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就算是不關心娛樂圈的朋友們,也都注意到了從3月1日到現在,有關肖戰及其粉絲的討論一直在持續,相關話題不斷髮酵。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清博輿情數據顯示,自2月26日至3月9日,與“肖戰”有關的信息總數達22,160,538條,其中“粉絲”、“事件”、“同人”成為相關熱門主題詞。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事情要從肖戰粉絲舉報國際同人文網站Archive of Our Own(簡稱AO3)說起。2月初,該網站上出現一篇叫《下墜》的文章,因該文將肖戰“女化”,部分肖戰粉絲以“涉黃、貶低藝人形象”等理由舉報了AO3,導致AO3在中國大陸被屏蔽,同時Lofter也出現部分文章無法正常閱讀的現象。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AO3作為國際同人創作網站,有大量的同人創作作者和讀者。在和肖戰極端粉絲溝通無果後,受到牽連的同人圈用戶加入話題#277大團結#,開始抵制肖戰。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如今,肖戰的影視作品被打低分,商業代言遭到抵制,不少商家更換肖戰代言的海報,甚至直接從電商平臺下架其代言產品。由於事件的發展涉及多個領域,有關肖戰的討論還在持續。


焦點一:真人同人創作是否會侵犯當事人的權益?

同人文指的是利用原有漫畫、動漫、小說、影視作品中的人物設定、人物關係、故事情節進行的二次創作,形式包含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廈門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楊玲她在接受採訪三聯生活週刊採訪時指出,“同人小說雖然是新世紀才出現的概念,但人們進行同人小說創作卻至少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同人小說作者們熱衷於為原著故事中被邊緣化和被中傷的人發聲。

本次引起爭議的文章屬於真人同人作品,是以明星為原型創作的作品,肖戰在文中的設定是性別認知障礙者,王一博是愛上他的高中生。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支持舉報該文章的肖戰粉絲曾在微博寫下反感這篇文章的原因,“ 這種以自由為劍肆無忌憚地傷害他人、侵害他人名譽權的行為何時能休?”他們認為,這樣的小說侵害了肖戰的名譽權,造成了不良的社會影響,所以呼籲大家舉報。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反對此行為的網友則認為,真人同人文與實際生活中的明星關係不大是圈內共同的認知,創作是自由的。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鳳凰網文化在文章《激怒肖戰粉絲的“同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一種文化?》中寫到:“粉絲用來構造故事的是名人的公眾形象和自己的推斷解讀,必然包含相當大的選擇性和主觀性。粉絲們處理的與其說是名人,不如說是這些名人表演出來的“人設”和粉絲自己添加補完的想象。”

真人同人作品的邊界線在哪兒?粉絲可以判斷某篇文章侵害了他人的名譽權嗎?有關真人同人文的討論還在持續。


焦點二:粉絲行為,偶像應該買單嗎?

3月1日,KOL@女王C-cup 在微博探討“偶像失聲”,認為現在的偶像不希望失去粉絲,選擇不發表自己的看法,不表達自己關心的議題,成為了失聲者。隨後偶像與粉絲的關係成為大家討論的話題。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如今的粉絲文化,已不是單純的喜愛那麼簡單,隨著青少年消費能力的增強,由粉絲構成的“飯圈”對偶像的經濟收入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飯圈的消費保障下,更多的商家會選擇啟用該偶像,偶像的商業價值得到最大化,擁有更多的資源,成為當下最紅的“流量”明星。

同時,由於偶像承載著粉絲的歸屬感和認同感,飯圈也會參與到偶像形象的塑造中,例如通過監督周圍的環境,成立“反黑小組”,維護偶像的形象和聲譽。此次事件中,肖戰的部分粉絲就認為自己是為了維護他的聲譽,併發微博說:“我覺得你會相信我們。”

那些與“肖戰”有關的2000多萬條信息


粉絲為了偶像發聲,這種行為在飯圈是常見的,但對於不混跡飯圈的人來說,這種行為簡直是不可理喻。

還記得很多年前,網絡上流行的話是“圈地自萌”,如果我們喜歡的不一樣,沒關係,我自己喜歡就行。而如今一些極端粉絲的邏輯變成了,你喜歡的我不喜歡,那你就不要存在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的,部分網友認為,明星和粉絲是一體的,明星不發聲就是縱容粉絲這種行為。


焦點三:替肖戰說話的人就是粉絲?

事情發展到現在,討論已經漸漸朝著奇怪的方向走去。認為肖戰無辜的吃瓜群眾,被打上“偽裝路人的真粉”標籤;認為肖戰應該發聲的路人,被打上肖戰黑粉的標籤,彷彿每一位發表看法的人,只有粉絲和黑粉兩種身份。

某公號在發表有關肖戰的文章後,建立了一個公關人討論群,簡單來說群內是一些公關人站在吃瓜的角度提建議。然後被微博一博主認為是肖戰公關團隊群,在當事人解釋後,又被當成了替肖戰說話的營銷號,群內人員表示:“親自見證了謠言的誕生。”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觀點的權利,不是為了“黑”誰,也不是為了“挺”誰,把所有人都貼上標籤,是很幼稚的做法。

就像人民文娛評論道:文化,本就可以求同存異,追星,本也可以積極向上。作品,文化,平臺,都該交流的工具,而不該成為戰場,我們呼籲理智追星,珍愛生命,切莫讓任何人,任何平臺為衝動“買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