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據數據統計,全國每年離婚率正不斷飆升,2017年,全國離婚率為39%,而2018年則達到40%,不可否認的是,越來越多的孩子被牽扯進離婚這件事。

“離婚”“孩子”,單把這兩者放在一起,就會讓很多想要離婚的夫妻特別糾結和折磨。相信每一對決定離婚的夫妻所面臨的最困難的事情,大概就是告訴孩子“我們要離婚了”這件事吧。


父母離異對孩子有很大的影響,這是一個肯定句,大量研究結果顯示,相比完整家庭的孩子,離異家庭的孩子更可能出現以下幾個問題: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1. 幸福感更低


家庭是孩子幸福感的主要來源,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的親密度越高,就會越容易感到幸福,而離異會導致家庭親密度下降,進而導致孩子的主觀幸福感隨之降低。


2. 心理健康水平更低


家庭破裂不僅對於成人來說是一種挫折,對孩子來說,更是一種被動的挫折。


這種被動的挫折事件很容易使內心敏感脆弱的孩子感到困擾。他們可能無法控制地去想“父母離婚是不是我的錯”、“為什麼別人的家庭都是完整的,但我的家庭是這樣的”,這些想法很容易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生活和心理健康。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3. 社會適應問題


父母離異還可能會導致孩子的社會適應困難,造成他們對社會和親密關係產生牴觸心理,還要面對社會環境對離異家庭存在的一定偏見或者特殊關注。這很容易讓他們對外在環境變化產生無助感,導致學習能力、人際能力的更差發展。


有追蹤研究對家庭結構與兒童成功之間的關係進行了考察,發現離異家庭的孩子讀完高中、大學的比例低於完整家庭的孩子。


4. 人際信任問題


父母離異會增加孩子對父母的不信任感,而且這種不信任感不僅會影響親子關係,還會影響日後孩子自身親密的建立。


研究發現,來自離異家庭的女性相比家庭完整的女性,更容易對對方產生不信任感。


另外,單親家庭孩子對同伴的信任程度,明顯低於非單親家庭孩子,說明他們在人際交往中自我保護意識過強,更難去相信別人。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雖然研究顯示,與完整家庭相比離異家庭的孩子可能會出現以上問題,但真正影響孩子的,並不只是離異這件事情,而更可能是“機能不全的家庭”。


家庭功能不全的家庭,即使沒有那張離婚協議,孩子也有可能受到父母衝突的影響。


當我們說一個人的原生家庭是不健康的、存在問題的、在心理學領域通常稱之為“機能不全的家庭”。


機能不全的家庭並不等於離異的家庭,雖然離異容易對孩子造成不利的影響,但事實上,婚姻的緊密並不代表家庭的穩定。


同時,離異對孩子產生的影響是有限的,大部分離異家庭的孩子並不會出現嚴重的適應性問題。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心理學家Ahrons經20年的縱向研究發現,約75%經歷兒時父母離異的年輕人適應良好。


國內研究發現,大約三分之二的離異家庭子女認為父母應該離異,超過8成的離異家庭子女表示理解父母離異。


相比離異這件事,父母如何處理離異和婚姻,才是會真正影響到孩子的。


那麼,如果婚姻的裂痕不可避免,父母應該怎樣做才能減輕這件事給孩子造成的不良影響呢?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1. 親子關係很重要


親子關係是影響孩子適應的直接因素,良好的親子關係不會讓離異家庭的孩子產生被拋棄的恐懼感。


同時,親子關係也是影響孩子心理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無論離婚與否,父母都應該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能有效提高孩子的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其適應能力。


2. 父母的性格和心理健康很重要


很多時候,離異家庭孩子的心理行為問題並不是父母離異造成的,而是受父母本身的性格和婚姻不和諧因素的影響。


父母離異前的婚姻衝突程度,會影響子女在父母離異後的適應。因此,父母只有先完善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孩子。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3. 離異之前父母的家庭角色很重要


離婚之前,父親和母親是否都以合適的身份積極參與到了孩子的教養中呢?


許多婚姻破裂的家庭,夫妻本身在家庭中的角色和婚姻中的角色是存在一定問題的,這種角色的缺失或者畸形,很容易對孩子產生影響。


因此,父母應該更好的承擔起母親和父親的角色,才能有利於孩子的發展。


4. 向孩子合理解釋父母離異這件事情


對父母離異持責備態度的孩子更容易發生適應不良。


如果孩子認為父母離異是自己的悲劇,那麼父母的離婚更容易對他們產生不好的影響。


因此,父母需要向孩子合理解釋婚姻破裂的事實,並且幫助孩子接受這件事情。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今天,美媽為大家推薦的這本《分不開的愛》便是一本聚焦離異家庭孩子心理健康的主題繪本,它為每一對離異父母提供了一個向孩子合理解釋的出口。


就如研究所顯示的那樣,離婚並不會對孩子的未來產生什麼深遠影響,然而不負責任的父母絕對會對孩子產生巨大影響。


愛不會因父母分離而改變,願每個孩子都能在愛中健康長大。


美媽精選 · 今日上新


《分不開的愛》:愛不因分離而改變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艾迪生是一個經歷了父母離異的普通男孩,但是他知道無論發生什麼,他的父母都會愛他,在家裡,在足球訓練場,甚至在跆拳道課上,爸爸媽媽都會在那為他加油助威!


這本精美的圖畫書中的文字對於孩子和父母來說是鼓舞人心的、溫和的、令人振奮的,它告訴孩子:


雖然爸爸媽媽分開了,但是他們的愛並不會缺失,就像我有兩隻腳,各自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充滿力量地站立著,我也有兩個家,我永遠都有爸爸媽媽可以依靠。


爸爸媽媽愛我,愛讓我很強大!


《分不開的愛》不僅向小讀者巧妙又形象地傳遞出了一個積極正面的精神態度,也可以給離異的父母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孩子做出撫慰與解釋,幫助孩子重獲信心,學會接受和適應“父母分開”這件事。


內容簡介: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我叫艾迪生,這是我居住的小鎮,我在這兒上學,在這兒的公園玩耍,在這兒,我有兩個家。


這是我媽媽的家,這是我爸爸的家,爸爸媽媽離婚了,就像我有兩隻腳一樣,我有兩個家。


在媽媽家我很開心,在爸爸家我也很開心。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如果我在一個家裡,會想念另一個家,我就會打電話。


雖然我們分開了,但我們可以透過窗戶,仰望同一個月亮。


爸爸媽媽並不總相處得很好,但這並不是因為我。


爸爸和媽媽住在不同的家裡,但這也不是因為我。


雖然我也想我們重新生活在一起,但恐怕很難實現。這並不是我能決定的。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無論發生什麼,我的媽媽愛我,我的爸爸愛我。


我被愛包圍著,所以我很強大!


很多事情都在改變,但只要一件事情不會變,永遠永遠永遠不會變——那就是爸爸媽媽愛我!


他們愛我,從每一寸髮絲,到每一根腳趾。


如何跟孩子解釋“父母分開”這件事,四種方法幫孩子走出家庭陰影


著者簡介:


【美】塔瑪拉·施米茨,童書作者和繪者,也是一位母親。她早期的職業生涯致力於廣告和藝術教學。她自己本身也是一位離異家庭的母親。



好了,今天的美媽推薦就到這裡了,趕快打開美媽講繪本app開啟今天的閱讀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