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差距 補短板 強弱項 打硬仗 武鄉鉚足幹勁決戰完勝脫貧攻堅

本報長治3月11日訊(記者 馮毅松 通訊員 王夢然)武鄉縣豐州鎮聶村圪嶗灣種植專業合作社產業園區內,50餘座大棚整齊排列、錯落有致,農民們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有序下田、分散作業,除草、鬆土、栽苗……一派農忙景象。

“除了大棚蔬菜,我們還引進了花卉種植項目,有效帶動了30餘戶貧困戶脫貧致富。”聶村黨支部書記李建偉說,“隨著全縣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棚內連片蔬菜長勢喜人,處處生機勃勃。”

面對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兩場戰役,武鄉縣上下勠力同心、深處發力,吹響“衝鋒號”、發出總攻令,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不斷深化“3568”工作舉措,真切回應群眾期盼,找差距、補短板、強弱項、打硬戰,統籌推進脫貧攻堅工作,奮力譜寫高質量轉型發展、全面小康的武鄉新篇章。

脫貧摘帽一年多來,武鄉縣脫貧攻堅不止步,鉚足幹勁奔小康,聚焦“兩不愁、三保障”,強化問題導向,統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成效: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30.9%降至0.07%;2019年1月,通過省第三方評估;2019年4月,省政府正式批准退出貧困縣;榮獲“山西省脫貧攻堅組織創新獎”……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更是“交好總賬”之年。在這關鍵節點,武鄉縣制定了《2020年決戰完勝脫貧攻堅工作方案》,深化脫貧攻堅鞏固提升“3568”工作舉措。“3”,即堅持脫貧攻堅鞏固提升與轉型發展、鄉村振興、全面小康相結合;“5”,即抓牢健全監測預警機制、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建立解決相對貧困長效機制、脫貧攻堅風險防範化解、幫扶責任再壓實“五個關鍵”;“6”,即進一步強化產業提升和群眾利益聯結機制、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提升、扶貧資金管理使用、政策落地“最後一公里”、加強農村社會綜合保障、提高鄉村治理能力“六個重點”;“8”,即全力抓好產業扶貧、生態扶貧、電商扶貧、農村重點改革任務、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民技能培訓、持續激發群眾內生動力、黨建促脫貧“八項工作”。

韓北鄉坪上村自來水入戶工程的順利實施,讓坪上人圓了吃乾淨水的夢;龍暉種植專業合作社帶動著故縣鄉和周邊農戶脫貧致富;上司鄉嶺頭村的“新農人”們陸續復工,通過網絡直播、微店銷售讓山貨成了網紅……

武鄉縣堅決落實“四個不摘”“四個不減”要求,繼續深化全省脫貧攻堅“六大行動”,保持強勁攻堅態勢,凝聚強大攻堅合力,在一線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紮實推進清零行動,不斷增強辦事服務能力,聚焦聚力脫貧成果再鞏固、轉型發展再提速、民生福祉再增進。壯大扶貧產業激發脫貧內生動力,實施電商扶貧讓百姓增收致富,打造“三色”全域旅遊讓青山綠水“流金淌銀”,發展現代農業讓縣域經濟提質增效,喚醒“沉睡”的集體資產讓農村釋放新動能,選優配強隊伍加大駐村幫扶力度……武鄉決勝脫貧攻堅,步履鏗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