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據說,兩千多年前的秦漢時期,櫻花已在中國宮苑內栽培。萬國來朝時,日本朝拜者將櫻花帶回了東瀛,並培育出冠絕世界的品種。

走在櫻花樹下,就像走在中國的唐詩宋詞裡,莫名歡喜。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櫻花

明 宋濂

賞櫻日本盛於唐,如被牡丹兼海棠。

恐是趙昌所難畫,春風才起雪吹香。

春風一起,櫻花綻放如雪,香氣盈盈,畫家也難以畫出來,這樣側面突出櫻花的美。櫻花美,詩歌也美,相得益彰呢。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新買東莊賓友攜酒往看十絕句 其一

明 李夢陽

芳園垂老慚為主,門巷開除即是家。

不知櫻樹春能早,便把櫻花作杏花。

櫻花開得早的,二月就芳香滿園,不知道的,還以為是杏花。是不是個意外又有趣的誤會?

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一些意外的美好,多留心,美就無處不在。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無題四首 其四

唐 李商隱

何處哀箏隨急管,櫻花永巷垂楊岸。

東家老女嫁不售,白日當天三月半。

哀怨的箏聲,急驟的簫樂,嫁不出去的姑娘,這些有了美麗的櫻花、輕拂的垂楊、明媚的太陽的映襯,更突出人物內心的傷感、寂寥。這是詩詞中常用的以樂襯哀的手法,這很李商隱。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折枝花贈行

唐 元稹

櫻花樹下送君時,

一寸春心逐折枝 。

別後相思最多處,

千株萬片繞林垂。

離別的時候,以櫻花相贈;離別以後,千株萬片的櫻花代表思念的心。

這裡以櫻花寄託相思,來表達熱烈、純潔的感情。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本事詩

近代 蘇曼殊

春雨樓頭尺八簫,何時歸看浙江潮?

芒鞋破缽無人識,踏過櫻花第幾橋?

蘇曼殊,中國近代史上一大奇才,廣東香山(今中山)人。曾三次剃度為僧,又三次還俗。作此詩時,他身在日本。在春雨、簫聲、櫻花等環境寄寓了詩人的思鄉愁緒以及對前程充滿彷徨迷惘的孤獨。

“踏過櫻花第幾橋”,如夢中囈語,又像是仰天長嘯,充滿了一種夢幻般的詩境,耐人尋味。

詩詞|| 在唐詩宋詞裡,下一場櫻花雨,迎接春天的到來


櫻花落

蘇曼殊

十日櫻花作意開,繞花豈惜日千回?

昨來風雨偏相厄,誰向人天訴此哀?

忍見胡沙埋豔骨,休將清淚滴深杯。

多情漫向他年憶,一寸春心早巳灰。

蘇曼殊只在人間度過了三十五個春秋,便在貧病中辭世,他是中國近代文壇的一朵奇葩。

作者喜愛櫻花,每天看一千回也不厭。可是風雨摧毀了她,沙土埋葬了她,自己的痴心也終究隨她化成了灰。借櫻花的命運來表達自己生命無常、前途渺茫的感慨與惆悵。

無論是喜悅的,還是傷感的好詩歌,從審美的角度看,都是美的。就讓我們和這些盛開在詩詞裡的櫻花,一起迎接春天的到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