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 B,神仙打架

To B,神仙打架

新商業進化論 第062篇
封圖設計 & 責編 | 大樹

第 4455 篇深度好文:4500 字 | 10 分鐘閱讀


C端流量紅利殆盡,增量時代基本落幕,互聯網巨頭紛紛重拳出擊,殺入2B領域。企業微信高調入局,金蝶、用友等元老開啟內部革命,剛剛步入2020,5歲的釘釘官宣一系列海報,揚言要改頭換面、顛覆自己。


To B正在進入下半場,巨頭開始了下一輪佈局,企業服務還是山重水複。被投資圈期待的企業服務之春,將在2020年來臨嗎?

一、企服之春:乍暖還寒的十年

中國企業服務起步晚,先天不足;後天發展與美國相比,也走得並不順利。站在當下我們可以說,中國的移動互聯網依託巨大規模,有了後發優勢。但回望數十年的互聯網發展時代,中國沒有趕上的互聯網浪潮,正是美國企業服務的春天。


上世紀70年代,美國To B行業發展初始階段,誕生了SAP(1972)、微軟(1975)、甲骨文(1977)等國際巨頭。這背後,是美國發端于軍用的信息技術逐步轉向商用,在70年代進入成熟落地期。


彼時,中國還在進行熱火朝天的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根本無暇顧及從硬件到軟件、信息技術的發展。


在席捲全球的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也給了美國企業服務快速發展的契機。目前美國的21家企業服務獨角獸中,成立於2007到2009年的有9家,如Sprinklr、Slac、Tanium、AppNexus等。


當步入21世紀,美國“雲計算”技術迅猛發展。Salesforce、Workday、Servicenow等應運而生,成為日後百億美元的公司。這個風口的背後,本質上是美國企業遭遇了市場紅利的枯竭,企業盈利陷入瓶頸:開源不成,只能節流。各種提高人員效率、降低管理成本的企業服務工具應運而生。


回望中國,自2012年,中國投資人在一級市場VC階段,佈局企業服務,投入大量資金給中國SaaS公司。但七年過去了,極少有公司上市或被巨頭收購,或者就算上市或被收購,估值都不可與美國同類企業相提並論。


中國企業服務還在等待一個契機。

To B,神仙打架


除了市場時機的逐漸成熟,當參考美國的發展經驗時,我們還需要回到中美市場的底盤,來看企業服務有哪些不同以及哪些發展的契機。


1.B端企業的分散性:中國擁有數量龐大的中小微企業


從行業集中度來看,我國大多數行業集中度絕大部分低於美國。也就是說,各個行業巨頭少,企業分散,存在著大量的中小型企業,為小B端服務提供了天然土壤。


但不同於行業寡頭強大的現金能力、產業地位,中小企業付費意願弱。面臨市場的變化和挑戰,他們迫切需要轉型,壓力大,但為中小企業服務也很不容易,決策流程長,難服務,需要忍耐長期爬坡的過程。因而,B端的分散性也給中國的企業服務規模化發展,帶來巨大挑戰。


但另一方面,水大魚大。從公開數據來看,中國中小企業數量超過4300萬,隨著互聯網基礎設施的不斷完備,中小企業發展進入了新的活躍期。經歷了企業服務7年的預熱和市場教育,B端企業在人力資源、營銷銷售、數據處理、信息化等方面的需求,給企業服務級企業傳達出了積極的信號。


To B,神仙打架


2.B端企業需求的多樣化:國企民企的整個特點不同、需求複雜多樣化


從大型國企、民企到中小企業,管理模式和採購流程差異大,關鍵決策者無法一概而論,只能具體企業、具體分析。所以,在中國做好To B服務不可或缺的,就是對B端的縱深理解和To B的銷售、服務能力。


但另一方面來說,中國企業管理的模式不同於歐美,同時就給企業服務的國際巨頭造成了天然的屏障。本土企業在長期佈局和迭代發展之後,將形成獨有的產品樣態和生態環境。

3.B端動力的不足:長期以來,中國企業面對增量市場,沒有優化內部系統的動力


中國在互聯網的前一階段,勞動力相對成本低,沒有動力去優化系統。而美國勞動力成本相對高出很多。因而,2010年後的美國,To B領域的資本和技術整個產業鏈逐步趨於成熟。


這個背景,剛好與當下中國企業面臨的環境非常相似:人口紅利降低,勞動力價格提升,企業轉型亟需提高效能。同時,隨著全民上線、企業服務的初步發展,To B市場的教育成本也在不斷降低。


據IDC調研發現,中小企業的IT採購決策,從過去的企業主一言堂向業務部門甚至員工決策轉變。其中57.8% 的中小企業的IT部門採購會根據業務部門員工提出的需求進行採購。


To B,神仙打架


據一家中國500強集團的戰略發展總經理所說,他們公司每年投入1.5億在信息化建設上,但是在讓公司入駐使用釘釘這個事情卻足足說服了董事長近2年,最近該董事長才意識到應該使用外部的釘釘APP提高內部協作效率。


站在當下,工業化、信息化、智能化三股浪潮繼續深化。擁有巨量人口和企業基數、全員移動端上線的中國,可以說正在迎來企業服務大環境的回暖,能否把握住這次“彎道超車”的機遇?


二、迭代之路:長期主義的佈局

如上一段中所說,中國企業的分散性、需求的多樣性、動力不足,讓中國企業服務難以快速規模化,實現擴張。另一方面,水大魚大、大量的教育啟蒙、市場容量讓不同巨頭能切走相當大的蛋糕,而且目前不同巨頭已經體現出長期的戰略不同,基於各自優勢,幫助廣大的中國企業在數字化、智能化的大勢中,實現轉型。


對於“企業服務”,我們普遍存在一個誤區,就是系統複製、採購成本巨大、轉型難度大,但其實縱觀中國企業服務的發展,我們能看到中國市場所獨特的“自我演化”性。也就是,小步快跑,不斷迭代,當大數據、雲服務等等基礎設施更加成熟,企業服務很可能迎來拐點,爆發增長。


我們以開啟了中國企業的OA(辦公自動化)啟蒙的阿里釘釘為例,可以窺見企服迭代之路的趨勢,如下圖所示:

To B,神仙打架

插圖來自艾瑞諮詢


2015年1月,釘釘發佈1.1.0測試版,DING功能上線。自此,釘釘開始了頻繁的迭代。


2016年9月,釘釘3.0版本推出,圍繞客戶拓展、客戶服務和客戶維護,完成了9項功能更新。


2017年11月,釘釘宣佈升級到“軟硬結合”的4.0時代,推出釘釘智能前臺M2、釘釘智能通訊中心C1、釘釘智能投屏FOCUS系統智能辦公硬件,開啟了軟件硬件一體的智能化移動辦公時代。


2019年8月,釘釘在杭州舉行未來組織大會,阿里巴巴釘釘CEO陳航(花名:無招)宣佈,截至2019年6月30日,釘釘用戶數突破2億,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全球最大規模的數字化轉型正在中國上演。


同時,釘釘發佈了自2015年1月發版以來最大的“智能協同”產品升級,涵蓋人和人的智能協同、人和事的智能協同、人和物的智能協同三大方面。


從5年的歷史演變可見,釘釘在自我迭代之路上高歌猛進。從IM企業內部協同管理切入,培養了用戶的使用習慣,在辦公平臺中佔據最重要的地位。


因為釘釘在 B 端深耕多年,服務生態成熟,在B端擁有戰略縱深,2019年,釘釘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移動辦公平臺。如下圖所示,5年的演變釘釘成為了企業端的“數字操作系統”。


To B,神仙打架

除了To B基因和先發優勢,釘釘也在阿里戰略版圖中“承接商業服務,連接雲基礎能力”。承接商業服務,是指阿里巴巴的使命“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在智能化時代,天然就包含著幫助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那麼什麼是“連接雲基礎能力”?從美國經驗來看,傳統軟件巨頭微軟、甲骨文、IBM、Adobe和SAP的非雲業務收入增長乏力,只有雲相關的業務卻迅猛上升。雲服務也正在成為國內企業服務破局的重要基礎。


當下阿里雲已經成為了亞洲第一大雲平臺,也佔據國內最高的市場份額。其強大的技術力量和生態的搭建,雲服務“共生”的商業生態,讓釘釘成為阿里雲+端的重要戰略組成部分。

To B,神仙打架

阿里幫助企業實現了生產、消費和服務過程的在線化與線上、線下互動,通過對 人、貨、場的重構,能夠與對客戶形成全息畫像,這對於B端企業是強大的賦能。


2019年末,阿里提出一個新定位,要做所有企業的商業操作系統,不管To C還是To B,都可以賦能。這個新定位,正預示了這次釘釘的“大動作”。


中國雲服務、軟硬件端的巨頭已經在To B領域展開逐鹿之戰。

三、To B之戰:蛻變的路上

中國做To B非常難,但正因如此,市場教育者、習慣培養者,才佔據著難以撼動的壁壘。


To B,神仙打架


釘釘此次在新品發佈會暨生態大會召開之前就推出了一系列海報,立即點燃了互聯網圈熱議。我們已經可以窺見一些苗頭。


1.釘釘要改頭換姓了?


在廣大網友心中,釘釘這個名字一定是一個獨特的存在。一方面相當好記,一方面又因為讓人尷尬的諧音而廣受吐槽。


釘釘,真想改名?難道是受最近荷蘭傲嬌地官宣,不再叫荷蘭,改名叫尼德蘭的啟發?鮮有人知的是,很多的互聯網產品或公司,都改過名。比如,Google 一開始的名字叫 BackRub(網絡爬蟲),黑莓原來叫 Research in Motion(動態研究公司)。


To B,神仙打架


那麼這次,釘釘到底是將帶來驚喜,還是驚嚇?我們拭目以待,一起吃瓜。


To B,神仙打架


2.比改頭換面更刺激的,是釘釘揚言要“幹掉自己”


這背後實在讓廣大吃瓜者和遊戲玩家浮想聯翩。什麼叫幹掉自己?釘釘是否要做一個新的APP,來應對競爭?


To B,神仙打架


就在2019年3月,阿里全資收購企業協作軟件Teambition的母公司。Teambition的公共看板視圖,讓所有團隊成員對項目進度一目瞭然,實現高效協作。


將Teambition納入麾下,可謂是阿里釘釘“全鏈路操作系統”的一個信號,憑藉技術實力、生態關係在不同的辦公場景上發力,釘釘能否打造出企業端全方位的數字操作系統?


3“出圈”在近兩年成為熱詞,而這次釘釘新品發佈,立下flag要“打破圈層”,豪言壯志,但確實難度不低


有人大膽猜測,釘釘是要推出新APP對標LinkedIn,切入職場社交?還是跟個人社交槓上了,要逐鹿個人社交市場?

To B,神仙打架


截止2019年8月,釘釘用戶數突破2億。依託現有的2億工作人群圈層,結合技術優勢,釘釘能否再次攪動社交的江湖?而所謂打破圈層,是噱頭,還是真的找到了突破的新路徑?


To B,神仙打架


釘釘全力在To B行業合縱連橫,是否意味著要建立起企業服務的生態?與更多SaaS供應商、企服投資機構合作?與更多To B的創業公司建立起生態?


2億用戶,企業組織數突破1000萬。2019年3月21日,阿里雲智能事業部總裁張劍鋒提出了“被集成”的新思維。


也就是說,阿里雲乃至於整個阿里企業級應用,都將更注重全生態鏈條的搭建,更注重賦能細分領域合作伙伴,共同合作為客戶打造場景化的解決方案。


對B端的縱深理解,從B端服務到雲服務的生態完整度,釘釘這次的新品發佈,是否將意味著更全面的生態鏈打通?也值得關注。

結尾

從2019年到2020年,互聯網的風口時代、紅利時代已過,從巨頭到小B都開始暗自焦慮,長線佈局。


但一切危機中,都暗藏轉機。在內外部轉型的壓力之下,中國企業服務確實獲得了更多巨頭、資本以及市場的關注。即便如釘釘,也能有顛覆自己的決心。企業服務長期的發展,與產品的迭代,生態的建立,密不可分。如是,企業服務才能走向彎道超車,柳暗花明。


釘釘顛覆釘釘?或許是中國企業服務在顛覆企業服務!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筆記俠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