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用知識縫製鎧甲,不懼艱辛、勇敢前行!”


這段時間,鍾南山院士收到了許多信件。在如山的信件中,有一抹亮眼的色彩,正是來自全國各地的中小學生寄給鍾南山爺爺的信。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有的字跡工整,有的筆觸稚嫩,有肖像畫,也有手抄報……鍾南山院士對收到小朋友的來信,十分珍視,認真閱讀了每一封來信,親自回信,並親筆寫下了對青少年的寄語:


寄少年

恰同學少年,願風華正茂;

期投身杏林,更以行正道。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給孩子們的回信如下: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看了鍾南山爺爺的回信和寄語,很多網友表示:“太暖心了!”“為國為民,國士無雙。”“這才是值得孩子們追的偶像!”“希望孩子長大後像鍾老一樣,為國家作貢獻!”


生活中的他平易近人,親切隨和。在這封給孩子們的回信中,鍾老用樸實的話語,結合自身的經歷,諄諄教誨下一代發奮向學,科學報國,為孩子們,也為全體中國人樹立了好榜樣。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在孩子們宅家“停課不停學”期間,剛好有學生問到了關於書信的寫作問題,於是我向大家推薦了一部經典電影,一封最近“戰疫”前線的感人的家書,和一本大家耳熟能詳的經典家書——《傅雷家書》,希望孩子們能從中感悟到書信寫作的奧妙。


奧斯卡電影《綠皮書》裡的寫作密碼


榮獲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的《綠皮書》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這部公路喜劇片講述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一位博學優雅的黑人鋼琴家唐·謝利要去當時種族歧視異常嚴重的美國南方巡演,為此高薪聘用了一個在紐約夜總會當過保鏢的意大利裔美國白人託尼·利普為司機,負責他在南方巡演時的接送和服務工作。


就這樣,這兩個膚色、文化背景和生活習性迥然不同的人就這樣混搭在了一起,開始了他們註定不尋常的巡演之旅。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在影片中,有一個感人的亮點同時也是淚點的情節是託尼寫家書的經典橋段。電影裡那些託尼給妻子寫信、讀信的情節,感動了無數觀眾。


託尼一共給妻子寫了五封信,其中的第一封和第二封信是託尼·利普自己所寫,而第三封和第四封信則是唐·謝利幫託尼·利普寫的,到寫第五封信時,聰明的託尼·利普已經得到了唐·謝利的真傳,用唐·謝利的風格和口吻給妻子寫信,表達自己的思念。


今天我重點談談後三封信。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在巡演途中,當託尼和謝利在休息時,託尼邊吃邊給妻子寫信。託尼是個名符其實的大老粗,確實不會舞文弄墨,寫信就像塗鴉,而且不時出現拼寫和語法錯誤。


這封信遭到了謝利的嘲諷,他問託尼到底要表達什麼,託尼回答就是很想念妻子之類的,然後謝利就對託尼說應該這樣寫,於是就有了謝利口授的第三封信: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親愛的德洛麗絲:


當我想你時,我想起了愛荷華州美麗的平原。我們之間相隔的距離,使我意志消沉。


沒有你的時光和旅程對我來說毫無意義,與你相愛是我所做過最輕鬆的事,沒有什麼比你更重要。


在我活著的每一天,我都會深深地感覺到:遇見你的那天,我就已愛上那你。


今天我愛你,餘生也會繼續愛你!


附:吻孩子們。


同學們,看到了吧,寫信是一種多麼浪漫而又富有詩意情懷的事呀。託尼的妻子在看了那封出自謝利捉刀的信後,感動得稀哩嘩啦的。(這個情節也讓我感動不已)


第四封信依舊是謝利口述代筆: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樹葉一片片地飄落,顏色也漸漸變灰變棕,我看見無數銀裝素裹的樹,就像從童話故事走出來似的。


我會數著時間,每一時……每一分……每一秒……直到擁你入懷。


愛你的託尼。


附:吻孩子們。


但當寫第五封信時,聰明的託尼已經成功出師了: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親愛的德洛麗絲:


有時候你會讓我想起一間房子,一間華燈裝點,人人安居的房子。(哇噻,好浪漫好有想象力的開頭)

……


《綠皮書》中這幾封書信之所以成為這部電影的一個重要線索,感動了無數觀眾,最重要的是以富有詩情畫意的優美的書信文字觸景生情,從而成功推動影片戲劇化的情節發展。當然,詩情畫意不同於花言巧語,精彩迭宕的故事也不等於謊話連篇。真正的愛是願意為對方拿起紙筆,訴說一個浪漫詩意的故事。但別忘了,文字可以“代筆”,但情感卻無法代替。


也正是這幾封感人的書信,使得本片的兩個主人公——一個黑人,一個白人,使他們終於艱難地打破了種族歧視的堅固壁壘,也使他們自己達成了最終和解,使我們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

它也啟示我們:你所受的教育、經歷的事情,才真正決定了你最終是個怎樣的人。

家書“戰疫”:書信裡藏著另一個美麗的世界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白衣天使們臨危受命,一夜成軍,他們都是最美的“逆行者”。他們把濃濃的親情和愛情濃縮在了一封封家書的字裡行間。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下面這封家書是來自“戰疫”前線作為丈夫的趙春光在一線寫給妻子李小白(李娜)的“告白家書”。


李小白:


你好呀。這應該是咱倆寫的第一封信吧,咱倆從來沒寫過信,也從來沒分開過這麼久。


很想你呀,相信你也很想我。


別哭啦,我在這邊挺好的,吃得多,穿得暖,睡得實,有的時候吃飽了還要再多吃一點,就為了能夠補充體力,增加能量。你照顧好自己,照顧好兩個娃,照顧好爸爸媽媽。


記得我走的前一天,和我走的那天你都哭得一塌糊塗,眼睛都是紅的。我沒說話,是怕我一說話你又哭,沒事,就是出了個遠門,我會好好照顧自己,一定會平平安安回來的。


你也要好好照顧自己,一定要好好照顧自己,一定要呀。


……


還記得有一年,我們在湘江一橋上等焰火,等了好久好久,焰火都沒來,別人都走光了,我們還在等。當我們正要走的時候,焰火突然間無聲無息的從腳下升起來,照亮整個夜空,我們兩個依偎在橋上,看焰火一朵又一朵的開放在我們頭頂。


那時你說,長沙是一座浪漫的城市。武漢也是一座浪漫的城市,武漢也有很多橋,也有很多摩天大廈,只是這些摩天大廈,現在都寫滿了“武漢加油”。


什麼時候這些大廈重新開放玫瑰,什麼時候我就帶著玫瑰回家。愛你,我的傻小白。


趙小寶

2020年2月14日


為了大家,暫舍小家,在“2.14”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這對愛人用一封家書來證明:心在一起,愛不隔離;“戰疫”必勝,靜待花開。


心有靈犀,相互鼓勵,彼此祝福,互相牽掛……一封封家書背後,正是愛情最初的模樣。


它啟示我們,寫作的選材,不一定要寫轟轟烈烈的大人物,敘述驚天動地的大事件,這個世界本身就是由你我他一樣的平凡人所組成。


經典《傅雷家書》 :天涯海角,唯望子安


這封傅雷先生寫給兒子傅聰的信,字裡行間溢流著傅雷的拳拳愛子情深。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親愛的孩子,你走後第二天,就想寫信,怕你嫌煩,也就罷了。可是沒一天不想著你,每天清早六七點就醒,翻來覆去的睡不著,也說不出為什麼。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親獨自守在家裡,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樣,我和你媽媽老是想著你二三歲到六七歲間的小故事。——這一類的話我們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說,可是不敢說,你這個年紀是一切向前進的,不願意回顧的;我們嚕哩嚕囌的抖出你尿布時代的往事,會引起你的憎厭。孩子,這些我都很懂得,媽媽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終身會印在我們腦海中,隨時隨地會浮起來,像一幅幅的小品圖畫,使我們又快樂又惆悵。


真的,你這次在家一個半月,是我們一生最愉快的時期;這幸福不知應當向誰感謝,即使我沒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謝謝上帝了!我高興的是我又多了一個朋友;兒子變了朋友,世界上有什麼事可以和這種幸福相比的!儘管將來你我之間離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溫暖的,不孤獨的……


你走後第二天,媽媽哭了,眼睛腫了兩天: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淚。我們可以不用怕羞的這樣告訴你,也可以不擔心你憎厭而這樣告訴你。人畢竟是感情的動物。偶然流露也不是可恥的事。何況母親的眼淚永遠是聖潔的,慈愛的!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詩經》雲:哀哀父母,生我劬勞。對於已經長大的兒子,父親希望他茁壯成長,更好發展,但又不忍心兒子遠離父母。更何況,在父母面前,兒女永遠是長不大的孩子。


其實普天之下的父母不都是這樣的嗎?


“十月胎恩重,三生報答輕”。當兒女成才之際,亦是他們離開父母懷抱獨自遠走高飛之際。為人父母,既為他們而高興,也為此難過。


《傅雷家書》啟示我們:有愛有溫度的文字,即使素樸,同樣能叩擊人心,成為經典。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書信這種表達方式,總是能承載著古老的感動。


潤物有聲,閱讀戰疫。道不遠人,見字如面。


-END-


鍾南山爺爺回信啦!這些信告訴我們什麼叫“見字如面”


作者 | 張建華


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