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綠色轉型新樣本:“5G科技”點亮人居新時代

當房地產進入下半場深耕階段,房企將如何“續航”住宅業務的競爭力?如何實現精細化管理進而提升運營能力?房地產業轉型的未來將奔赴何處?關於上述問題的追問正變得日益迫切。

12月11日舉辦的2019(第四屆)5G科技高峰論壇成為把脈房企未來發展趨勢的重要窗口。來自建築業內的眾多專家和葛洲壩地產以“綠色、健康、智慧人居創新發展”為主題展開討論,從多個維度勾勒出綠色建築的全貌圖以及“5G科技”的思維導圖。

“作為‘5G時代’的人居領軍者,中國葛洲壩地產率先研發‘5G科技’體系、註冊‘5G科技’商標,並打造綠色、健康、智慧的高質量產品”,中國葛洲壩地產黨委副書記賈向前在會上透露,葛洲壩地產在建項目全面落地‘5G科技’產品體系,100%的項目實施綠色建築,100%的項目達到了中國綠色建築星級標準。

時間撥回到三年前。2016年10月,葛洲壩地產率先在業內提出“5G科技”的概念,彼時,移動通信領域的5G概念還未如此普及,地產行業與綠色、科技的碰撞還未如此激動人心。但在葛洲壩地產的邏輯中,轉型升級勢在必行,業內首創的“5G科技”將圍繞“綠色、健康、智慧”三大核心關鍵詞,進行建築上的技術創新和項目實踐。

葛洲壩地產或許沒有想到,其在2016年所定下的“5G科技”戰略,不僅為公司創新發展奠定根基,更為整個行業的綠色轉型提供了可借鑑的思路和新的啟示。

2019年以來,“5G科技”戰略第一批項目成功落地交付,並在上海、南京等一線和核心二線城市“多點開花”。北京中國府、合肥中國府、上海紫郡公館等項目均已落地“5G科技”體系,國府系、府系、公館系、蘭園系都因地制宜地在設備、設計、理念上進行突破。“5G科技”成為房地產寒冬中的一抹暖意,致力於打造人居新樣本的“5G科技”體系,正為地產行業帶來突變式的進化。

探索行業新未來

今年四季度以來,伴隨著“房住不炒”調控的持續深化,已有百餘城對房地產市場進行了154次政策調整。行業內人士迫切需要找到增長的“第二曲線”,實現“變道”前行。

房企揮之不去的焦慮刺激了行業的轉型和升級。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明確了“要加強汙染防治和生態建設,加快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的可持續發展理念。伴隨這一理念的普及,房地產企業自主探究效益提升和綠色發展的能動性不斷增強。

在葛洲壩、萬科、朗詩、遠洋、金茂、綠地等名企帶動下,對高品質產品有追求的房企,陸續步入綠色轉型的“賽道”。

具體來看,綠色如何助力房地產行業轉型?行業中人不斷在尋求答案。

透過本次高峰論壇,可以清楚地捕捉到綠色建築的行業發展痛點、趨勢和解決方案,在複雜的房地產市場下,所有人都已經開始試圖探索一個全新的未來。

作為中國葛洲壩地產5G科技專家委員會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加平注意到,不管是城鎮化建設還是鄉村建設,要想推進綠色建築,必須加強自主創新能力,鞏固建築工業化技術創新,構建一套適宜的建設體系。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清勤則以《健康建築與健康社區》為主題系統闡述什麼樣的建築才是健康的。他表示,健康建築是基於綠色建築的推進,擁有成熟的評價標準,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對健康生活的需求。健康建築是建築業的發展需求,也是健康中國戰略的需要。

“為了更好的發展健康建設城市和健康村鎮,我們正在開展健康建築產業創新的發展工作,全方位推動健康社區、健康小鎮的規模化發展,把既有城市住區的健康改造作為未來的項目實踐工作。”王清勤進一步表示。

以《綠色金融與綠色建築》為題,中國綠色建築與節能委員會主任王有為回顧了“綠色金融”重要性的發展歷程,以及環境分析對綠色金融帶來的影響。他表示,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國策要求綠色發展,如何檢驗綠色金融項目的效益,還需完善綠色金融的環境風險評析。那麼,綠色金融完全支持綠色建築。

葛洲壩地產總經理助理於昌勇則認為,實現中式建築風格和“5G科技”技術的緊密的完美融合,能夠為客戶提供一生之宅的高品質的建築。“尤其是在地產的調控週期下,葛洲壩地產的戰略不斷堅持,不斷深化,我們希望迴歸到產品主義,能夠為人們的美好生活,實實在在的提供優質的一生之宅”。

“5G科技”持續進化

綠色建築發展方興未艾,走過三年發展歷程的“5G科技”未來有更多進化和想象空間。

在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專業總工程師徐偉看來,葛洲壩地產業可以建設零耗能建築。“主動優化發展零耗能建築是一個全球發展大致趨勢。”徐偉指出。

人們在研究健康建築,健康空間的同時,亦不能忽視健康呼吸的問題。清華大學建築環境檢測中心主任張寅平以《健康建築,健康呼吸》為主題,論述健康建築構建的健康空間。他表示,健康建築、健康呼吸必須進行跨學科、跨行業合作,健康建築牽涉到的領域太多,只做建築環境的研究遠遠不夠,所以要創新,創新就是要將不同的事物鏈接起來。

智慧也是房企未來的一大發展方向。萬科、華潤、太古、新世界等地產企業已紛紛開始打造科技孵化器並出手投資部分項目。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院長助理林波榮進行了《未來綠色建築室內環境營造與節能科技展望》演講,林波榮指出,全球建築行業的發展趨勢是綠色化、智慧化和工業化。未來的綠色建築會以用戶的需求和性能為導向,通過設計主導,營造以人為本的健康的室內環境,賦予動態化、自然化和個性化。

地產與科技的碰撞,將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會上,中國葛洲壩地產聯合中國建研院共同發佈了“健康建築聯合創新實驗室”2019年度成果白皮書。據瞭解,“健康建築聯合創新實驗室”於今年3月成立;近一年以來,實驗室集成地源熱泵、置換新風、毛細管網輻射空調、智能家居技術,在葛洲壩上海紫郡公館項目中進行應用,並開展健康建築性能與效益測評;參與編制健康建築行業年鑑《健康建築2019》。實驗室積極開展健康建築相關的標準編制、國家科技研發、人才培養、項目示範等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我們不走簡單的技術堆砌,也不走單獨的玩精裝、景觀、立面的效果,我們怎麼將建築產品,空間和科技更好地結合,減輕技術上的顯性,更多地帶來客戶的要求,這些才是我們打造產品的理念。”於昌勇表示。

2019年對葛洲壩地產來說是碩果累累的一年,同時也為下一段的征程提供了思考和展望的視角。隨著時間複利的增長,在綠色升級突圍戰中打出“5G科技”牌的葛洲壩地產,將迎來更多高品質綠色智慧產品的問世,並不斷輸出更具可持續發展能力的綠色產品標準。

本網站上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及音視頻),除轉載外,均為時代在線版權所有,未經書面協議授權,禁止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聯繫本網站丁先生:[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