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蟲子的挑戰,你一定要注意

自2019年10月12日,首次在國內報道草地貪夜蛾為害小麥以來,到2019年12月相繼出現草地貪夜蛾為害小麥田的報道,界首周邊縣區太和、臨泉都有發現為害小麥的田塊。

據調查發現,麥田一旦發現該蟲可全田為害,每平方米蟲量平均23頭。最高可達80—90頭,百株被害率最高達84.21%。界首市小麥常年種植面積50多萬畝,發生蟲害的可能性很大。望廣大農民、家庭農場主和種植專業合作社的朋友們,一旦發現麥田草地貪夜蛾危害狀或發現幼蟲立即防治幼蟲。

草地貪夜蛾(又稱秋粘蟲)是聯合國糧農組織全球預警的遷飛性農業重大害蟲,具有適生範圍廣、遷飛距離遠、繁殖能力強、擴展速度快、防控難度大和危害損失重等特點。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孔明

“當前,草地貪夜蛾已在我國熱帶、南亞熱帶地區完成定殖過程,2020年春季後將可能進入全面爆發階段,明年首先會發生在小麥上,其次是玉米和其他作物,面對數億畝的小麥種植面積,如何有效防控將是接下來面臨的巨大挑戰!吳孔明院士表示,草地貪夜蛾防控形勢嚴峻,中國從來沒有面對過這麼大的、全國性的來自於一個蟲子的挑戰。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 王振營

研究表明,小麥是草地貪夜蛾比較適宜大的寄主植物,面臨巨大的風險。2020年草地貪夜蛾北遷的種群數量大,時間將提前,為害格局將發生明顯的變化。西南區為害將持續加重,草地貪夜蛾在遷飛過渡區如不能得到很好控制,一旦大量遷入重點防範區,發生面積和為害程度將明顯重於2019年。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防治處 楊普雲

實踐證明,只要監測準確、防治及時,草地貪夜蛾並不可怕,是可防可控的。在治理策略上,建議按照“長短結合、標本兼治”的原則,以生態控制和農業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和理化誘控為重點,化學防治為底線,實施“分區治理、聯防聯控、綜合治理”策略。

中國農業大學教授高希武

我國發生的草地貪夜蛾對有機磷和氨基甲酸脂類殺蟲劑已經存在明顯抗性,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乙基多殺菌素、四氯蟲酰胺等對草地貪夜蛾效果最好,蟲蟎腈效果中等。高希武特別指出,殺卵的藥劑要配合滲透劑使用,針對大齡幼蟲要注意配合胃毒劑使用,在幼蟲鑽蛀前用藥,以保證效果。

防控對策:加強監測,及早發現中心植株,儘早防治;藥劑組合使用,觸殺與胃毒、殺卵與殺幼蟲;添加噴霧助劑;顆粒劑值得使用;

藥劑要輪換使用;微生物農藥,抗藥性發展慢,防效好,很有價值。

推薦藥劑:

1

殺卵的藥劑,研究表明,苯氧威、吡丙醚殺卵活性最好,溴氰蟲酰胺、除蟲脲和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簡稱“甲維鹽”)的殺卵活性最為明顯;吡丙醚、阿維菌素、蝨蟎脲能夠高效殺死初孵幼蟲,均可用於草地貪夜蛾卵和初孵幼蟲期的防治。

2

低齡幼蟲藥劑防治:蝨蟎脲和阿維菌素對1齡幼蟲活性均高達95%以上,且蝨蟎脲對2齡、3齡和4齡的毒力呈逐漸上升的趨勢;蝨蟎脲在卵~1齡期和4齡以上幼蟲期使用最佳;甲氨基阿維菌素、乙基多殺菌素、四氯蟲酰胺等三種藥劑及其復配劑具有良好的速效性。

3

大多數藥劑對草地貪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能力,7天防治效果可達80%以上,能夠較好地控制草地貪夜蛾的為害。持效性比較好的有:14%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懸浮劑、40%氯蟲苯甲酰胺•噻蟲嗪懸浮劑、15%甲氨基阿維菌素•茚蟲威懸浮劑、5%氯蟲苯甲酰胺懸浮劑。

4

助劑對提高參試農藥增效明顯,農藥導航、奇功、邁潤等助劑都能提高藥劑的防效,特別是提高觸殺作用較強的藥劑的防效,其中邁潤助劑對提高藥劑的持效期有較好的作用。

不同作用機制殺蟲劑對草地貪夜蛾幼蟲的毒力依次為:甲維鹽>氯蟲苯甲酰胺>辛硫磷>茚蟲威>高效氯氰菊酯。

同時提示綠僵菌與甲維鹽混用效果更好!

界首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技術人員近期深入田間調查,目前還沒發現草地貪夜蛾在我市小麥田為害,未發現幼蟲。請廣大農民朋友注意觀察,一旦發現或類似幼蟲,及時報告相關農業部門,以便確認,及時防治。

(段新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