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們所知的高爾夫杆身‘’常識‘’,你被誤導了嗎?

R硬度真的軟嗎?

這裡提供一個對照表供大家參考:

聊聊我們所知的高爾夫杆身‘’常識‘’,你被誤導了嗎?

我們不難發現,我們通常認為R硬度的杆身其實不軟,頂多說它是常規硬度,如果說軟,應該是A杆身更軟。但是,為什麼我們在國內銷售的球杆只有R、SR或S硬度,幾乎看不到A硬度呢?

這或許代表了市場營銷者的心理——沒有消費者願意在杆身上,承認自己的缺陷。因為很多球手認為打S硬度的杆身會比較直比較遠。為了促進球杆銷售,又可以讓球手感覺好用怎麼辦?球具廠商把杆身標註成SR,杆身甚至比常規的A-flex硬度一樣軟。於是乎,消費者看到SR,感覺自己依舊年輕,打起來杆身卻十分有“彈射感”,球杆大賣,皆大歡喜。

聊聊我們所知的高爾夫杆身‘’常識‘’,你被誤導了嗎?

這也不是你的錯,也不能完全怪賣球杆的人在欺騙你的感情。他在沒做任何測試的情況下,推薦你使用一款標準很“硬”的球杆,而你樂於接受它。

拋開復雜的杆身特性不說,杆身製造業有個特點——硬度標註沒有統一標準——A廠家的S硬度很可能是B廠家的R,也有可能是C廠家的X。這令工房技師非常頭疼,因此,工坊技師們為了達成共識,誕生了另外一個標準,也是目前被業內人士更為接受的一個標準——杆身震動頻率。單位為CPM(Cycle Per Minute)。簡單的來說,CPM值越高,杆身越硬,CPM值越低,杆身越軟。CPM只是一個純粹的數值,並不映射相應的硬度字母標識如R、S、X等等。雖然現在也有一些專供量身定做工房的杆身廠家將R、S、X等硬度標示對應到不同的CPM,但是這個標準仍然和球杆廠商的標準完全不同。

讓我們回過頭來,總結一下球手選擇杆身時,大腦裡對球杆認識的依據,通常來說,以下這些“常識”將決定我們購買,或者心理上偏好哪種硬度的杆身:

常識1:我打得很遠(或者身體很強壯),所以我應該用S硬度的杆身;

常識2:較快的揮杆速度配較硬的杆身;

常識3:較慢的揮杆速度配較軟的杆身;

常識4:較軟的杆身有更好的“彈射”的感覺,因此可以幫助球手打得更遠;

常識5:較硬的杆身方便杆頭回正,能打出更筆直的彈道;

常識6:太軟的杆身會讓你找不到杆頭,打出誇張的右/左曲球;

常識7:應該打“你能控制的”最軟的杆身。或者“你能打起球來的”最硬的杆身。

以上是對球杆有一定認識球手的“經驗”。但是,在中國,大部分球手對於高爾夫的認識尚處於初期階段,於是一些基於面子上的考慮,成為了某種附加觀點:

常識8:我是高水平球手,我得用S硬度的杆身;

常識9:我是上歲數的人,我應該用R硬度的杆身;

常識10:我的朋友都用S硬度的杆身,我不能輸給他們。

聊聊我們所知的高爾夫杆身‘’常識‘’,你被誤導了嗎?

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對於配杆的“普遍真理”,來自美國MyGolfSpy的量身技師提出質疑,他們通過一個實驗,檢驗“普遍真理”的可信度,方法如下:

三位球手ABC,分別選用相同的,當時最新款1號木Callaway RAZR Fit杆頭,分別配以UST Mamiya杆身,不同硬度R、S和X的杆身來打,杆身全部塗黑保證球手看不出杆身硬度(這樣避免心理作用的影響)。這三支不同硬度的杆身重量一樣,扭矩一樣,折點一樣,唯一不同的只有杆身硬度。

每位球手分別打10顆球,使用FlightScope雷達測試儀的數據作為參考,全部測試在真草打位進行。數據結果如下:

聊聊我們所知的高爾夫杆身‘’常識‘’,你被誤導了嗎?

由美國量身定做實驗,我們不難發現;對於揮杆速度最快的球手C,如果他使用了X硬度的杆身,那麼他的揮杆效率平均值,球速降低了8.8英里/時,由此帶來18碼的開球距離損失;對於揮杆速度最慢的球手B,從R杆身過度到X杆身,他得到了更快的揮杆速度,更快的球速,較少的倒旋,更遠的距離和更緊湊的落點區間!

當然,你可能懷著和我一樣的震驚,第一個疑問映入腦海的就是:樣本數量太少了,才三個人,不能概括大多數。實際上,美國技師同樣不相信眼前的數據,他們聯繫了UST Mamiya杆身的廠家,請求日本同行進行更多的測試來推翻他們的實驗結果,得到的回答是:UST在做了上百人的測試後,得到的結果和他們有共同之處。

這就表示,在一些情況下,確實有揮杆速度較慢的選手需要用一支X硬度的杆身;而揮杆速度近似職業的球手,有時候更需要一支R硬度的杆身——每種杆身硬度適合不同的球手,它取決於很多因素,而不完全由揮杆速度決定。

除此之外,UST品牌進行的百人測試還得出了其他一些值得引起思考的共性:第一,較軟的杆身並不會得到更快的球速;第二,較硬的杆身並不能保證更筆直的彈道;第三,約6成球手使用較硬的杆身,確實減少了更“左曲”的彈道傾向。

總結一下以上的實驗,我能夠給出的選杆建議包括以下幾點:

建議1:多嘗試不同的杆身硬度,去練習場甚至下場時,打一打同伴的球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建議2:不要迷信“常識”,人云亦云,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數人手中;

建議3:高爾夫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你的球具;

建議4:至於什麼是最適合你的球具,要隨著不斷嘗試——推翻自己——再次嘗試讓象限逐漸收緊,這也是不斷理解高爾夫的樂趣所在,你會在這個過程中更加了解自己;

建議5:有經驗的量身定做技師不照搬教科書的內容,而是根據球手的特質配置球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