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01

今天,日本網絡上發生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已經三年沒有更新過推特的軟銀集團總裁孫正義,因為擔心日本的疫情,決定有所行動。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首先解釋下孫正義是誰?

孫正義是一個韓裔日本人,一度是日本首富,還是阿里巴巴的重要投資者,當年就是他一眼相中馬雲給了他天價投資。

還好孫正義這個人比較低調,不然馬雲和阿里巴巴早就被網友的唾沫淹死了。

孫正義打算幹什麼呢?

孫正義要向日本免費提供100萬人次的簡易PCR新冠檢測服務。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要知道,在美國檢測一次新冠接近4000美元,即便減去醫保和政府贊助的某些費用,最少500美元也是免不了的。

可以說,孫正義相當於對日本捐贈了5億美元,而且這還是第一階段。

日本雖然表面上檢測是免費的,但是看病本身的費用是不免費的,需要支付近萬的醫療人員服務費。

而且日本在三月初每天也只進行900多人份的檢測,儘管厚生大臣承諾儘快增加到3800人份。

他承諾後的第二天,厚生省公佈了當天的檢測人數。

147人!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最近,日本數個地方發生了因為無法檢測新冠,病人對醫務人員實施暴力行為的案件。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還有一位持續發高燒的病人,由於各大醫院對檢測踢皮球,最後宅在家“自我痊癒”,接著全家都確診了。

因為檢測少,無論是中國網友,還是日本網友,包括日本媒體,都對日本政府提出了猛烈的批評。

為此,日本厚勞大臣把鍋甩給了地方保健所,說他們能力和資源不足。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從之前的日本輿論情況上來看。

孫正義對日本提供100萬人次的免費新冠檢測,真可謂“及時雨”,是順民意的行為。

然而,當他宣佈了這一決定僅僅兩個小時,他就被日本網友罵上了熱搜。

對他本人出身的侮辱,少說也有幾萬條。

我帶大家來品一品。

有人說他“居心不良”、“博眼球”。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有人說他是為了破壞日本的醫療體系。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至於動機嘛,就是因為他“出身韓國”,因為祖國崩潰了,想拉日本一起崩潰。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還有人懷疑他是韓國人的走狗,意圖盜取日本人的基因,好把韓國人改造成“優勢民族”。

其實嘛,做好事被網友罵,並不是一件稀奇的事。

比如武漢首富閻志,一口氣捐了10家醫院上億物資。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評論中認為他炒作自我的人,確實也有,但肯定不是主流。而且有不少網友在反駁。

像孫正義這樣被大量網友反對,網絡上幾乎看不見一點支持聲音的,確實少見。

如果是我遇到這種情況,我肯定是不捐了。

這已經不是好心當做驢肝肺的問題了,這簡直就是網絡大型霸凌現場了。

在日本某年最暢銷的遊戲《女神異聞錄5》裡(人稱P5天下第一),就多次嘲諷過日本網友“翻臉比翻書快”,不懂得獨立思考,根本分辨不出“正義”和“邪惡”。


02

但是孫正義還是耐心地向網友解釋。

首先是“捐贈檢測試劑等於破壞日本醫療體系”的指控。

孫正義提出,這個創意來自比爾蓋茨,並且在,美國是獲得群眾的一片讚譽的。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並且孫正義的檢測試劑採用的是郵寄的方法,自身郵寄後寄給相關檢測機構。這個機構是孫正義指定負責的。

可以說,整個過程基本無需用錢,極少佔用日本現有的醫護人員資源。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網友不買賬,提出奪命連環問。

“採樣出了問題,誰負責?”

“感染了郵遞人員怎麼辦?”

“把檢測人員累死了怎麼辦?”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至於孫正義意圖顛覆日本,以及破壞日本“輕症在家治療”的基本國策的惡意汙衊。

孫正義做出如下回答:

首先,他贊成“輕症在家治療”的策略。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孫正義何嘗不知道日本政府為了保證住奧運和經濟,在拼命捂蓋子。

“輕症在家治療”根本上就是為了減少數據上的感染人數。

這種做法其實是一種豪賭,賭這次疫情是否會出現超級感染者。

如果沒出現,加上病毒活性減弱,確實可以保住奧運和經濟,保住安倍內閣的穩定。

順便保護住安倍好不容易才搞起的“日中韓貿易區”,以及象徵經濟復甦的“東京奧運會”,這是日本政治擺脫美國控制很重要的一環,為此安倍像一個忍者一樣潛伏了7年。

但要是賭輸了,那可能就是大量國民被感染。

“奧運”什麼的就別談了,其他國家的人敢不敢來日本都是個問題。

前段時間,日本正準備宣佈進入國家緊急狀態。

說實話,這就是個不好的預兆。

說明安倍內閣發現疫情有變糟的跡象。

如果疫情變糟就必須選擇“中國模式”,為此大量檢測試劑就是必要的,是能救命的。

為此孫正義表示,自己已經和日本厚勞省談過了,會一起合作,不會引發醫療崩壞。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公正客觀的說,檢測試劑這種疫情下屬於戰略物資的東西,有備則無患嘛。

關鍵時候再拿出來,也不影響你們捂蓋子嘛。

但日本網友還是不買賬。

他們認為,檢測試劑有誤報的可能,韓國和意大利的人之所死就是因為無法應對重症患者的增加。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這可以說是,我見過的相當迷惑的邏輯了。

大概是這樣。

檢測人數多=重症人數多=醫療體系崩潰=死亡人數增加。

第一個等號其實就不成立,不檢測重症人數還不是在依舊在增長,反倒因為沒有得到隔離和治療,大量人被傳染,那才是真正的重症人數多。

第二個等號就更不成立,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哪怕經濟和醫療水平低於日本的韓國,在採用了比較嚴格的檢測和隔離手段後,目前新增人數已經下降了,可以說再過一個月就能達到國內目前的平穩。

也沒見他們醫療崩潰啊,反倒日本萬一蓋子捂不住,那才真是醫療崩潰呢!

同樣是一開始選擇捂蓋子的伊朗。當然,他們不是故意的,是真的醫療水平低導致的。

總統隔離,第一副總統確診,議員死亡。

日本不是真想鬧到這種地步吧!

只可惜“聰明”的日本網友不是這麼想的,也不願意這麼想。


03

在排山倒海的批評和人身攻擊下,孫正義最後決定放棄。

孫正義這條推特里用了三個句號,大家可以猜測下他當時的心情。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為此,日本網友唱起了勝利的讚歌。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我再次深刻感覺到了日本國民的聰明,一個人的偽善是真的會讓日本醫療體系崩潰的。

很多人對此說NO,真的是非常的厲害(死吧啦西)!

日本網民的點贊一萬,相當於中國微博的點贊十萬加了。

做一個好人真難,看來鍵盤俠真的是不分國界的。

在災難面前,有些人自身是無能為力的。

但只要一有人行動,他們就會立即佔領道德的制高點進行審判。

由於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事是絕對正確的,包括孫正義捐檢測試劑。

他們就會找到漏洞猛烈攻擊,他們表達片面觀點的慾望簡直令人聞風喪膽。

心理學中有一個著名的達克效應就說得是這種現象。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達克效應(D-K effect),全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它是一種認知偏差現象,指的是能力欠缺的人在自己欠考慮的決定的基礎上得出錯誤結論,但是無法正確認識到自身的不足,辨別錯誤行為。

這些能力欠缺者們沉浸在自我營造的虛幻的優勢之中,常常高估自己的能力水平,卻無法客觀評價他人的能力。

“張嘴就來的正義,往往是邪惡的。”


04

鍵盤俠們,還有一種思考特點。

當他們執著於某一觀點後,他們會自動過濾掉不利於他們觀點的信息。

最後觀點就越來越極端,越來越偏離真相,真正理性而有效的措施卻無法開展。

為此,自媒體界還出現了一種可笑的寫手。

“對沖寫作者”

在同一批作者,在不同的公眾號下,把每一派觀點都用“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寫作技巧,編成文章,把新聞掐頭去尾,激發讀者情緒,獲得關注與認同。

解決問題對於他們來說不重要了,發洩某些情緒,則顯得尤為重要。

為了避免自己成為鍵盤俠,我分享給大家一種思考模式。

看待一件事時,先不急著揣度當事人的動機,分析當事人的人品。

優先考慮發生這件事的壞境因素。

這就為了避免心理學中的“基本歸因偏差”。

因為認知聚焦於人品問題,憤怒會讓我們更不信任他人,強烈驅使我們去嚴酷地問責、懲罰我們認定的“壞人”。這會讓一個人的認知變得狹窄,不能深入地審視事情的前因,以及自己的言行可能產生的後果。

比如,“安醫生被網絡逼死”事件裡,如果網友不是被無良媒體帶入了“醫生”這個崇高角色,開始去對安醫生的人品進行攻擊。

網友如果能更好的關注下事情發生的起因,就可以更好了解到,安醫生是因為被小孩冒犯而產生的衝突。

在孫正義事件裡,如果日本網友能不去執著孫正義“韓裔”的這個信息,少去代入些“有錢人就是要幹壞事”的歸因偏差。

或許他們能從韓國、伊朗、中國的疫情發展裡,得到一些能夠支持孫正義行為的事實。

慶幸的是,中國的網民在多次的輿論反轉裡,已經漸漸能夠成長。

在本該引起巨大混亂的疫情面前,我們有條不紊,讓正確工作能夠有序進行。

不要讓行善的人寒了心

我不得不感嘆。

國民情緒穩定,才真正是國際競爭的硬實力啊!

-----------------------------

作者簡介:劍聖喵大師,百萬暢銷書作家,500萬粉絲個人帳號意見領袖,省高校心理協會常務理事,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情緒管理達人,陪同讀者成就強大,願得我心如明月,獨映寒夜迷途人。

著有《優秀的人,從來不會輸給情緒》《掌控情緒,從來不靠忍》《別讓情緒,毀了你的努力》正在熱銷中,微信公眾號:劍聖喵大師(ID:swordpai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