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直擊80年代少林寺:開始收取門票,各種攤位直接擺在山門前


【少林寺】嵩山少林寺,這是中國知名度最高的一座寺廟,它始建於北魏太和十九年,是孝文帝為安置他所敬仰的印度高僧跋陀所建。一千五百多年以來,少林寺香火不斷,素有“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功夫甲天下”的說法。

【寺內的遊客們】這是一組由外國遊客拍攝的80年代的少林寺老照片,當時的少林寺已經開始收取門票。同時,去少林寺的路上以及寺廟內都出現了各種攤位,比如紀念品攤位、照相攤位等,這說明80年代少林寺的商業氣息漸濃。

【攤位擺到山門前】跋陀高僧當時在少林寺傳授小乘禪法,屬於印度傳統的止觀禪法,他在寺內翻譯了《華嚴》《涅槃》《維摩》《十地》等經,有弟子慧光、僧稠等人。經過時間的推移,少林寺逐漸發展為“天下第一祖庭”,影響越來越大了。

【遊客和石獅合影】少林寺位於河南登封市西北13公里的太室山南麓,它面對少室山,背依五乳峰。少林寺因山而得名,“少林者,少室之林也。”風水大師稱:“少林寺像嵩山的一顆璀璨明珠,鑲嵌在太室山與少室山相接的山口中間,盡覽二室之勝,氣魄之大,山林之幽,令人嘆止。”

【寺內的遊客們】關於少林寺創立的故事,史書裡有著詳細的記載。比如唐裴漼在《皇唐嵩嶽少林寺碑》裡就有非常詳細的記載,“沙門跋陀者,天竺人也,空心玄粹,惠性淹遠,傳不二法門,有甚深道業。緬自西域,來遊國都,孝文屈黃屋之尊,申緇林之敬。太和中,詔有司於此寺處之,淨供法衣,取給公府。”

【塔林】少林寺是典型的官寺風格,主要建築沿中軸線自南向北依次是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藏經閣、方丈院、立雪亭、千佛殿。另外,寺西有塔林,北有初祖庵、達摩洞、甘露臺,西南有二祖庵,東北有廣慧庵。從現今角度來看,這樣的佈局體現了因地勢佈局的特點。


【寺內遊客】北魏孝昌三年左右,有一位西域名僧遊化於洛陽一帶,這位高僧就是被後世尊為禪宗初祖的菩提達摩。菩提達摩對少林寺的發展壯大,作出了重要貢獻。在菩提達摩的推動下,少林寺最終成為了“天下第一祖庭”。

【碑刻】少林寺知名度實在太大了,寺內有多塊碑刻,具體是:北齊1方;唐代7方;宋代6方;金代2方;元代13方;明代70方;清代30方;民國1方;現代33方;年代不清41方。碑文除了讚美少林寺外,其書法水平也堪稱一流。

【殘破佛像】隋朝建立後,隋文帝崇佛,少林寺迎來了一個大發展時期,寺產得到大幅增長。然而,大業末年,天下大亂,少林寺第—次遭受大的兵火之災,整個寺院被毀,僅有跋陀時建造的一座塔倖免。唐朝初年,少林寺進行了大規模的恢復重建。

【寺內的遊客們】1928年,軍閥石友三縱兵放火,致使少林寺的主體建築,包括大雄寶殿、法堂、鐘樓、鼓樓、天王殿、六祖殿、緊那羅殿等,包括珍貴經書,幾乎全部化為灰燼。此後多年,少林寺才得以慢慢恢復起來,最終形成如今的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