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我們公司的女領導已經四十多歲了,她手上有3家公司,都做的風聲水起。

平時在公司很少看見她的身影,因為她多半時間都在外面忙著應酬。

據同事反應,女領導經常會在半夜兩三點鐘回覆消息,只因那個時間她才剛剛忙完。

記得有一次,她帶女兒來公司加班,閒聊中從她女兒口裡獲知,女領導很辛苦,每天都早出晚歸,睡眠時間只有四五個小時。十幾年如一日,沒有休過一天假。即便是生了病也仍然堅持上班。

聽完這些,不由得對領導心生敬意。但同時,也由衷地覺得她異常辛苦。

但是,成功又哪裡來的捷徑呢,這不恰恰就是成功要付出地代價嘛。

你不對自己狠,生活就會對你狠。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01、優秀的人一直在成長


董卿,曾經的央視一姐,主持界的“國民女神”。

當她在央視已經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收穫了無數鮮花和掌聲的時候。卻突然做了一個令所有人都啞然的決定,她退出了春晚的舞臺,告別了央視。

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定,是因為有一天她突然覺得,自己在舞臺上也學會套路了。她開始憑著自己的經驗去主持,而不是激情。

於是,她覺得,自己需要為眼下的生活先按下個暫停鍵,這樣就能騰出更多的時間來思考自己未來該朝哪裡走。

但做出這樣的決定,無疑是在生活高速運轉時踩下了一個急剎車。董卿說:雖然沒把自己磕得頭破血流,倒也鼻青臉腫。

隨後,她選擇了出國留學。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兩年後,她帶著自己精心打造的《朗讀者》強勢迴歸了,這一次,她不止是主持人,還是導演和製片人。

成長總是伴隨著疼痛,董卿也不例外。

第一次嘗試做導演和製片,舞臺佈景、聯繫嘉賓、協調團隊……這些全新的事務,她都要一一從頭學起。

她回憶最難的時候,也曾累到哭過,急到吼過,也有很不堪的狀態。但她明白自己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堅信這一點後,所有的焦慮和糾結便煙消雲散。

無疑,她成功了,《朗讀者》一推出,便屢受好評,它被稱為繼中國十四大會之後,又一檔充滿文化感,且打動人心的節目。

在一次被採訪中,董卿回憶跟第一季的朗讀者揮手告別的時候,眼前所呈現的畫面。

她說:

“當我走出演播室,我的面前是已經泛亮的天色,天亮了。我的身後是在黑暗當中在拆除的舞臺。多麼強烈的對比呀,我在這個中間,我知道再過幾個小時,這個伴隨我們幾個月或者說我為它辛苦一年多的這個舞臺就要消失了。我當時真的覺得,我用盡了我的最後一絲力氣。”


當被人問到有必要這樣自找苦吃嗎?

董卿說:

“即便是再困難,再失望,再一個人覺得孤單無助的時候,我也沒有想到過要放棄。

因為,我為這件事情等了20年,我之前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為了有一天能夠走上這個舞臺。

我沒有安全感,沒有自信,所以做很多事情只能用命去博,把事情做好。”


正如柴靜在《看見》裡說:“每個微笑的背後,都有一個咬緊牙關的靈魂。


她優雅知性,端莊成熟。

她將自己活成一束光,熠熠生輝的同時,也照亮他人。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02、那些活得閃閃發光的人,都對自己足夠狠。


時隔八年,《主持人大賽》再一次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中。

首播結束的時候,有這樣一個名字被頂上了熱搜。

那就是鄒韻。

她以98.312分的成績拿下了新聞賽道的總冠軍。

擁有這樣的成績,對她而言,不僅僅是幸運,更是面對每一次挑戰時對自己的心狠。

她曾任職過四年的駐外記者。

駐外記者有多苦?在2012年,遭遇颶風危害的美國,面臨著隨時斷水斷電斷信號的情況,鄒韻冒著高空墜物的危險,深入前線,站在冰冷的水中與直播現場進行連線。

那時候,她習以為常的生活和工作就是:隨時跟著熱點奔波、每日收集大量的資料、長期出差與家人分離、適應各種惡劣的環境和陌生的土地。

與她同行的夥伴倒是很多,但能堅持到最後的卻很少。

多年的主持生涯,歷經沉澱,鄒韻在豐富眼界的同時,也在享受著世界真實的回饋。

她在三分鐘自我展示時說:

“我站在舞臺的底氣是什麼?是報道一條一條跑出來,文字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從記者到好記者,從好記者到記者型主持人,這個轉變註定艱難,但我會拼勁全力。生命見證過多少真實,付出過怎樣的努力,我希望就有怎樣的底氣。”

泰戈爾說:“人生,就是不斷地重複心狠,又重複幸福。”

生活不會因為你的柔弱,就對你溫柔以待,那些優秀的人身上,都有一點心狠。

人生哪有什麼捷徑可走,所謂的運氣,都是努力帶來的幸運。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03、成功,是淚水與汗水的共舞。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洛杉磯嗎?”

我第一次知道科比,是因為這一句話。

這是在一次採訪中,記者問科比為什麼如此出色時,科比笑著給出的回答。

凌晨四點的洛杉磯,他常見,滿天星星,寥落的燈光,行人很少,他已經開始練球了。

33653分的NBA歷史總得分,高居歷史第四,5次總冠軍、2次FMVP、一次MVP,18次入選NBA全明星、兩枚奧運會金牌,職業生涯裡這些沉甸甸的榮譽不全是靠他的天賦,反而更多的是來自他的勤奮。

阿勒特曾在《我和科比的訓練故事》一書中講述了科比凌晨四點訓練的勵志故事,在2012年備戰倫敦奧運會時期間,阿勒特和美國男籃集訓隊一起來到了拉斯維加斯,在球員合練之前的那個午夜,阿勒特接到了科比的電話,科比請求阿勒特幫助進行體能訓練,而那時已經是凌晨3點30分了。

當阿勒特在訓練館找到科比時,他整個人都驚呆了,科比已經汗流浹背,訓練服已經被汗水浸透。

阿勒特幫助科比進行了兩個小時的體能和力量訓練後,抓緊時間回酒店休息了,科比卻沒有和他一起回去。

當阿勒特休息了約四個小時後,於上午11點來到訓練館,組織美國男籃集體訓練。令他頗為吃驚的是,科比仍然還沒有結束投籃訓練。

“你何時結束投籃訓練呢?”阿勒特問道。

科比並沒有理會,而是將手中的球穩穩投進,隨後笑著說道,“這就結束了。”原來,科比為自己設定了“命中800個投籃”的日計劃,而剛剛命中的正是當天的第800個。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雖然,科比已經離開了我們。但是"黑曼巴"的精神卻一直與我們同在。

這世上沒有什麼所謂的奇蹟,只有你努力的軌跡,所有的好運氣,都來自與你堅持的勇氣。

每一份堅持都是成功的累積,只要相信自己,總會遇到驚喜。

那些優秀的人,都只是對自己足夠狠而已。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對自己足夠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