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陽:暢通農產品供銷渠道

益陽:暢通農產品供銷渠道

“今年天氣偏暖,捕撈比往年提前了一些,第一批小龍蝦錯峰上市,收購價每斤30多元。”這幾天,湖南益陽市南縣青樹嘴鎮沙港市村稻蝦生態養殖基地一掃前段疫情影響的冷清,變得熱鬧起來。貧困戶陳克華和其他養殖戶正在稻蝦田裡下水、用地籠捕撈小龍蝦,眼見被倒出籠的大個小龍蝦很快把水桶塞滿,陳克華滿臉的喜悅。

為確保疫情防控和春耕備耕“兩不誤”,益陽立足打造“洞庭生態稻”品牌、推進“稻蝦共作”高質量發展實際,及時出臺了《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幫助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十二條措施》,將550萬畝糧食生產面積、總產230萬噸任務逐一分解到縣、鄉、村、大戶。該市堅持“兩穩一提一創”抓糧食產業發展,“兩穩”即穩定糧食麵積和產量;“一提”即加快推進糧食生產由增產向提質轉變;“一創”即大力發展綠色優質特色稻米標準化生產、精深加工,持續擦亮“魚米之鄉”名片。

抓好春耕備耕,引導特色農業品牌發展佈局,暢通信息和供銷渠道是關鍵。益陽及時組織技術專家編制水稻、茶葉、稻蝦等生產技術要點,線上、線下同步開展技術指導服務。針對疫情期間農產品供應受阻等情況,該市實施“品牌農業+微電商”供銷模式,暢通農產品從生產基地到餐桌的“綠色通道”,讓“益字號”特色農產品出得了場、進得了城、到得了戶、上得了桌,有效化解了買難賣難問題。全國主要茶葉產區、“黑茶之鄉”安化縣改變以往的“線下開園節”模式,從2月20日起舉辦網上開園節,對企業線上推廣費政府給予30%的獎補,鼓勵茶企開展電商銷售等線上營銷;赫山區創新蔬菜“不接觸配送”服務模式,為全市113個小區提供蔬菜配送服務,服務居民近3萬戶,日銷蔬菜超過200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