co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