鋒線利刃——徐永來

我國足壇新秀徐永來,今年26歲,身高1.78米。他以大刀闊斧、敢於突破著稱於足壇。

徐永來生長在風景秀麗的海濱城市青島。這是一座富有體育傳統的城市,也是體育人材輩出的搖籃。小徐一跨進上海路小學的大門,就被圓圓的小足球吸引住了,從此,他就和小足球交上了朋友。他三年級時,被吸收參加了高年級的班級足球隊。他年齡雖小,但球藝可與高年級的選手相媲美。

正當這顆足球幼苗破土生長的時候,一場動亂來臨了,學校“停課鬧革命”,球隊也解散了。可是小徐和一批愛踢球的同學彙集在一起,學校裡不讓踢,就在校外踢,有時偷偷地到體育場去踢。1969年,小徐升入青島市第九中學。他在體育教師孫少斌的指導下,進行了較系統的基礎訓練,參加了各種比賽。徐永來如魚得水,在足球的海洋裡,開始遨遊。

1972年小徐被山東省足球隊教練看中,調到省隊參加集訓。儘管小徐在中學足球隊裡是名佼佼者,到了省隊卻坐了兩年“冷板凳”,而與小徐同時進隊的同伴卻打上了主力。當時也有些人議論,認為小徐既沒有速度,又沒有特長,看來是名“過渡隊員”。好強的小徐沒有動搖,他冷靜地分析了自己兩年來訓練的情況,請教了教練和隊員,他認識到自己主要弱點是速度慢。沒有速度,就貽誤戰機,因而顯不出前鋒的利刃作用。打這以後,早晨他總提前來到操場,訓練結束後,他一人仍在操場上進行身體訓練。節假日裡,幾乎都在綠茵場上度過。為突破速度,他反覆練快速跑、耐力跑,練多種跳躍動作,以提高爆發力。磨練了兩年,功到藝成,百米速度提高近兩秒,並在訓練實踐中,養成了快速潑辣、勇猛頑強的球場風格。

好鋼要靠烈火煉,好兵要能經硬仗。1979年全國甲級隊聯賽,山東隊與“八一”隊相遇,以往交戰,山東隊屢戰屢敗。可是,這次山東隊氣勢過人,鋒、衛兩線,似潮水般壓入“八一”隊腹地,使“八一”隊處於被動挨打局面。開賽二十分鐘,右路飛來一個長傳球,右邊鋒徐永來眼明腳快,接球后強行突破快速沉底,使對方後衛措手不及,陣腳混亂,接著,他利索地飛腳一射,踢出一個弧旋球,球兒似長翅膀,飛旋入門。小徐踢進這球,使全隊士氣大振,一鼓作氣,連進四球。從此,山東足球隊愈戰愈強,在第四屆全運會上,榮登冠軍寶座。足球新秀徐永來,正是在強隊如林的鏖戰中,脫穎而出的後起之秀。第四屆全運會後,徐永來被選入國家隊。

足球行家們對徐永來有個評價,認為他在場上不拘泥於平時訓練的打法,而能靈活地按場上的戰況,踢出最有威脅的球。用他自己的說法,就是在場上要有每個運動員的個性,不能一個模式,尤其作為一名前鋒隊員,更需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這樣才能把球踢活。

1981年 平原/文

鋒線利刃——徐永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