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成家,後立業?這是一句話不再適合90後


先成家,後立業?這是一句話不再適合90後


01

我一直沒有明白,為什麼在二十四五歲的年紀裡,我們就被打上了“最佳適婚年齡”的標籤,如果你超過了所謂的“最佳年齡”,不管你是什麼原因,總有一堆人站出來“嘲諷”你。

如果說我們父母那一輩子人十七八歲就出來工作了,二十五六歲結婚的話,還勉強說得過去,畢竟出來工作了將近十年了,有物質基礎,彼此也有感情基礎。

但是,現在的90後,大多數大學畢業出來已經是二十二三歲了,工作才沒有兩年就被父母追在後頭去“逼婚”。此時的他們,一方面工作不穩定,另一方面兩人的感情基礎也沒有經過“洗禮”,就匆匆地被拉上了婚姻的舞臺,然後再美言一句”先成家,後立業”!

但是在我看來,那些二十多歲就能結婚,並且買房買車的人,大多數是因為家庭條件很不錯,雖然小兩口沒有錯,但是父母他們有錢了。

這樣的婚姻,表面上看起來是幸福的,但是很多時候話語權都不掌握在他們手裡,從擺酒席,到買哪裡的房子,用什麼裝修風格等等,大多數都要根據父母的意願完成,因為錢掌握在他們手上。

此時的你,像不像一個小孩呢?雖然二十多歲了,但是吃的、穿的、住的都全都被父母控制著,但是稍有不遵從他們的意思,他們可以馬上斷了你的金錢,讓你兩口子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請問,如果是這樣的婚姻的話,早成家又有什麼意義呢?難道只是為了“早生貴子”而已?

先成家,後立業?這是一句話不再適合90後


02

另一個方面,作為媳婦,如果你沒有賺錢的能力,在這個婆家家庭當中,你是幾乎沒有話語權。

在這個社會,不要太過於相信什麼“男人在外賺錢養家,女人在家貌美如花”的謊話,當你們兩口子發生矛盾的時候,你才知道自己是多麼的無助。

因為他是婆婆的兒子,無論怎樣,他們母子總會站在一條線上的,當你想據理力爭的時候,才發現自己沒有資本去扭轉這個局面,因為你吃他們的,用他們的,甚至他們不給你零錢,你下個月的生活費都沒有。

這一種“寄人籬下”的感覺,在你漫長的婚姻當中會出現無數次,直到你有一天離婚了。

先成家,後立業?這是一句話不再適合90後


03

我們常說:一萬個人眼裡,就有一萬個哈姆雷特!

但是為什麼14億人裡面,卻只有一個“成家立業”這個口號呢?而且,如果你不遵守這個“口號”,還會被人“嘲諷”!你回想一下,這是一個多麼恐怖的畫面!

但是卻被我們父母們理所當然的要求,這又是多麼的可悲!

其實在我看來,二十五六歲的年輕人,最主要的事情不是忙著去結婚,而是努力去賺錢。如果在年輕的時候,你都不是拼搏,難道要等到三十歲的時候,才去拼搏嗎?

同時,當你們的婚姻不再被經濟條件所捆綁的時候,兩人的婚姻才能得到自由,哪怕兩人租在出租房內,起碼那是你們掙的錢租回來的,屋裡要怎樣擺設,全部都按照你們的意願去設計,而不必被他人去幹擾。

如今90後所提倡的婚姻觀,並不是什麼“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婚姻觀,而是新一代“合夥人”模式。

所謂的“合夥人”模式,就是兩人共同承擔家庭的責任,我們都能掙錢養家,又能照顧家庭,我們對於這個家的話語權都各佔50%,而不是一方依靠著另一方生存。

如果說,以前的女人是“寄生蟲”,那麼90後這一代的女人在婚姻當中,也是一頭善戰的“母老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