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話說軍世】現代美軍的形象是科技、火力與信息化的代名詞,只要提及美軍的武器裝備,那必然是高大上的,其實這與冷戰時代的大量資金投入有關,不顧其實在一戰二戰時代,美軍其實有不少武器裝備的研發是遠落後於歐洲的,如說坦克。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美軍坦克研發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在一戰中,英國“Mark I”坦克問世,這是世界上的第一輛坦克,同樣在一戰接近尾聲的時候,法國研發了堪稱後世坦克鼻祖的雷諾Ft17,而德軍當時也研發了坦克。

而美國軍隊參加一戰已經是1917年,眼看自己在世界上的新式武器研發上落了下風,美國駐歐洲遠征軍司令潘興將軍(也就是麥克阿瑟的“老領導”),開始了美國裝甲部隊的組建,首先就是坦克的研發。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面對已經成熟的英法坦克技術,顯然美軍還想要“搞點花樣”,不過美軍早期研發坦克的花樣實在有點山寨LOW,與歐洲研發坦克採用拖拉機底盤一樣,美國人也將一個大鐵殼子直接罩在了拖拉機底盤上,不過造型真的是有些辣眼睛。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這款“坦克”採用的75馬力的拖拉機底盤,最大速度每小時5公里,裝甲厚度為2到3毫米,對不起,俊赫君不該說這是鐵殼子,這乾脆就是鐵皮啊,要知道身為輕型坦克的雷諾Ft17,裝甲最薄的地方也有6毫米厚。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而這款長得像潛艇,又像毛毛蟲一樣的坦克,還曾參加過1918年加利福利亞國民警衛隊的演習,直到一戰結束,美國都沒有像樣的坦克研發出來。

知恥而後勇:直到二戰時,美軍坦克才成為“中流砥柱”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在二戰前及二戰前期,美軍還裝備著M2中型坦克和M3中型坦克,而M3中型坦克實際上就是美軍發現M2無法應對德軍坦克後研發的,M3曾有不少援助過英國,當時英軍坦克研發進入“棄土”,巡洋坦克和步兵坦克的發展與裝甲突擊主流完全相悖。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M3中型坦克還曾經援助過蘇聯,不過由於面對德軍坦克過於“脆弱”,因此也被蘇軍坦克兵戲稱為“七兄弟棺材”,其實M3中型坦克雖然問題很多,但也並非不堪使用,但是其雙炮塔的佈局,確實有著“逆流而上”的意味。


知恥而後勇:美軍坦克研發,也曾大幅落後於歐洲


直到M4中型坦克的服役,美軍裝甲部隊才算是真正與蘇德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在二戰後,美軍坦克不斷髮展,直到M1“艾布拉姆斯”主戰坦克,成為了世界最強坦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