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陽市北塔區李子塘村:“四步曲”推進鄉村振興工作

紅網時刻3月12日訊(通訊員 陽安 曾銀瑩)“芳草鮮美,落英繽紛;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黃髮垂髫,並怡然自樂。”《桃花源記》裡描繪的桃花源,是每個人心目中最美好的嚮往。位於邵陽市北塔區陳家橋鄉的李子塘村,就是另一番景緻的“桃花源”。這裡,村莊清新整潔、民居錯落有致;這裡,生態自然野趣、景緻原生原味;這裡,民風淳樸向善、生活悠閒愜意。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田園風光。

村美:田園新村 村民們過上幸福生活

“住在農村舒服,空氣比城裡好,咱們村還被評為了2019年度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現在要我去城裡我還不願意呢!”夕陽西下,一對祖孫散著步,71歲老人陳明雄停下腳步,向孫子講述著家鄉的變化。

李子塘村地處市郊,村域面積3.2平方公里,典型丘陵地貌,置身北塔區海拔最高的高山嶺。曾經這裡是遠近聞名的“窮村”,直到2017年才順利通過驗收,實現整村脫貧退出。村支部書記廖增良說:“這兩年我們村搭上了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順風車,狠抓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體制改革,僅在道路建設方面,新修柏油路1.2公里,水泥路5.5公里,實現各家各戶和各遊覽點都通水泥路,並配有164座綵球燈光和安保標識等設施,牆繪精美壁畫22幅;同時還高標準地將村級服務中心打造成集黨務、政務、村務、商務和社會服務於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擴建了2000平方米的文化娛樂廣場。我們村2018年被列為全省農業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省市鄉村振興重點示範村,2019年被評為湖南省休閒農業集聚發展示範村、全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民居掠影。

業興:生態為基 現代農業和鄉村旅遊完美結合

該村將土質優良的高山嶺一帶600畝荒地變廢為寶,打造成集休閒、採摘於一體的精品水果產業園,栽種黃桃270畝,楊梅250畝,黃金奈李80畝,其中楊梅年產值40餘萬元,黃桃、奈李今年將正式投產,預計產值可達50萬元,今年又將投入30餘萬元來擴大果園規模,並新栽種高標準黃金貢柚近百畝。

跟其他村子不同,李子塘村的土地更像一幅幅精美的作品,被劃分成種植區、觀光區、休閒區、垂釣區等幾大板塊。產業園內基礎設施完善,修築了進園水泥路1200餘米,階梯人行路3000餘米,休閒涼亭4座,玻璃觀賞魚池一個,仿藤木扶手200餘米,庭院燈200餘盞,LED路燈50餘盞,沿階梯路兩邊花圃4000餘米。

每年的三月到十一黃金週,李子塘村都會迎來旅遊旺季。以建設特色產業基地為載體,以“楊梅採摘”“百年古柿”“油菜花節”等為亮點,鄉村旅遊蓬勃發展,日接待遊客2000餘人次。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產業基地。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休閒垂釣。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百年古柿。

民富:在家創業 孝親育子其樂融融

“以前背井離鄉在大城市打工還沒有現在在家開農家樂掙得多呢,如今一年下來,我家收入比以前那是翻了一番。還可以每天陪著家人,孝順父母,沒有什麼比現在更幸福的了。”村民唐建平滿臉幸福地說道,新農村建設不僅美了鄉村,還富了村民。

圍繞旅遊觀光,村民自主開起了農家樂,許多村民當上了產業工人、老闆和服務員,腰包也鼓了起來。據瞭解,自李子塘村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8783元,村民的人均收入正逐年增加。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田間勞作。

人和:村規民約 孕育文明新風

荒地變成了文化廣場,低窪變成了人工梯田,泥土路變成柏油路……伴隨居住環境、生態環境的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如何讓這些習慣了農村生活的老百姓改變以前的生活習慣、從精神上富裕起來,成為村支兩委急需解決的問題。

“村民們,要學法,知法守法不犯法;學法律,明是非,維權講理不吃虧……”廖擁軍說,這些村規民約的制定都是村委根據國家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結合本村實際,經全體幹部、黨員、村民代表討論後一致通過的,倡導“喪事簡辦、喜事新辦”的文明新風。2019年開展了“好婆媳好鄰居”“星級文明戶”評比等文明創建活動,利用李子塘鄉村大舞臺成功舉辦了首屆“歡樂瀟湘”文藝匯演,村民們正逐步轉化成真正的“文明人”。

邵阳市北塔区李子塘村:“四步曲”推进乡村振兴工作

文化廣場。

“詩情畫意”的李子塘村,是北塔區高質高效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村美、業興、民富、人和的李子塘村已經成為了一道靚麗的風景,同時也成為了邵陽市又一張鄉村旅遊名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