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他因發明了一個字被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大家都在用

我們知道,在新文化史的脈絡裡,受到社會語言學的啟發,作為實踐歷史之一的語言文化史,是當時西方學界興起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不過由於當時的種種侷限,當時中國的歷史學家對社會語言史所介入的機會並不算太多。

在近代的時候,總是有很多新興名詞的出現,但是當時的學者們所關注的重點則主要是與政治、軍事、社會等經國大業有著密切關係的詞彙,比如像民主、科學、自由、文明等。但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一些日常的詞彙也開始進入了研究的視野!其中我們日常使用的“她”字就在其中!

民國時期,他因發明了一個字被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大家都在用

“她”字的來源

“她”字在我們生活中是很常見的一個字,所代表的則是“女性”的第三人稱。但就是這個讓我們熟視無睹的文字,在民國之前卻是沒有的。那麼它是由何人所提出的呢?

他便是我國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著名的文學家、語言學家、教育學家——劉半農先生。而說起“她”字,想必很多人都知道他那句著名的詩句:“教我如何不想她”,這個代表女性第三人稱的“她”就此出現。

然而與其他很多新生事物一樣,這個字的誕生也經歷了一番曲折的過程。“她”字的出現,既是東西文化接觸後出現的一個典型的語言現象,也是一種新的性別文化。

民國時期,他因發明了一個字被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大家都在用

“她”字的影響

這個“新字”的出現,對當時的文化衝擊可以說是比較大的。要知道,在近代之前,中國的語言裡就沒有對男女第三人稱單數的區分,是因為後來在與英語接觸之後,才解決了這一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在“她”字還沒有出現的時候,早期的涉外人士只能採用“他”或者“伊”來作為翻譯詞彙。當時周作人甚至用“他女”來代替“她”。但這一做法很快就在《新青年》編輯部內部引起了劇烈的爭議,但不久之後,胡適先生便站出來否認了這種寫法。不過像葉聖陶先生等人卻接受並響應了周作人的這種寫法,並且還藉助這個字在作品裡鼓吹婦女的解放,將其賦予了一種極其明確的政治內涵。

“她”字的出現不再僅僅侷限於專指女性的意義上面,到後來甚至還出現了用於指代或象徵祖國母親,當然了還有指代其他美好的事物。

民國時期,他因發明了一個字被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大家都在用

“她”字的質疑

1920年4月3日,《新人》雜誌刊出了一篇名為《這是劉半農的錯》的文章,其中指名道姓地批評“她”字是始作俑者,並主張立刻廢棄。此外,還有很多人都提出了反對意見,因為在他們看來,創立新字著實沒有必要。為何在第一人稱的時候沒有男女之別,而偏偏在在第三人稱的時候,就要區分男女呢?這難道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

“她”字的出現,甚至還有遭到了當時的一些女性主義學家的反對,有些人甚至痛罵劉半農,認為這已經不再是封建社會,現在所要追求的是男女平等。所以該字的出現就是刻意要將男女區分開來,從而形成地位上的差別。

民國時期,他因發明了一個字被女性痛罵,如今這個字大家都在用

直到1921年的時候,“她”字取得了絕對的優勢,在反對和贊同的博弈中,贊同使用該字者已經佔到了90%以上,比如當時著名的作家,如冰心、許地山、鄭振鐸等人都使用了“她”字。

到了1930年中期,陳寅恪等一小部分人雖然還反對該字的使用,但這已經無法阻擋“她”字的社會化趨勢了!如今,這個字已經是我們日常文字中不可或缺的一個了!

參考文獻:《“她”字的文化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