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安家》正在熱播,孫儷和羅晉聯袂主演,雖然打著職場劇的旗號,但是卻包含著人間百態,故事看似荒誕卻來自於真實的生活,讓人回味,引人思考。

在房似錦的經歷中,讓我深切的感受到這是一種螃蟹效應的現實版。什麼是螃蟹效應呢?

釣過螃蟹的人都知道,竹簍中放了一隻螃蟹,必須要蓋上蓋子,否則它就會逃之夭夭。如果多釣幾隻後,就不必再蓋上蓋子了,因為這時螃蟹是爬不出來的。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在簍子裡螃蟹


當有兩隻或兩隻以上的螃蟹時,每一隻都爭先恐後的朝出口爬。但是簍子的口很窄,當一隻螃蟹爬到簍子口時,其餘的螃蟹就會用威猛的大鉗子抓住它,最終把它拖到下層,有另一隻強大的螃蟹踩著它向上爬。如此循環往復,沒有一隻螃蟹能夠成功。這就是螃蟹效應。

這就是現在社會上很多人的心態,如果我過得不好,那麼我就想看到別人也不好,如果我爬不上去,我也要拉住別人,讓別人也爬不上去。

01《安家》中的房似錦

房似錦原名房四井,生活在一貧如洗的農村。一心想要兒子的媽媽,看到第四個生下來的又是個女孩,非常的失望,想要吧襁褓中的孩子溺死在井裡。

這時候爺爺出現了,救下了小四井。有著頑強生命力的四井從此開始了與命運做鬥爭。農村的多子女家庭,如影隨形的就是一個字“窮”。因為窮沒有錢上學,媽媽和姐姐都不讓她上學,但是四井喜歡上學,沒有學費,爺爺偷偷地給她錢,讓她去上學。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房似錦爺爺


當別人家的孩子還在媽媽懷裡撒嬌的時候,她就要洗衣做飯,家裡人哪一個不高興都拿她當出氣筒。也正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所以她養成了遇到困難永不退縮的性格。

房似錦長大了,改了名字,想要另一番的人生。可是他媽媽潘貴雨,恨不得榨乾女兒的血去貼補兒子。

為了錢,潘貴雨不僅拿著鋪蓋去房似錦的公司鬧,同事報警以後,潘貴雨就直接來到房似錦的出租房門口鬧,讓鄰居們指指點點。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房似錦的弟弟和媽媽


搞得房似錦幾乎崩潰,她說夫妻可以離婚,戀人可以分手,可是親情怎麼辦?那一刻她很無助。

房似錦就好似那個快爬出來的螃蟹,一次次爬到了頂部,眼看著就出來了,被她的媽媽一下子就抓住了,又拉到了谷底。房似錦說自己的口袋是漏的,就不敢有錢,一有錢,家裡就有事。她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拖累的死死的。

不過還好,外面有個人拉她,他就是徐姑姑。雖然下面有人拽著,但是上面有人幫助,一定會把房似錦拉出來,走出原生家庭的困擾。

02我身邊的故事

我的老家也是典型的北方農村,大家都靠著幾畝地春種秋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都是這樣,沒有太富有的,當然也沒有吃不上飯的。

那時候是80年代末期,我正在上初中,我的同桌她家裡三個孩子,她和姐姐,她還有一個弟弟。他的父親個頭不高,很瘦,對於土裡刨食這項體力勞動,不是那麼擅長,但是他有一個靈活的頭腦。

於是同學的父親,考慮一個在當時比較新潮的致富方式,他和村裡商量承包了一個村裡廢棄的大坑當魚塘,在坑裡改造了一下,抽了水,居然開始養魚。村裡人議論紛紛,這個村從來沒有人養魚,不知道中不中?大家都懷著看熱鬧的心裡看著他。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美麗的魚塘


我的同學姓周,我稱呼她父親周叔。周叔買了專業養魚的書,自學養魚,買了氧氣泵,給魚消毒,餵食。我們放了學也到塘邊看看魚,那些魚在水裡快活的游來游去,時不時的翻個水花,也有一些不知名的生物在水裡時隱時現的。

快到春節了,周叔的魚出塘了,賣了好價錢。據說賣了6000塊錢,出去成本大概利潤有3000元。那時候只是聽說剛剛有萬元戶,周叔能掙3000多塊錢,那就是一個天文數字,對於年收入幾百元的村民來說,都大吃一驚。哪一年同學的衣服也格外的好看。

於是周叔第二年又包下另一個更大的魚塘。連個魚塘連在一起,比之前規模更大了兩倍。提足了勁,摩拳擦掌,準備衝擊萬元戶。當然他把之前賺的錢都投了進去,還不夠,又借了幾千元錢。

周叔一家大小齊上陣,精心的伺候著塘裡魚,眼看著那魚一天一個樣,周叔每天順著魚塘轉圈,一邊走還一邊哼著小曲。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魚塘


魚馬上就要出塘了,周叔不放心在塘邊搭了個窩棚,晚上寸步不離就睡在窩棚裡。那一天不知道周叔吃了什麼不乾淨的食物,一個晚上去廁所5,6次,直到天明肚子才消停。周叔睡了一覺有精神了,到塘邊看看,一看塘裡白花花的,周叔又揉了揉眼,仔細一看,完了完了,魚都死了,漂著一層。

原來是有人眼紅周叔發財,在魚塘裡倒了敵敵畏。其實沒有比人更可怕的生物了。

《安家》中你所不知道的房似錦,深陷“螃蟹效應”如何自救?

死魚滿塘


當時周叔就暈倒在水塘邊,家裡人把他抬到家裡,他三天三夜沒吃飯。第四天起來了,收拾東西帶領全家離開了村裡,聽說去北京投奔親戚了。

在見到同學是,是前幾年,我們都已經人到中年了。她說那時候他們一家子5口人,到北京租的不到16平米的地下室,去個廁所要到200米以外的公廁。他的爸爸修鞋,他和姐姐擺水果攤。一家人努力掙錢。直到幾年前才回縣城,買了三套房子,過著平靜的生活。那個老家村裡再也沒回去過。

或許在農村永遠都是那個樣子,跳不出那個貧窮的怪圈子。

03“螃蟹效應”的原因

1. 家庭或者單位,所處的環境中,小人或者糊塗的人占主導地位。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或者維護自己或自己喜歡的人的利益,他們對於能力強的家人或同事,進行排擠、打壓、迫害、使的整個家庭或者團隊,都是一樣的狀態。

2. 大鍋飯和平均主義思想意識作用,眼紅他人優秀而自己平庸,出現不配合或者玩釜底抽薪的動作。

3. 墨守成規的保守主義者,將平衡與穩定視作第一要務,害怕有人打破平衡,產生其他影響,而限制進取創新。

4. 有踩著別人肩膀往上爬的心裡,做出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的事情。

04“螃蟹效應”給我們的啟示

在競爭機制中,應當避免這種“螃蟹效應”。在競爭面前固然不必謙讓,競爭的規則卻不容踐踏,一旦規則遭到破壞,有序變成了無序,那麼每一個個體都將面臨來時四面八方不擇手段的攻擊,結果就是螃蟹效應

螃蟹如此,企業也同樣,如果員工之間、員工與老闆之間,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算計,或者明爭暗鬥,甚至想盡辦法去破壞或者打壓,久而久之,就會只剩下一群互相牽制、毫無生產力的螃蟹。

啟示一:

現在人們都只是看重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利益最大化,可以想方設法的去傷害別人。這就體現出人們的自私心理,自私是人們普遍擁有的心理現象,是人們為了一己私慾而忽略他人或社會利益私自的利己心理。

也許你會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但是過分的體現你的自私就是一種病態的心理,而且這種自私心理並不能給你帶來你想要的一切,需要知道合作才能共贏。


啟示二:

現在很多剛入職場的年輕人都有都有很強的好勝心理,但是沒有積累一定的經驗而好強的想完成一件事,通常都是不會成功的。因為沒有給自己打好基礎,因為逞強心裡會影響對自己能力和事情的判斷,所以有時低調也是件好事情。

啟示三:

一個團隊需要一個良性競爭,每個人身上都有他的閃光點,應該汲取不是排斥。一個事情只有團結合作,才能體現出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