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1988年,東京西巢鴨的警方接到報警,他們來到了一個破舊的房間門口,當走在最前面的警員推開了房門,裡面的情況讓所有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他們看見的是地獄,是一具腐爛的兒童屍體和三個渾身髒兮兮,已餓的皮包骨頭的兒童。這件事被曝光之後,引起了很大的社會轟動,被稱為

“西巢鴨棄嬰事件”

那一年,日本著名的導演是枝裕和剛剛從早稻田大學畢業,看到了這個消息之後,他許久不能入眠,於是他開始以這個事件為原型編寫劇本,這個令人震驚的事件就像一個揮之不去的夢魘,逼迫著他在一年內便完成了創作。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但事情並沒有這樣結束,那種令人絕望的情緒依舊伴隨著他,整整過了十五年之後,他才鼓起勇氣將這一真實事件拍攝成了電影《無人知曉》。

影片當中最重要的一件象徵物就是“行李箱”。單身母親福島惠子帶著十二歲的長子“明”去拜訪新住地的鄰居,這個時候的母親給人們的感覺是一個情商很高,彬彬有禮的女子,她對鄰居說孩子父親在國外工作,而自己的兒子“明”即將完成小學的學業,在她的描述中,“明”是個在班級中成績優良,且聽話又懂事的好孩子。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而進了家門之後,榻榻米上幾口皮箱依次被打開,裡面裝的是兩個孩子!五歲的“茂”和三歲的“雪”,他們像是完成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遊戲,帶著滿足的笑容他們從行李箱中裡鑽了出來。接下來他們又到車站接回了二女兒“京子”,並對鄰居謊稱這是遠房的表妹。

一家人其樂融融的佈置新居,隨後圍坐在桌子前一起吃拉麵,母親白天上班,常常很晚才回家,她會留給長子“明”一些錢,讓他白天到街上購買一整天的食物和生活所需品。而11歲的二女兒負責洗衣服,收拾家務,照看兩個更加年幼的弟弟、妹妹。兩個年長的孩子還一同搭檔給家裡幾個孩子做飯。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儘管有工作在身的母親不能在白天陪在他們身邊,但四個孩子仍舊在規則之下將生活運轉的井井有條,淘氣的老三是個小男孩,好動,但仍舊不敢越雷池半步,長子“明”出門之前告訴他不準跑到陽臺去玩,他就始終不會對窗外的世界有所覬覦。

片中母親的形象溫柔卻又冷漠,她穿著時尚,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要堅持穿裙子和高跟鞋,染著一頭像芭比娃娃一樣的黃色頭髮,可以看的出來,她是有意的在經營著自己。她也常常會和一些朋友在KTV玩到的很晚,帶著一身酒氣回家。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但回到家裡的母親總會把她最溫情的那一面展示給孩子們,她會指導老大“明”自學書本知識,會給老二“京子”塗指甲,會給老三、老四講故事。儘管這些孩子身世成謎,並且也沒有像正常的孩子一樣接受學院的教育,甚至母親的行蹤也十分詭異,但作為是枝裕和培養出來的觀眾,很多人還是本能的會將它和《比海更深》、《海街日記》這種溫情的故事相靠攏。

但隨著是枝裕和的娓娓道來,事實卻讓觀眾們很受傷,四個孩子原來是同母異父的四兄妹,他們的父親無一例外的在和惠子分手後將生下的孩子拋棄。而本來應該擔當起撫養四個孩子重任的母親也在認識了新的男人之後,選擇了扔下這幾個孩子和她的男人遠走高飛。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被放逐的四個孩子只能在沒有父母照顧的情況下相依為命,而沒有大人的家庭很快就陷入了失序的狀態之下,老大每天在街上游蕩,開始和一些不良少年胡混在一起,並常常將他們招到家裡來。而老二也“罷工”了,她不再洗衣服和收拾家務,屋子裡的垃圾堆積如山,全家四個孩子每頓飯都吃泡麵,老三也早已忽視了不能踏入陽臺的鐵律。而老四患了病,卻無人能夠洞察出她身體的異樣。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對於他們這個家庭來說,母親儘管很少陪伴他們,但只要她還在,那麼這個家就沒有散,即便她不給這個家庭帶去實質性的幫助,但她仍然能夠作為一個象徵而存在,而當這個象徵倒塌之後,這些乳臭未乾的孩子們就將在很短的時間內放任自己。這是所有孩子的共性,你不能指望孩子能夠依靠自己的自制力去把控自己,那絕不現實。這也是作為日本當代最接近大師級的導演是枝裕和對於社會與人性最深刻的剖析和呈現。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而當這一現象發展到一定程度,後果不言自明,悲劇的發生進入了倒計時。

有一晚上,虛弱的老四“雪”再也站不起不來了。老大“明”將她冰冷的屍體裝進了行李箱,陪同她的還有她最喜歡的一雙鞋子,以及她睡覺時抱著的毛絨熊,“明”將行李箱埋葬在了羽田機場,生前,“明”曾答應過“雪”,要帶她看飛機,而如今她將長眠於此。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雪”由箱子而來,又由箱子而走,來的時候她載著箱子開始了自己的人生,走的時候她鑽進箱子離開了人世,我相信沒有人不會在這一幕下動容,而沒有了解過真實事件的觀眾們可能不知道悲涼的背後還有蘊藏著悲憤。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真實的西巢鴨棄嬰事件是這樣發生的:

自1987年10月開始,母親騙長子說去大阪出差,實則是去與一名冷凍食品販賣業者同居。這時,母親時不時匯個兩三萬日元回來,回家露面的次數越來越少。

從1988年1月開始,母親徹底搬去和千葉的情人同居,留給家裡20萬日元后,再沒回過家。

母親走了之後,14歲的長子獨自撫養分別7歲、3歲及2歲的妹妹,公寓極其凌亂,小孩白天亦不上學。長子常常引狼入室,帶著一些不良少年到家裡玩。由於母親走的時間太久,家中處在了失控的狀態。

有一天,3歲的妹妹餓極了,偷吃了長子朋友的泡麵,長子夥同其朋友使用木棍將年僅3歲的妹妹毒打致死。並將屍體裝入皮箱,拖到埼玉縣秩父市公園埋屍。

這幾個孩子都沒有念過書,並且沒有上過戶口,也就是所謂的黑戶,他們的死活也自然也就無人知曉。

一直到同年七月,鄰居發現房屋長期只有小孩居住,且散發出腐壞的惡臭,從而選擇報警,這件事情自此暴露在公眾們面前。

而他們的母親在電視上看到這則新聞之後才得知是自己的孩子,起初她曾想過自首,但最終還是因為害怕承擔責任而選擇了逃避。

通過警方的緊急逮捕,母親最終落網,據說在審訊的過程當中,她沒有流下一滴眼淚。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講到這裡,我曾以為我看到了是枝裕和最殘忍的電影作品,但其實現實卻比電影更加殘忍,至少在是枝裕和的影像畫面當中,導演給了四個孩子相依為命的感情,給了他們在一起嬉戲的歡樂時光,在是枝裕和所理解的那個世界當中,無論人的遭遇有多悲慘,總有人性的光輝在閃爍,也總有平凡的力量在反抗。

而在現實當中我們看到了什麼?除了絕望,還是絕望。

《無人知曉》是一部殘忍的電影嗎?令人悲憤的是現實比電影更殘忍

影片《無人知曉》


也許有人會問下這樣的問題,既然現實如此無情,人性如此醜惡,那是枝裕和還在向我們歌頌些什麼呢?這難道不是赤裸裸的對骯髒的人性洗白嗎?這難道不是可悲又可笑的自欺欺人嗎?

不,都不是,儘管這個世界遠沒有我們所期盼的那麼美好,但我們仍要相信它將來會變得美好,我們要不停的告誡自己這絕不是生活的常態,這絕不是人性的本質,不然呢?如果它不能變得美好,難道你能平靜的接受它嗎?反正我不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