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近年以來,我國軍事航空工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較醒目的是以J20為代表的新一代主力作戰飛機快速發展成熟;而另一個不太被關注的領域其實也在快速發展:以翼龍、彩虹、利劍等無人機發展也風生水起,不落人後。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在無人機領域,軍迷朋友們瞭解比較多的往往是近年來我國長航程無人攻擊機各種出口佳績,而我軍自身無人機發展和規劃由於公開信息不多,往往少有人知。近年以來,隨著空中作戰思維的變革,包括我國在內的全球範圍空軍強國都在規劃下一代無人作戰平臺,我國在這一領域的發展也卓有成效。

以翼龍、彩虹為代表的我國無人機明星雖然取得了亮眼的出口成績,但務實地說,這兩款無人飛機在技術水平、作戰性能等方面都只是軍事無人機領域的一般水平,這些無人機對付那些沒有完整體系空中力量的國家還行,但在面對空軍強國時,由於其非隱身性、機動性差、航速慢等缺陷,上述兩款飛機並不具備影響並改變戰場面貌的能力,這其實也是我軍一直一來都沒有大量裝備類似的無人機的關鍵原因。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我國軍民用無人機發展風生水起

目前來看,我軍自主裝備的無人機更多強調與軍事強國衝突時作戰能力。陸海空三軍都已裝備了相應無人飛機。陸軍方面,主要裝備方向為各種中近距離無人戰場偵查飛機,為各種陸軍火力平臺提供及時戰場信息;海軍方面,主要裝備方向為艦載無人直升機和無人偵察機,用於海上偵查與電子支援;空軍方面,無人機裝備最為豐富,有用於偵查監視的各種遠中距離無人偵查飛機,也有無人對地攻擊飛機,還有無人預警飛機,無人電子戰飛機等。

當前,隨著美歐等軍事先進國家陸續提出如六代無人作戰系統、忠誠僚機的項目發展計劃,未來空中作戰無人化已經成為一個顯著的趨勢。為此,根據公開資料,小編特別分析了我軍裝備的幾款典型無人作戰飛機,以此試圖描繪出我軍對未來空中無人戰場的基本理念和規劃。

“攻擊11”隱身無人攻擊機

攻擊11無人攻擊機是一架無尾飛翼,具有高度隱身特性的無人飛機。該機為單發發動機,其可能裝備貴發公司研發的WS13B型發動機無加力版本。一般認為,攻擊-11是 “利劍”無人機的完成版。據透露,“利劍”的翼展約14米,起飛重量估計為10-15噸,攻擊11採用與利劍無人機同樣的發動機,因此,其相關性能應與利劍較為接近。該機為機內彈倉,彈艙的細節目前無法獲悉,但相信可以容納各種對地攻擊彈藥。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攻擊11隱身無人攻擊機 圖源:中新網

攻擊11的具體用途官方也沒有公佈,但從其佈局來看,該機應該是以對地攻擊為主的,兼有偵察、監視能力。該機無尾飛翼的隱身性能優秀,較低的翼載意味著優秀的高空性能,是天然的隱身攻擊、偵察、監視平臺,能夠承擔高危環境下的敵方戰場關鍵地面目標打擊、偵查和監視任務。

相比於X47B和“獵人”無人機,由於體型相對較小,攻擊-11可能航程和留空時間不足。我國另外一款隱身無人機“彩虹-7”的構型也許更適合長航時、高空巡航。這從一點來看,攻擊11更多將承擔隱身對地攻擊任務,而彩虹7更多承擔長航時偵查與監視任務,雙方分工較為清晰。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彩虹7無人機模型 圖源:環球時報

作為隱身攻擊機,一般認為,攻擊11任務有兩大類:1)針對縱深戰場關鍵目標突防攻擊,針對戰場特定的目標和任務,在規定的時間,在敵方嚴密的防空網絡環境下,能夠及時快速抵達攻擊區域,準確投放攻擊彈藥;2)戰場巡邏-獵殲攻擊,在交戰區域帶彈巡航,監視相關敵方動態同時,尋機打擊敵方時敏型關鍵目標,一般要求能夠長時間徘徊待機。

由於航程和留空時間有限,攻擊-11的定位更可能偏向突防攻擊也就是第一類任務模式。因此,小編認為,該機操控方式應與翼龍和彩虹兩大系列無人機較為類似,在中短距離內採用無線電遙控模式進行操作,更遠距離上可能加載衛星通信模塊。

與翼龍系列不同,由於採用了高度隱身化設計,攻擊11作戰能力將更加突出,能夠在面臨嚴密封鎖的高危戰場環境中進行突擊作戰,這一特性使攻擊11未來能夠與我軍J20、J31等五代有人隱身戰機形成有效的作戰協同。

我們知道,受限於內部彈倉的限制,五代戰機在隱身作戰時難以攜帶較多的攻擊彈藥,在攜帶有必要的對空導彈之後,對地彈藥攜帶量就很難得到保證,如果未來五代有人戰機與攻擊11形成協同,五代機負責空中掩護和防衛,而大量攻擊11戰機負責投放對地彈藥,這樣就能有效解決五代機對地攻擊能力不足的問題。在其他模式(非超音速飛行)下,攻擊11無人機還有可能作為五代有人機的忠誠僚機,提供電子干擾、導彈攔截等各種協同作戰任務。

“神鵰”無人預警機

“神鵰”無人預警機是我國航空工業在無人機領域的一大創舉。根據分析人士評估,該機長度約為25米,翼展寬約50米。這意味著"神鵰"是一架巨大大無人機,其起飛重量可能達到15-20噸。從其體格來看,該機也是是全球範圍內最大的無人機之一。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神鵰無人機CG圖 圖片作者:鋼鐵機機

網上相關圖片顯示,神鵰無人機機身四周裝有分佈式有源相控陣天線,這使該機可以提供360度的全向預警,據推測,該機雷達可能採用了雙波段設計,可以在X波段和UHF兩個波段工作,這兩種波段中,X波段可以提供精確的火控信息,UHF波段由於波寬較寬,具有一定的反隱身能力。

作為一款大型無人機,神鵰無人機由於其機身巨大,必然會使其空中機動性變差,雷達信號明顯,鑑於此,該機顯然不適應於需要高機動性的戰場前沿空域的空中預警。

小編以為,神鵰無人機的任務選項應主要是從事國土防空和反隱身警戒預警任務,該機完全可以在我國陸地和近海空域,在國土防空網的保護範圍之內,保持長時間的高空、低速巡航,作為我國空中預警體系的戰略組成,承擔反隱身國土防空作戰、空中警戒任務和邊界監視等戰略和戰術任務。

神鵰無人機的裝備和服役,使我國空中預警體系多了一種低成本、高效的空中平臺,尤其是在五代機時代,神鵰無人機能夠有效彌補我國反隱身雷達預警體系的空白。

“無偵8”高空高速無人偵察機

2019年,無偵8無人偵察機通過國慶閱兵突然出現在人們面前。從照片來看,該機的機背具有兩個掛耳,顯示它是由空中飛行平臺如轟-6系列轟炸機掛載到高空發射,據分析人士推測,該機採用了液態燃料的火箭發動機進行推進。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無偵9高空高速無人機 圖源:央視

根據央視報道,無偵8無人機將是我國首款高空高速型偵察機,其偵查模式類似美軍D-21B,空中發射後爬高加速。

對偵察飛機而言,高空飛行有利有弊,站得高看得遠,高空飛行能增加自身拍攝面積,高空狀態下的無偵-8跟低軌道衛星一樣能在一次通過就完成大面積地面的拍攝,使指揮中心能在攻擊前確認機動武力的確切位置,攻擊後則能夠清點被命中的目標殘骸,從而規劃下一波攻擊行動;然而,高空飛行模式下,無偵8也更容易被敵方雷達探測,從而導致被攻擊,為應對這一弊端,無偵8採用了高速飛行模式,據推測,該機預計能夠以3倍音速的時速高速飛行,從而能夠快速進出偵查目標區域,高空和高速再接上適度機動,使其能夠大幅降低防空導彈威脅。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DF21反艦彈道導彈 圖源:環球時報

對於無偵8型偵查無人機,很多軍迷朋友比較疑惑其用途,由於衛星偵查的發展,美軍早就已經放棄了上個世紀發展的類似偵查機型,為什麼我軍在新世紀還要發展這種上個世界似乎已經“過氣”的型號呢?根據小編推測,無偵8飛機應該是我軍獨立發展的反艦彈道導彈攻擊系統一個重要環節。

我們知道,反艦彈道導彈遠程打擊敵方大型水面艦艇的時候,敵艦艇是在不斷移動的,對於這種時間敏感型目標,衛星偵查往往不能實時反映目標位置信息,這個時候,如果有一款高空高速偵察機能提供快速偵查並及時更新目標位置信息,這就能有效引導彈道導彈進行末端制導攻擊。

無偵8的服役,也代表著我軍反艦彈道導彈系統從研發、試製開始走向成熟。

“翼龍2”無人電子戰飛機

近年來,我國相關科研單位公開展出過多種無人機電子戰系統。如2016年珠海航展公開展出的KZ-100無人機電子偵察系統,根據資料,KZ-100電子偵察系統能夠搜索、截獲對方雷達系統信號,然後對信號進行分析,確定技術參數、性質和用途,確定信號源位置,為其他攻擊平臺提供目標信息來源,也能為我軍電子對抗和干擾平臺提供信息支撐。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國產無人機機載電子偵查和干擾系統

另外一種系統是JN-1101-U無人機通信對抗系統,這個系統可以截獲、定位對方無線電通信信號,進行分析、干擾和定位。系統可以自適應干擾目標,具備多種干擾手段。

這兩種系統還可以引導無人機上面光電探測系統和合成孔徑雷達對目標進行精確識別,並且引導攻擊。

從國內外經驗來看,無人機在電子戰之中作用正日趨重要。無人機體積小、信號特徵小,可以深入到對方縱深高危區域探測目標。由於距離近,且不擔心戰損,可以更加自由地獲取更多的電子信息,或者以更小干擾功率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另外,無人機還有一個非常關鍵優點,那就是可以主動暴露行蹤,甚至被對方擊落,可以為有人戰機提供掩護和支援。未來,我們可以看到現代戰場上無人機將更廣泛執行電子偵察、主動干擾、通信對抗等方面任務。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翼龍2無人電子戰飛機 圖源:快資訊

作為一款高量產無人機平臺,翼龍2電子戰無人機更多作為翼龍無人機的一種模塊化裝備發展而來,未來只要任務需要,我軍其他型號無人機也可以搭載各種形式的無人機電子戰系統,以適應空中戰場複雜的電磁爭鬥形勢需要。

“WZ-6B”艦載無人直升機

WZ-6B是我軍發展的一款專用艦載無人直升機。其具備在航行中艦面自主起降能力,能夠執行海上偵察、目標指示、通信中繼、電子對抗等多種任務。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WZ-6B無人直升機 圖源:中新網

根據資料,WZ-6B型的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600公斤,載荷250公斤,續航時間可達8小時,根據其機身光滑表明特徵推測,該機還具備一定的隱身性,總體性能與國外MQ-8B“火力偵察兵”比較類似。

WZ-6B無人機的裝備,表明我國已經突破了中大型艦載無人機的關鍵技術,為我軍各種水面作戰艦艇提供了一種有效的空中支持平臺。

管中窺豹,從5款典型無人機來看我軍無人空戰模式演進

美軍“火力偵察兵”無人直升機降落

大家知道,我軍很多水面主戰艦艇目前僅裝備一架直升機,根據任務需要,目前我軍艦載直升機大多以反潛探測為主要考慮,而在未來戰場複雜化背景下,海上微小目標偵查、遠程目標指示和中繼制導、電子干擾和對抗等需要也會變得更加頻繁,這使1架艦載直升機很難適應目前的任務需要,如果能夠裝備WZ-6B無人機,無疑將大大提升我軍水面主戰艦艇的任務空中任務選擇區間。

綜合上述五種新型無人機的發展來看,未來戰場環境下,自動化、智能化與無人化將深度參與各種有人化作戰環境。在對抗激烈的交戰環境下,發現即面臨被摧毀,各種無人作戰平臺將更多由戰場輔助角色轉變為戰場前沿角色,在高危環境、高機動作戰等背景下與有人作戰平臺相互協作,共同完成任務。

另外,我們還看到,目前無人機更多的作戰形態屬於有人遠程操控下的“人在迴路”模式操作,這使無人機面臨各種通信干擾時較易任務失敗,隨著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無人機的操作將實現“人工操作+智能化決策”相互結合,這種模式下,無人機集群、無人機空戰等更復雜場景下作戰模式也有望逐步成為現實。

空中作戰環境相對地面和海上較為簡單,更便於實現數字化管理,因此,未來無人作戰將有望首先在空中作戰中得到大範圍應用和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