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小乘佛教

佛祖去世(圓寂)以後,印度佛教教團即發生分裂,後逐漸形成兩大主流:小乘佛教(Hinayana)和大乘佛教 (Mahayana)。

“乘”指交通工具。大乘佛教興起後,自詡該派能很快到達涅盤彼岸,故稱“大乘”,同時把 別的派別貶為“小乘”。 小乘佛教形成於公元前四世紀,衰於公元后一世紀。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其教義與原始佛教相近。該派認為只有絕對遵循佛 陀之道者的少數幸運者才能夠達到涅盤之境,強調借嚴格自律與修養得救。同時該派認為,佛祖只是一位教 師(正如釋迦自己宣稱的一樣) ,而且已進入涅盤,不再為人。現在,小乘佛教在東南亞的斯里蘭卡、緬甸、 泰國、柬埔寨、寮國等國仍居支配地位。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大乘佛教

約公元一世紀在印度興起,公元八、九世紀衰退,到14世紀末葉,隨著回教軍再次入侵印度,佛教大受 迫害而歸於滅亡。

1857年英國消滅了回教莫爾帝國,印度成為英國殖民地,後於 1950 年獨立,此後佛教稍 有發展。大乘佛教除在若干教義上與小乘佛教不同外,它與小乘佛教的一個重要區別是,把釋迦牟尼奉為神, 奉為全人類的拯救之神。至此,佛祖被神化為有三身(法身、報身、應身),三十二相(如“雙手過膝相”、 “手足網縵猶如鵝王相”、 “廣長舌左右舐耳相”、 “馬陰藏相”等) 、八十隨形好(如鼻高不現孔、深不現·舌 色赤、毛右旋等),並被冠以十號(如“羅漢”、“如來”、“正偏知”、“明行足”、 “天人師” 、“佛世尊”等) 。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由於宣揚釋迦為拯救之神,大乘佛教遠比小乘佛教更獲人心,在中國、日本、朝鮮和越南等國都頗有影響力。

大乘佛教有六大宗派,即“禪宗”、 “天台宗”、 “華嚴宗”、 “法相宗” (又稱“唯識宗”)、 “淨土宗”和“密 宗”(又稱“真言宗”)。

禪、天、華、唯四大宗派的教義和修行方法雖各不相同,但都講“心”和“空” ,故 被劃歸為同一系統。該系統的空觀可以從大乘佛教的集大成者龍樹的名偈中揭示,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不生也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去。 ”萬物皆由因緣所生,並無本體,都是空的。

萬物的名字也只是一個代號而已,因它們本無實體。大乘的名言“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也道出同樣的信念。“色”(Rupa)指“物體”或“能看見之物”,“空”即“物本無體”。這句話就是說,一 切能見之物,均無實體:凡無實體之物,即是能見之物,這種空觀不僅常人難以明瞭,許多僧侶也無法說清 楚。據說,一次清順治皇帝問禪宗和尚通琇(玉林): “山河大地妄念而生,妄念而息,山河大地還有也無?” 通琇只能含糊答道:“如人睡夢中之事,是有是無。” 如果一切都是空、無,如何解釋世界的一切現象和活幼呢?大乘把這一切歸之於人心,即所謂“唯心觀” , 萬物皆出於人心。《佛經》有不少這方面的論述。“三界虛妄,但是一心作,十二緣分皆依心”,(《華嚴經》) “今此三界,唯是心有,……我心作佛,我心是佛,……心有想念,則成生死,心無想念,即是涅盤” ; (《大 集經》) “心作天,心作人,心作鬼神,畜生地獄皆心所為。”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般泥洹經》)人們常說的“四大皆空”一說, 原是出於大乘的空觀,認為地、水、火、風這構成宇宙的四大元素,也都空無實體。大乘的普世得救的思想 也基於此,“芸芸眾生,旨能成佛。 ”人心原本清淨無穢,只因為“無明”所染,方生出各種妄念;只要潛心 修行,去掉“無明”,即可復清心的本來面目(“佛心”或“佛性”)而成佛。

大乘這四大宗派的空觀和唯心觀,可以從龔天民牧師在《佛教綱要》中引用的一個故事生動地反映出來。 禪宗五祖弘忍向眾弟子索偈以便選定六祖接班。弟子神秀出一偈, “身是菩提樹,心為明鏡臺,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五祖認為神秀尚未修行到家。打雜工慧能也出一偈,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五祖逐立慧能力禪宗六祖。因怕神秀加害,慧能逃回廣東隱名埋姓。15年後他去廣州法性寺, 時值幡被風吹動,有僧說是風動,有僧則說是幡動,但慧能卻糾正道,“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 《六祖講經》)這個典故深刻地刻劃出萬物皆空無、一切唯心造的大乘佛教的根本教義。 淨土宗可稱為大乘的第二系統。此宗主要是說,如果人相信阿彌陀佛,並不斷口唸“南無阿彌陀佛”,死 後便能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

阿彌陀” (梵文 Amitabha 或 Amitayus),意為“無限光明”或“無限生命”, “南 無” (梵文Namo)意為“皈依”。 “南無阿彌陀佛”即“皈依阿彌陀佛”之意。大乘前幾個宗派雖已把釋迦牟 尼奉為神明,但同時又強調個人必須經過苦苦修行才能得救。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因此對淨土宗的信仰大不以為然,視之為異端。 禪宗六祖慧能曾辛辣地諷刺說: “東方人造罪,唸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唸佛求生何國?凡愚不了自性, 不識心中淨土,願東顧西。”(六祖講經)然而淨土宗易信易行,不須刻苦修行,只要開口唸誦“南無阿彌陀 佛” ,便能往生西方樂土,老少咸宜,何樂不為。

此宗雖未能在印度獨樹一幟,但傳到中國後卻有了極大發展, “異端”漸成為“正統” 大乘佛教第三系統是“密宗” (又稱“真言宗”) ,公元七世紀在印度興起。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此宗乃吸收婆羅門教的咒術而 成,注意唸誦“唵嘛呢叭彌吽”六字真言(此六字意為“祈求在蓮華藏中的佛”) 。


人持此六字大明咒,不僅 能逢凶化吉,死後還能往生極樂世界。西藏和蒙古的喇嘛教即是印度密宗於八世紀初傳入中國後形成的密教。 後來,其他宗派也常在經文中附加咒語。如《般若心經》末尾的幾句話,“Gategate,Paragate,Parasamgate BodhiSvaha!” (意為“度呀,度呀,度一切眾生都到彼岸,使一切眾生疾速成就無上悟道佛果”) ,但中國佛 教則譯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成了玄妙的咒語。 龔天民在《佛教綱要》中指出,大乘佛教的第一系統中, “‘天台’、 ‘華嚴’和‘法相’ ”三宗被稱為正統 佛教。而禪宗因不立文字,教外別傳而被認為是一種異數和反動。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但目前,除禪宗尚名存實亡(因禪僧也念 “阿彌陀佛”了),其他‘天華法’三宗已幾近絕傳了。再者,由於中國佛教各宗派融會混合的結果,已經很 難找到純宗派了。大家都也變成熱心念佛向阿彌陀佛投降,沾上了淨土宗的味道。 ” “世界各地華人佛教徒間, 唸佛勢力最強大。如稱中國佛教現在主要只剩淨土宗一宗,也不為過。連一向反對淨土宗最烈的禪宗,也都 在禪淨兼修了。 ”據黎登奧(FritzRidenour)所著《殊途同歸?》,現在全世界的佛教徒約有五億人。佛教從 最初的無神的心理學上的自律、修行逐步發展演化為對多神多靈的崇拜。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有何不同,瞭解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