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湯道生:騰訊乘車登記碼等助力“戰疫”,加速產業互聯網“新基建”實踐

此次的新冠疫情,給我們帶來了哪些新啟示?在3月12日舉辦的全球移動互聯網大會(Global Mobile Internet Conference,簡稱GMIC)首期在線峰會—「GMIC在線|效能進化峰會」上,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表示,此次疫情給產業互聯網帶來了諸多改變,在這些變化面前,產業互聯網多個垂直產業引入數字化技術,積極踐行了 “新基建“建設號召。在此過程中,騰訊不斷釋放產業互聯網的連接和技術能力,加大在雲、大數據、AI、IoT、區塊鏈等各項服務的建設與應用,以C2B產業互聯網模式攜手各級政府和企業,共同“戰疫”,共建新型基礎設施,保障市民生活和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

騰訊湯道生:騰訊乘車登記碼等助力“戰疫”,加速產業互聯網“新基建”實踐

騰訊高級執行副總裁、雲與智慧產業事業群總裁湯道生

在全國復工復產的關鍵時期,湯道生認為,“疫情下,社會和用戶,對實體產業的服務模式、服務渠道等,提出了新的需求,只有互聯網和實體產業彼此信任、互相依靠的“雙打模式”,才能迅速破局,完成任務。”

以騰訊推出的“乘車碼登記碼”為例,乘車登記碼是騰訊乘車碼團隊聯合各地交通局,專門為公共交通開發的乘車信息登記系統。乘客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時,用微信掃一掃車內張貼的乘車登記碼,填寫信息,系統會自動同步所乘車輛車牌號、線路、上車時間等,完成乘車登記。如果有關部門發現有病例乘坐交通工具,“乘車登記碼”將根據乘客的登記信息,第一時間通知同乘乘客進行隔離。

騰訊湯道生:騰訊乘車登記碼等助力“戰疫”,加速產業互聯網“新基建”實踐

乘車登記碼

目前,騰訊“乘車登記碼”已經協助深圳相關部門排查出數位與確診病例有親密接觸的人員,遏制了疫情的進一步傳播。騰訊“乘車登記碼”也已在北京、上海、蘭州、烏魯木齊等20個城市投入使用,累計刷碼次數已超千萬次,為全國的疫情排查及隔離工作提供了有效助力。

湯道生還透露,除了“乘車登記碼”之外,騰訊還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在全國聯手推出“防疫健康碼”,並在乘車碼上推出了“地鐵車廂擁擠度顯示”功能等多項數字防疫舉措,不斷用數字化能力降低疫情擴散的風險,保障出行安全。

在湯道生看來,疫情期間產業互聯網的表現,是“新基建”加速落地的樣本。疫情期間,產業互聯網需求增加,多個垂直產業引入數字技術。但是,這裡面更多是應急需求,如果5G、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新基建能力,能有更深入、更廣泛的支持,大家還可以做得更好。相信在未來更長的週期裡,“新基建”的潛力將會得到進一步的釋放,發揮更廣闊的空間,持續改變人們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湯道生表示,傳統基建,解決了物和人的連接,公路、機場的修建,給區域帶來繁榮的商業;而數字化新基建,解決了數據的連接、交互和處理。5G、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將給產業升級帶來更大的空間,推動形成新的產品服務、新的生產體系和新的商業模式。

“騰訊希望做好數字化助手,釋放我們的C2B優勢,為各行各業提供工具、做好連接、建設生態,和各領域共同探索新基建的巨大價值。”湯道生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