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羊群效應這個詞不知道大家是否聽說過,它在我們日常生活或者經濟操作中非常常見,今天就跟大家談下處於羊群效應裡面怎麼辦。

1

羊群效應

首先解釋下羊群效應的定義:羊群是一種很散亂的組織,平時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衝右撞,但一旦有一隻頭羊動起來,其他的羊也會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顧前面是危險還是食物,哪怕是斷崖也會一往無前的衝過去。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為什麼羊群會有這個特性呢?這是因為在遠古時代,群居動物在一處棲息,危險來臨之時靈活的個體發現了,帶頭跑了起來,跟著一起跑的可能活下來,而待在原地的可能就遭遇不測了,如此往復剩下的物種紛紛保留這種習慣,久而久之慢慢融入本能當中去了。

在群居的動物裡面大多有這種習慣,而人類進化到食物鏈的頂端之後,內心深處還保留著這樣的“羊性”。個人的觀念或行為會受到群體的影響,而向群體相一致的方向變化。無論是否主動意識到,群體觀點的影響足以動搖任何抱懷疑態度的人。

2

生活中的“羊群”

很簡單的例子,之前有個知名網紅糕點店“鮑師傅”,高峰時期在上海人民廣場分店要排隊7個小時才能買到。但是一塊糕點真有這麼大的吸引力嗎?後來鮑師傅在武漢江漢路開了分店,結果被爆出請託排假隊,造成銷售火爆的假象,而在人流量大的地方群眾很容易受到這種行為誤導,而加入其中,當辛苦排隊幾小時買的東西,吃到嘴裡時內心對味道是有加成的(也有飢餓營銷成分)。

因此有時候在互聯網上輿論也就是這樣被操作的,這裡就不一一展開討論了。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3

股市中的羊群

在股市當中我們常常說不要“追漲殺跌”,要學會“別人貪婪時恐懼 恐懼時貪婪“要有反向思維能力。這話雖然沒毛病,但片面的理解絕對是錯誤的。

從2016年三月開始到2018年一月,上證50指數一路高歌猛進,人稱“漂亮50“。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而與其相同時期的創業板指數卻跌跌不休,現在已經快到2014年牛市起步位置了。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如果你真的完全套用上面的觀點,那麼在2016年到2018年初不去投資上證50而去不斷購買創業板指數,那麼你資產已經縮水了30%+以上了。

當整體趨勢形成的時候,個體的存在會十分渺小,逆向前進往往會被壓垮。

但是上面那些話就不正確嗎?其實也不對,要看所處的環境。

在2015年6月牛市末尾時,周邊不管什麼地方都在討論股票,市場上甚至發出6124必然突破,一萬點不是夢這種口號,在機構帶領下散戶紛紛跟進,等待他們的不是歷史新高,而是股災,一場雪崩之下,之前盈利全部吐出,連帶本金都摺進去了。

其實這時候有的主見的投資者發現市場已經瘋狂了,就像奔跑起來的羊群,只想一個虛妄的目標前進,完全不顧那目標是否只是海市蜃樓。

孬哥建議在市場大勢起來之時不妨積極點,因為這時候賺錢真是很容易,但是當參與的個體變得越來越多時,那麼你就應該考慮退出了,你要考慮這塊蛋糕夠不夠這麼多人來分。當你都是跟韭菜共舞時,那麼當韭菜被收割時你也會被一起收割走。

當你也是這隻羊時該怎麼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