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1984年8月,有位70多歲的姚雲珍老太向嘉興市博物館反映,她住宅內(嘉興市區中山路101號)被石灰覆沒的牆身上有幾幅以戲曲、花卉為題材的壁畫。

關於壁畫,姚雲珍在一份親筆文字回憶中寫道:“我出生於1912年,中山路101號是我的出生地。這裡的房子是我曾祖父建造。我父親聽我祖父說,長毛(太平軍)到嘉興時,他們全家逃難外出,後來回到家時,見到牆壁上畫滿了各式各樣的畫,尤以最後一幢房子最多。有點將臺、萬年青、人物、山水、馬、花卉之類,都是圖畫......”。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經調查,該屋原有三進五開間,系坐北朝南的平房。保留下來的有第一進、第二進,第三進已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拆毀。

前廳之北照壁牆上有太平天國滴水瓦,下有四塊方磚,寫著“相唐貽澤”四個字(現藏嘉興博物館),牆壁上白石灰塗沒後寫有毛主席語錄。

壁畫的發現,引起了全國文博、歷史學界專家、教授們的關注。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南京博物院郭存孝教授考證撰文認為“嘉興中山路姚宅當系太平天國嘉興主持榮王廖發壽麾下屬官的衙館。其壁畫確係太平天國無名畫家所繪的藝術創作遺物。”

當時,因該建築物屬中山路拓擴工程需要,很快將被拆除,嘉興市博物館隨即派出單位專業人員保管部盛建明和陳列部陳家樹和我,在姚雲珍老太的熱情指點下,化了幾天時間把牆上覆蓋的多層石灰小心翼翼地加以剷除,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第一、第二進屋內尚見的八幅彩圖終於逐步從牆上顯露出來,雖畫面不夠完整,都有剝蝕現象,但壁畫內容仍清晰可認。

第一進東、西次間牆上有五幅,畫面約在200×100釐米之間,繪的是三國演義故事中的場景和英雄人物,內容有“長坂坡救阿斗”、“水淹七軍”、“三顧茅廬”、“登臺點將”、“草船借箭”。

第二進間屋內牆上繪的是“雲紋盤龍”,但僅存龍頭一角和眼球,雲紋繞旋可辨。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2

次間西房西牆上有兩幅壁畫,一是“香案花卉”,繪的是長方形茶几上有盆花,花上有懸果。另一幅繪的是圓形茶几上有“梅花盆景”,茶几四周飾回紋邊,以上壁畫約150×60釐米。

八幅壁畫未見作者姓名及題款,設色欠工,僅有紅綠兩原色間以墨線勾勒,顯示出系民間畫工之手。這一點與全國所發現的太平天國壁畫是基本一致的。

這些壁畫非臨摹之作,而是別具匠心的創作。作者應用中國畫的常用手法,繪英雄人物與故事情節於畫面上主要突出位置,為了強化主題的意境感覺,畫面上還襯以針葉松樹和山坡為背景,更顯得主次分明、清新簡潔、虛實恰當、巧合完整,所見之花卉、盆景也與全國各地發現所見都有異曲同工之韻。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據我們調查考證,嘉興中山路姚宅是清.道光年間即太平天國革命前所造,這首先為此建築系太平軍駐過,壁畫為“長毛”所繪,提供了時間條件。

1861年6月太平軍佔領嘉興後,姚家“外出避難”,到1864年3月清軍攻陷嘉興後,姚家回來發現牆上有了彩色繪圖,這是一條十分重要的線索,客觀地證明了此畫確係太平天國畫工之手。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郭存孝教授在《初步考證》一文中說,這次發現“它與1952年在南京堂子街七十四號在原房主李奉先家所發現的太平天國建築和壁畫的前前後後完全一樣,李奉先家也是在太平軍攻佔南京後舉家外逃,天京失陷後李家回來才發現牆上畫了許多大的彩色壁畫。”

對照姚雲珍老太的回憶記錄,姚宅系太平天國衙館,其壁畫為太平天國的藝術創作遺物,當是少有爭議的。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1

不過,我們都知道太平天國有不準畫繪人物這一規定,那麼嘉興發現這些“三國演義”題材中的人物壁畫又該如何解釋?按有關史料所述,太平天國壁畫規定不繪人物,無論前期或後期都是執行的,全國現存的許多太平天國壁畫已做了明確的回答。

但太平天國在意識形態領域內的理論與實際脫節、信仰與表現的矛盾、制度與執行的不一致,後人也都是有目共睹的。太平天國壁畫中出現了與其規定相反的現象,正是這種脫節、矛盾、不一致的表現之一。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3

再說,後期太平天國領袖幹王洪仁軒,他從歷史經驗中總結了“為將之道”要學孔明“慎於平素,故能百戰百勝”、“器便群材,賞罰嚴明”(《幹王洪宣制》)。洪仁軒對三國蜀漢軍師可謂十分佩服。

清·許瑤光在《談浙》中說:“他們(指太平天國中的知識人士)除了為各地駐軍將領草擬報告、閱讀文件、書寫春聯賀信,還在衙、館中對太平軍將士從頭至尾、繪聲繪色地講述《三國演義》等故事。”上述事例,也都集中反映了《三國演義》是十分深入地植根於太平天國將士們的心靈之中。

嘉興發現太平天國畫的《三國演義》英雄人物,是符合一定的歷史環境和歷史條件的。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4

太平天國壁畫運用《三國演義》那種家喻戶曉的英雄人物作為壁畫的主要內容,無疑,這是一種充滿激勵作用的戰鬥號角,僅以“三顧茅廬”畫面來看,它講述著:凡是歷史上有作為的創業者,無不在禮賢下士、招攬人才上下功夫。劉備在徐庶走馬薦諸葛之後,求賢若渴,於公元207年冬天,親往隆中訪問諸葛亮,三次訪問兩次沒遇上,第三次諸葛亮為劉備的誠意所動,這位年僅27歲的青年決定結束隱居生活,跟隨劉備到了新野,此後提出了統一天下的謀略,幫助劉備建立了蜀漢大業。

另外幾幅也都從畫面上反映了關雲長勇而有謀、趙子龍等猛將無比英勇的氣概。我們從這次發現的太平天國壁畫中可以看到,這一切都是為了達到教育太平軍將士從歷史故事中吸取教訓和力量,提高戰鬥實力,開創一箇中國農民戰爭在近代史上起著反帝反封建開啟作用的新天地。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5

嘉興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像這樣眾多采用《三國演義》為題材創作的作品,目前在全國還是很少見的。因此它所具有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科學價值,在學術界、美術界得到了頗高的評說。可惜由於當年城市建設的發展所迫和文物部門的呼聲太輕,再加技術處理上存在的許多難度,故無法將壁畫本身移地保存下來。

市區中山路101號太平天國壁畫的發現和考釋 | 嘉興故事&龐藝影

嘉興中山路101號(姚宅)太平天國壁畫6

幸虧我們在當時曾留下了不多的調查文字和用黑白、彩色兩種膠捲把八幅壁畫都拍了照片,這對當今研究太平天國曆史和近代繪畫的專家、學者們來說,應該是難得的珍貴資料。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