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的陪伴


​這是一個古老的村莊,人們世世代代在這黃土地上繁衍生息,這裡的村民們現在大多還居住在土窯洞裡。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歸,簡單的農耕田園生活。家家戶戶,祖祖輩輩,世世代代就這樣頑強的生活著,一代又一代的更替著,上演著自己的悲歡離合。 在村子裡偶遇一位穿紅色衣服的大媽,她淳樸善良,見到陌生人的到來很是熱情,她又是讓吃又是讓喝,讓去家裡坐一坐歇一會兒,大媽說,很少很少有人來到這偏僻的地方。

走進窯洞發現炕上躺著一位老人,大媽介紹說這是她的老伴,現在有病一天就這樣躺在炕上,她說,人老了沒辦法,去醫院看了不少次,該花的錢都花了,孩子們也都盡心了,現在只有好好在家吃點藥維持著慢慢治療。看得出大媽對老伴的照顧是多麼的精心,衣服穿得整整齊齊,臉也擦得乾乾淨淨。

這是老兩口住了一輩子的土窯洞,雖然簡陋,但很溫馨。

案板旁邊這古老的櫃子是上輩人留下來的,至少也有百年以上的歷史了。

炕沿下用磚壘個臺階還靠著一根棍兒,為的是老伴上下方便。圖為熱情的大媽取了兩盒酸奶非要讓我坐下來慢慢喝著歇著,然後去給我做飯吃,我謝了大媽的好意,說真的吃過飯了。

大媽說老伴是苦命人,一輩子閒不下來,就算沒有農活兒,也得找點活兒乾乾,這下再也不用幹活了。

老人家的孩子很孝順,想把二老接到城裡去生活,老兩口嫌不方便就是不去,孩子們只好經常回來看望。農村的老人一般只要還能動,還能自己做飯,就不會讓兒女伺候自己,總想著兒女忙,兒女也不容易,不想給兒女添麻煩,不想拖累兒女。

要走了,大媽拿著一包方便麵追上來,說來家裡連口飯都沒吃,讓我拿著路上吃。我一邊向大媽表示感謝,一邊快速離開。

大媽追著說,現在國家政策好,發有養老金,孩子也經常給錢,不缺吃不缺穿,下次來一定到家裡吃頓飯。

半年後的一天,我又來到這個小村,想去看看大媽,但是沒能見到。鄰居告訴我說她老伴去世了,孩子嫌她在家孤獨,接她進了城。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