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美誠模仿者為什麼沒有伊藤的威力?

伊藤美誠

​伊藤美誠是一名特殊打法球員,反手使用的是顆粒生膠,在2016年國際乒聯改大球之後戰績突飛猛進,在公開賽當中屢次擊敗國乒球員,成為了國乒奧運奪金的最大攔路虎。

伊藤模仿者都有誰呢?

國乒在顆粒生膠上並沒有太多的後備球員,女乒方面只有兩人,分別是張瑞和孫銘陽,二人也因此承擔起了伊藤美誠模仿者的重任。國乒還有一位非生膠的顆粒球員,她就是半長膠球員何卓佳,之前模仿當時的日乒一姐福原愛。現在,由於伊藤美誠的崛起,何卓佳挺身而出迴歸“老本行”,成為了伊藤美誠的另一位模仿者。

何卓佳

何卓佳,1998年10月25日出生。2009年進入河北省省隊,2013年11月進入國家二隊,2017年11月升入國家一隊。生涯面對伊藤美誠卻是5戰5勝,名副其實的伊藤美誠最大剋星。不過,最近感覺伊藤的風頭正勁,在公開賽上,伊藤目前的成績也要好於我們的何卓佳。

孫銘陽

孫銘陽,女,1999年出生,2016年,孫銘陽進入國家一隊訓練,成為國家一隊目前年齡最小的運動員,也是寧夏第一位進入國家一隊訓練的乒乓球運動員。打法:正手反膠,反手生膠。和伊藤很相似,但是移動不如伊藤快速。2019年6月,香港公開賽,孫銘陽0:4伊藤美誠。

模仿者為什麼沒有伊藤的威力?

不管是何卓佳,被譽為伊藤剋星,還是孫銘陽,目前看來,在公開賽上的威脅還是不如伊藤美誠,為什麼?

本人粗淺的分析是模仿的不夠徹底。每一個環節都要力求相似,乃至相同。

發球,正手重擊(拍擊),反手彈擊,還有技戰術意識(從前三板到前兩板),都要進行細緻的研究並模仿。伊藤是外協會的鯰魚,而我們的模仿者要成為國乒內部的鯰魚。

伊藤的主力發球一般是正手位的逆旋轉發球,可以是(逆旋轉)側下旋短球,(在下旋和側旋之間變換),長球(應該是逆側旋,而且有點拱,很多人接不好),姿勢嘛,拔劍出鞘式。(我覺得模仿者也要模仿這個姿勢,全方位模仿)。

在技戰術意識方面,更要模仿。從國乒原來的前三板向前兩板轉化,一旦對手在接發球環節出現問題(只要弧線有點拱,就是回球略有點高),果斷側身重扣(就是拍球)。

模仿者有時候要放棄自己原來的東西,會很捨不得,會猶豫。但是,伊藤已經闖出一條新的路,這條路雖然現在還沒有取得很大的成功,至少目前對國乒威脅很大,除了陳夢,孫穎莎等,國乒其他隊員對伊藤,勝算都不大。我認為,模仿者可以全方位模仿伊藤,自己可以有新的發展,而且也能為國乒做巨大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