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迴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01

愛情這個詞語,人們用最優美的詞語歌頌,也用最刻薄的詞語揭露。

一剛開始絕對不會選擇一個自己一看就想吐的人結婚,也不會選一個自己覺得很醜的包。如果你後面覺得這個人噁心想吐,這個包想丟了,那也是因為滿足不到後面的你了。

所以事實上夫妻之間是否合睦,不是有沒有共同語言的問題,而絕大多數夫妻把自己在社會生活中的挫敗感、焦慮、憤怒、恐懼……等等,所有的負面情緒帶回家,然後在家庭中希望獲得認同,為了獲得認同攀比、打壓、貶損對方,拒絕傾聽對方,對方只要一講話,還沒等聽到什麼,就算計著如果打擊他,在這樣的情況下,絕大多數人都會選擇閉嘴,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是孤島。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性格的形成,源於家庭的教育,成長的經歷,和一些生活習慣。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通常,成形的性格是很難改變的。但也不是絕對改變不了的。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02

盧悅和老公陳亮結婚六年了,屬於相親認識結婚的。如果說後悔,她想嫁什麼人都會後悔吧,這六年她也得到想要的房子孩子了。

就是看到陳亮越來越懶,越來越無話可說!懶是本性,他就是喜歡過著安逸的生活,每個月只要有固定收入,餓不死就好。

陳亮說,“餓不死”是我父母給我的生活準則。真可笑!在現在這個社會是多麼低的標準?現在誰會餓死?就是這樣的思想滲透到他骨子裡,延伸出來的是毫無節操的懶惰。

陳亮沒有半點理想,對孩子也是這樣,餓不死就可以了。每次都是盧悅張羅給孩子買這買那,想辦法煮好吃的,給孩子補充營養,陪伴孩子學習,還要忙著事業。陳亮每天只要躺在家裡,即使出去上班也是,能在哪裡躲著偷閒就在哪裡躲。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從來都不會想自己馬上要不惑之年了,還什麼都沒有,該怎麼辦?盧悅和陳亮也談過無數次。每次都說繼續加油努力,實際行動卻一點也沒有。現在要技術沒有技術,要能力沒有能力,每天只知道幻想。

盧悅的事業一段時間也遇到瓶頸,在家也是想如何改變,下一步該怎麼辦?陳亮說,現在我們都一樣了,還不都閒在家。

陳亮似乎很享受這樣的生活,每天躺著。盧悅卻過著喪偶式婚姻,真的好想離婚。可是離婚又牽扯太多,主要是孩子。自己現在事業還未穩,實在無精力和這種人爭奪撫養權。

如果兒子給陳亮,那兒子的一生可能要毀了,長大後肯定和他一樣。盧悅不能害了兒子,她身邊的人都勸她不要孩子。可是她割捨不下,這種老公她不屑多看一眼,但是兒子是她身上的一塊肉,而且聰明可愛,捨不得,哪怕今後孤獨終老也不能讓兒子跟著這種廢物。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03

他們之間差距太大了,盧悅原生家庭不好(父母離異),從小跟著媽媽顛沛流離,父親也是個好吃懶做的人,沒有半點責任心,盧悅和姐姐的學費都是媽媽倖幸苦苦賺來的。盧悅恨極了這種人,偏偏又讓自己遇到這種人。

陳亮從小生活安逸,父母溺愛從來不讓做事情,在結婚前連掃把都沒摸過。在結婚這件事上盧悅這種家庭的人根本毫無選擇,工作中也遇不到合適的,相親條件好的根本不會選她,即使她長得還算中上。

一邊是媽媽不停催促,一邊是自己年齡越來越大。也想著快點有個自己的孩子。其實當初不是沒想過會有今天,只是人生哪裡有那麼多選擇?無非是根據相對條件做出的利弊權衡。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從一開始陳亮就不愛她,陳亮也知道他們間的差距,這些年工作中也會遇到那些外在條件很好的男人,要麼是自身優秀的,要麼是富二代,由於工作上的來往比較密切,加之他們對盧悅也比較欣賞,所以這都讓陳亮很沒安全感,經常偷看她手機,盧悅也隨便他了,反正自己心裡沒鬼。

即使那些人釋放了什麼信號,即使看不上自己的老公,但其中的利弊盧悅還是很清楚的。當然自己也不是什麼白蓮花,那些看中她的人,沒有一個是真心的。能混到一定地位擁有相對高的身份和地位的人,他們考慮更多的是如何用最低成本達到自己佔有的目的。

當然如果自己是個能力強的人,後續他們可能還會用得上;如果自己沒有什麼價值,那最多滿足下就拋棄了,這種規則才是這個社會的正常現象。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盧悅最初的想法是找一個自己不愛,但是愛自己的人,可以夫妻同心,一起努力改變生活。她熱愛文學,繪畫,歷史。以為通過幾年的磨合不說興趣愛好相同,起碼也有共同語言吧,結果最後什麼都沒有。

反而在她的影響下,她的兒子才5歲就已經懂得很多歷史典故,也很愛探索新知識。所以改變一個成年人是根本不可能的。陳亮還是繼續沉迷手機,睡覺。看到他無藥可救的樣子也懶得搭理他了,自生自滅去吧。

妻子嫌丈夫太懶,丈夫回應:過日子就是這樣,只要“餓不死”就好

04

很久以前流行一句“理解萬歲”,我覺得,夫妻之間如果多一些理解,一定會過得幸福,當然,首先要找準能理解你自己的人,同樣,那個人也必需是你能夠理解的!

當生活的柴米油鹽擠進了情感的懷抱,才騰然發現原來自己也會俗不可耐。當初的情話怎麼會對她再也開不了口。原有的情人眼裡出西施也暗覺可笑,不禁產生懷疑自己是不是找錯了方向,是不是當初的愛只是一種生理的需要,當藥效過後,兩個人都想直呼上當。

每個婚姻都有其獨特之處,儘管它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個人的成長而發生變化,但只要兩個人能堅定攜手的信念,彼此扶持,就能在幾十年的平常日子裡找到幸福的真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