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3月13日起,上海博物館、上海科技館、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等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對外開放。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這是上海各大博物館、美術館自1月下旬閉館以來,首次恢復開館。各館將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限流進館,在提供文化服務的同時,切實保障觀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上海當代藝術博物

3月13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恢復開放。開放時間為11:00-19:00(18:00停止入場),每週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全館已按照防控消毒要求每日定時消毒,所有工作人員均憑綠色“隨身碼”、體溫檢測、佩戴口罩上崗服務。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

參觀當日,觀眾須出示本人有效證件(身份證、駕照、戶口簿、護照均可)登記入館,同時須出示當日有效的參觀預約碼,以及本人實時綠色“隨身碼”。每日參觀人數限定500人次,目前僅接受個人預約。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三場免費展覽

直至3月29日,開放的展覽有“讓·努維爾:在我腦中,在我眼中……歸屬……”(7樓展廳)、“穿越建築:戈登·馬塔-克拉克的十年”(3樓展廳)、“青策計劃2019”(1樓展廳)。三個展覽均為免費開放。

在整個疫情期間,2月14日至3月12日,上海當代藝術博物推出了“24小時不閉館的美術館在線展覽全景”項目,由藝術電廠推出的“晨讀”“讀圖”“psD防疫計劃”“親子聚樂部”“閉關練功”“線上尋謠計劃”和“青策課程”等不同主題的微信推送項目。

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3月14日,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將恢復開館。開放時間為10:00-18:00 (17:00停止入場),每週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上海民生現代美術館

進入靜安新業坊及美術館皆須出示身份證、隨申碼,隨申碼顯示綠色,經登記後方可進入。觀眾須全程佩戴口罩,排隊和觀展時請保持1.5米以上距離,避免聚集;入館前須接受體溫測量,如有體溫異常(≥37.3℃),或有咳嗽、氣促等異常現象的觀眾謝絕入館。在疫情防控期間,館內瞬時接待量不超過100人(文獻中心瞬時接待量≤5人)。當館內人員密度較大時,美術館將根據具體情況採取控制入館速度等措施。觀眾登記入館後,即可領取一次性口罩一隻,每人限領一次,每日限量發放100只。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楊詰蒼:三魂七魄“ 展覽現場

展覽“楊詰蒼:三魂七魄”將延長展期至3月31日。展覽標題“三魂七魄”出自於本次展覽中最具代表性的同名作品。“三魂七魄”旨在描述道家理念中關於人類靈魂本質的探索,影射出藝術家所珍視的普世性及其在創作過程中貫穿的兩個基本概念:毛筆的運用功能性及精神價值的強調。楊詰蒼一直在追求務實的精神性,它倚存於此時此刻,與中國文人文化中一種顯而易見的沉思與自我陶冶相似,並影響著全球事件中所發生的參與行為本身。

美術館恢復開館後,民生美術文獻中心也將恢復正常開放。

X虛擬美術館

3月6日,X美術館推出的X虛擬美術館正式上線。由藝術家、建築師強家棟設計“建造”,會隨著展覽的更換而不斷衍生出新的虛擬空間。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X虛擬美術館

在互聯網1.0時代,信息的交互還是單向的。2020年標誌著互聯網3.0時代的結束以及4.0時代的開始。X美術館藉由虛擬美術館的契機契機想象並且嘗試一下,除去VR這種意在模擬與還原現實的方式之外,虛擬美術館還可以是什麼樣的,線上虛擬空間和實體空間又是如何關聯的。

與絕大多數展示虛擬化藝術作品的線上展覽不同,X虛擬美術館並不僅僅是實體美術館的線上複製品,也不單純是對美術館中所發生事件的存檔和記錄,而是對實體美術館空間以及藝術項目的延伸。X虛擬美術館與X美術館的非對等關係意在強調兩者的差異性,分別探討如何在虛擬環境以及實體環境兩種截然不同的語境下進行藝術生產。

安簃· 線上展廳:侯虹旭作品展

3月3日至3月30日,安簃藝術空間推出線上展廳“空城之約:侯虹旭作品展”。侯虹旭,1988年生於山東棗莊,2011年畢業於山東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2014年畢業於華東師範大學美術系獲碩士學位,現工作生活於上海。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空城之約:侯虹旭作品展

侯虹旭的創作主題取材於較為生活化的場景或人物肖像,細節的處理則顯得概括整體,力圖在古典與波普之間尋找一個平衡點,讓人體味場景以外的東西。她的部分作品中借用黑白裝飾手法,使畫面層次分明,有一種版畫般乾淨利索的清澈效果。作品以平面性為主的表達,卻通過細膩的手法展現出豐富的層次。這些在畫面上不經意呈現的細節都是藝術家在創作過程中拿捏于波普與古典之間平衡的細微分寸的體現。

阿拉里奧畫廊亞洲藝術家線上群展

此次亞洲藝術家線上群展“雕塑之上”聚焦和探討“雕塑”的概念,呈現植村奎二、名和晃平、金炳昊、權五祥、陳彧君以、高磊這六位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的藝術家的作品。3月6日、9日、12日、15日、19日和22日將分別呈現六位參展藝術家的個人單元。

今日起,上海數十家博物館、美術館恢復開放|小狐帶你看展覽

Δ阿拉里奧畫廊亞洲藝術家線上群展

當下,無論是伴隨城市化進程而逐步湧現的戶外公共藝術項目,還是依附於各地新興商業體而出現的多元化藝術創作委託,似乎都昭示著雕塑這一由來已久的創作形式之當代熱度不減。

自20 世紀 70 年代,他們在雕塑與裝置領域探索,從藝術家自身的藝術語言出發,窺見雕塑這門古老藝術在超越傳統之後的多元發展及其在當代語境下的新形態。幾位藝術家在成長中所經歷的各異的社會發展進程及中國、日本、韓國三國之間千絲萬縷的歷史文化關聯,亦直接或間接地投射在他們各自的創作思維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藝術表達。

本文綜合自人民網、藝術當代、上海博物館官網等。

編/劉珊珊,審/任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