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更多精彩文章,請持續關注我

前言

1986年,《勇者鬥惡龍》初代的發售,象徵著日式RPG遊戲迎來最為輝煌與矚目的時代。

時至今日,這個系列除了十一部正統作品外。在其發展的34年間,還誕生出了諸多衍生作品,比如《不思議的迷宮》、《元氣史萊姆》等系列。此外,還有著很多以《勇者鬥惡龍》系列世界觀為核心的漫畫作品誕生。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史萊姆的人氣在《DQ》遠超惡龍

有意思的是,不論是在其系列的正統作品,又或是其他衍生的遊戲和漫畫作品中,我們都能夠見到一個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身影。

那就是《勇者鬥惡龍》中,最為常見的雜兵小怪。也是後來成為整個系列吉祥物的——史萊姆。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創世紀》

史萊姆的誕生

別看現在的史萊姆,有著蠢萌的外表。但就在上世紀80年代,初次登場的它,卻和現在的形象有著極大的出入。

上世紀80年代,受美式RPG遊戲《巫術》、《創世紀》和《魔法門》的影響。日本的RPG遊戲,或多或少都存在著美式RPG遊戲的影子。這一點從史萊姆的形象設定上,就可以非常直觀地感受到。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有著日本ARPG遊戲鼻祖之稱的《夢幻仙境》

比如,日本ARPG遊戲鼻祖《夢幻仙境》(詳見註釋)和《最終幻想》兩款遊戲中,史萊姆的形象和《巫術》裡的,都存在著很多相似之處。

註釋:《夢幻仙境》(日語:ハイドライド,英語:Hydlide)是一款於1984年由T&E Soft公司製作和發行的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為日本最早的ARPG遊戲。

上述這些遊戲中,史萊姆的形象都是由一團不明物質的黏液所組成,沒有特定的形狀。用現在的眼光來看,這似乎更像是我們所熟知的,另一種怪物——軟泥怪(或者說是黏液怪)。

要說起,為何史萊姆形象變化如此巨大,我們還是要先從源頭聊起。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瘋狂山脈》中修格斯

1931年,美國作家霍華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創作的恐怖小說《瘋狂山脈》中,登場的怪物“修格斯”被大眾普遍認為是史萊姆最早的雛形。在《瘋狂山脈》一書中,這位克蘇魯神話的奠基人將“修格斯”描繪為一種人工合成的生物,其最大的特徵就是沒有固定形狀。

在《瘋狂山脈》原文中,洛夫克拉夫用如下的字句來描述“修格斯”:

那可怕的,無法描述的東西,比任何地鐵列車都要龐大。一團無定形的原生質腫泡,隱隱約約放著微光。上萬只放出綠光,膿液似的眼睛不斷在它的表面形成又分解。那填滿整個隧道的軀體前端向我們直撲下來,把慌亂之中的企鵝們盡數壓碎,在那已經由它和同類們“清理”得不留一粒灰塵,閃著邪異反光的地面上蜿蜒爬過。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1935年的小說《slime》

雖然被認定是史萊姆最早的雛形,但實際上卻並非是史萊姆的原型。直至1935年,由美國奇幻和恐怖小說作家約瑟夫·佩恩·佈雷南(Joseph Payne Brennan),創作的同名小說《slime》問世,才正式將這隻怪物命名為"史萊姆"(Slime)並一直沿用至今。

在《slime》一書中所描述的“史萊姆”,已經多少有了些我們所熟知的特徵。比如其身體的構造是類似軟體生物,可以變形成各種形狀,行進時靠蠕動前行。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1958年拍攝的電影《The Blob》

隨著書籍的出版,史萊姆的形象與設定逐漸的被世人所接受。隨之而來的,就是史萊姆這一形象不斷地被西方科幻題材的影視、小說等作品採用,成為了極為常見的“座上賓”。

1958年拍攝的電影《The Blob》中,就有一種名為“阿米巴變形蟲”的外星生物出現,雖然名字並非“史萊姆”,但我們仍然可以感受到兩者的相似之處。而對於後世奇幻類遊戲有著深遠影響的小說作品《科南與石碑的詛咒》中,也出現了極為強大的史萊姆怪獸。

此後,史萊姆更是出現在被奉為“RPG起源”的《龍與地下城(D&D)》中,作為在遊戲歷史中的首次登臺亮相。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DND》中泥形怪的設定

在這款桌遊中,史萊姆被賦予超乎想象的強勁實力。有意思的是,在官方出版的《龍與地下城怪獸圖鑑》中,我們可以一窺史萊姆的樣貌。但官方給出的種族名稱,卻並非是“史萊姆”,而將其稱呼為——泥形怪。

在官方給出的描述中,是這樣形容泥形怪的:

泥形怪是一種生來只會覓食的不定形生物。它們居住在世界上所有的地底,在洞穴和遺蹟及地下城中搜索,尋找任何有機物質,不管它是死是活。泥形怪物攻擊任何它們所遭遇的生物。它們揮動著變形過的柱狀軀體,或單純地吞噬對手,並靠自己分泌的酸液來制服獵物或是消化它們。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西方的軟泥怪

想來在歐美玩家群體間,一直被津津樂道的“軟泥怪”,應該也是脫胎於此。縱觀一些遊戲世界觀和風格較為正統的西方魔幻遊戲,其中都不乏存在著軟泥怪的身影。比如,我們所熟知的《魔獸世界》和其衍生作品的《爐石傳說》。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東方的史萊姆

但真要追根溯源,軟泥怪和史萊姆兩者,在筆者看來更像是同一設定下,兩種分支所衍生出的產物。畢竟,對於雛形起源於克蘇魯的它來說,似乎如何設定,都不為過。或許,也存在著東西方文化差異和審美等多種方面的因素。如果詳細拉開討論,這將是一個極為寬泛的問題。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巫術(Wizardry)》

時間到了1981年,由Sir-tech公司依據《龍與地下城》規則改編的PC遊戲《巫術(Wizardry)》,玩家在遊戲的初期,就會遇到名為“Bubbly Slime”的怪物。

但這隻史萊姆,卻並沒繼承早先《龍與地下城》中所擁有的強悍實力,只保留了魔法免疫這一特性。且由於攻擊力和血量都很低,徹底淪為了玩家們前期的練級對象。

這一點上對於後世遊戲的影響,可謂是極其深遠。以至於,現在諸多遊戲中,史萊姆都是以低等級的小怪現身,並伴隨著玩家一步一步地走出新手村。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DQ》系列中史萊姆的形象

形象的變遷

而《勇者鬥惡龍》初代作品的發售,更使得史萊姆的形象,出現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成為現如今被廣大玩家們所熟知的,那個外形憨態可掬,猶如水滴一般的,軟萌小怪。

當堀井雄二構思好《勇者鬥惡龍》中的怪物設計,並交由鳥山明來繪製時。在大師的筆下,創造出了許多形象生動且有趣的生物,而這其中就包括我們所熟知的史萊姆。

在脫離了《龍與地下城》和《巫術》這類畫風較為寫實、硬派的美式RPG後。史萊姆也一改往日醜陋的面貌,以一種日本所獨有的卡通風格形象,重新出現在人們的眼前。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水滴形狀的身軀和憨憨的標誌性笑容

就這樣,史萊姆由原先一灘不明物質的粘液化生物。搖身一變,成為了那個有著水滴狀外形的可愛生物。而其整個種族的歷史,從此也發生著令人意想不到的轉變。

作為整個遊戲系列中最為弱小,且出現頻率最高的怪物。史萊姆從始至終都陪伴玩家和勇者們,並隨著系列的發展,史萊姆的地位也在無形中地拔高著。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元氣史萊姆》

它由早先可憎的怪物,慢慢蛻變成為了與勇者一樣,極具代表性的關鍵角色,更是作為整個系列的吉祥物存在著。甚至,在日本遊戲雜誌《 Fami通》一次人氣角色的投票中,獲得了第4名。排名僅次於《FFVII》的克勞德,力壓《國王之心》的索拉和《薩爾達傳說》的林克。

鳥山明不單單為史萊姆設計了可愛的外形,且史萊姆整個家族在伴隨著系列發展的34年間,也衍生出了諸多分支與類型,還誕生了以史萊姆為主角的遊戲作品《元氣史萊姆》。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去年推出的這個周邊大家印象應該很深刻,而且死貴

毫無疑問地,史萊姆已經成為了《勇者鬥惡龍》系列最具標誌性和辨識度的形象之一。除了推出遊戲外,更有著數之不盡的周邊產品。

公仔、眼藥水、筆袋、錢包、沙漏、地毯,甚至是遊戲主機的周邊產品,比如去年推出的NS和PS4上的史萊姆造型的Switch Pro和PS4手柄。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史萊姆一行出現了

結語

不得不說,現如今的《勇者鬥惡龍》已經和史萊姆,形成了密不可分的聯繫。如果哪一天,在這個系列中突然見不到,這個呆萌無比的“搗蛋鬼”。我想這是所有玩家,無法接受的。

相信,只要這個系列仍然有作品推出。那麼,當你降臨在《DQ》的世界中,首先歡迎你到來的,依舊會是這個無比蠢萌,臉上透露著憨厚笑容的史萊姆。而它依然會陪伴你,在這個嶄新的世界上,開啟新的旅途……

遊戲首班車:從新手勇者踏腳石,到系列吉祥物!史萊姆的進化之路

文章很長,感謝閱讀。這裡是柒玖捌遊戲說,我是寂落風,一個愛寫更愛玩的宅男大叔,期待你的關注和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