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劉衛:長歌當哭——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痛點解剖

劉衛

劉衛,陝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學教師,中學高級教師,陝西省教學能手,第二批陝西省高中英語學科帶頭人。

在核心素養視域下,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普遍存在八大痛點,具體為:目標導向一抹黑,教學內容唯應試,輸入不足謂自學,壯士斷腕拋精讀,教教學設計流水賬,情感體驗是空白,以漢教英真無語,語言運用靠刷題。針對這八個問題,本文一一分解並作簡要陳述。

一、背景

在構思本文時,筆者心頭十分壓抑,故而想到“長歌當哭”四個字,這絕非博人眼球,而是內心的真實寫照。作為一名學科帶頭人,近年來,“核心素養”一詞一直在我心頭縈繞,筆者也常常反思自己和身邊高中英語同行們的教學,越反思,就越是慚愧,越是後怕。慚愧的是我們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根本無法上升到提升素養的層級;後怕的是我們依然我行我素,昏天黑地,一味低頭拉車,不願抬頭看路。針對當前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現狀,個人以為普遍存在如下八大痛點,具體為:

目標導向一抹黑,教學內容唯應試;輸入不足謂自學,壯士斷腕拋精讀。

教學設計流水賬,情感體驗是空白;以漢教英真無語,語言運用靠刷題。

根據教學實際,針對這八個問題,簡要陳述如下:

痛點一、目標導向一抹黑

這裡的“一抹黑”,不是說我們的閱讀教學沒有目標,而是說我們閱讀課的目標不能體現核心素養的要求。我們的教學目標還基本停留在知識習得,一節閱讀課的主要目的也只是完成對一篇文章的主旨大意及細節的理解,還停留在最粗淺的文字表層上。完全沒有考慮到通過這節閱讀課我們能幫助學生在其文化意識上得以拓展,在其思維品質上得以涵養。核心素養視域下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要求我們確立課堂目標時,不僅要注重語言能力的培養,還要注重文化意識和思維品質的錘鍊。

痛點二、教學內容唯應試

許時升老師說:一批優秀的學生毀掉了一批好老師。此話絕非危言聳聽,當前的高中學校承受的高考壓力越來越大,廣大英語老師更是不敢怠慢,迫於高考成績壓力,不得不想盡千方百計抓應試,上至學校、老師下至學生、家長,無不急功近利,眼裡只有成績。一時之間,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在這種大環境中,高中英語老師不得不放棄一些短時間暫時對應試無明顯作用的教學內容,比如文化背景和口語聽說。這種做法看似是精選教學內容,其實是在飲鴆止渴。

痛點三、輸入不足謂自學

近幾年,高效課堂成為一個熱點話題,似乎不搞點模式就在拉時代的後腿,於是各種所謂的“模式”堪比雨後春筍,而其實各種模式無不在強調相同的一點,那就是“自主、合作、探究”。這本沒有錯,問題就在於學校管理層和教師們誤解了“自主、合作、探究”,認為只要課堂沒要自主學習,沒有合作探究就是教育觀念落伍,一旦教師講的太多,就會被冠以“滿堂灌”的帽子。於是為了把時間還給學生,該講的不講,留給學生探究,本來可以5分鐘自己講完的,硬是要學生半個小時去探究,然後還需要當堂檢測。久而久之,我們就會發現熱鬧的閱讀課堂背後,學生的知識漏洞越來越大,問題越積越多。

痛點四、壯士斷腕拋精讀

曾經,精讀課是高中英語閱讀的重要內容,但是幾年來,很多省份改用全國二卷,試卷難度下降,詞彙理解要求降低。一線老師們不再熱衷於對閱讀課文的精細處理,將精讀課降格為泛讀,只要學生掌握文本大意,再設計幾個細節題的訓練,貌似閱讀就完成了。至於詞彙,自然是在泛讀之後安排專門的詞彙課進行講解。這樣做有一個致命的缺點——詞彙的學習脫離了語境。惡果就是,學生看似花了很多時間學習詞彙,一旦到了真實語境,依然是不知所云。

痛點五、教學設計流水賬

由於考試的壓力,老師們寧願把大量的時間花在閱讀訓練(刷題)和試卷講評上。而實際上對於隨機佈置的閱讀試題,根本沒有足夠的時間對閱讀材料進行詳細的備課,只是簡單地講解答案,個別難題才會進行思路分析。這樣的課堂根本談不上什麼教學設計,學生也只是忙目地做,盲目地對答案,做完擱置一邊,頭腦沒有任何印象,這樣的閱讀課純屬流水賬,耗時費力全無用處。

痛點六、情感體驗是空白

回到教學的原點,讓我們反思英語閱讀的初衷到底是什麼,難道不是為了讓孩子們培養一種閱讀習慣、一種閱讀的愛好嗎?我們要做的是點燃孩子們英語閱讀的興趣,種下一棵熱愛讀書的種子。可是,我們的閱讀教學做到了嗎?孩子們連最基本的情感體驗都沒有,談何興趣與愛好。究其根本,是我們在閱讀教學時沒有給孩子們提供體驗情感的機會。

痛點七、以漢教英真無語

不得不承認,在常規課上,我們很多英語老師是在用漢語上課,理由是學生英語基礎太差,教師說英語學生聽不懂,浪費課堂時間。首先我想說這是一個荒誕的藉口,更是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看看那些外教怎麼上課的,她們一個漢字都不會,學生不也跟得上嗎?英語課,尤其是英語閱讀課,教師自己就是最好的資源,堅持全英語授課,才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英語語言學習氛圍。

痛點八、語言運用靠刷題

英語學科素養第一個維度強調的就是語言應用能力,可是我們的日常教學,學生唯一的應用,就是刷題,以往是高三刷,現在高一就開始刷,這樣的瘋狂的舉動實質上就是赤裸裸的拔苗助長。英語語言的應用有很多途徑,比如說通過開展報刊閱讀、名著欣賞、演講比賽、辯論賽、模擬聯合國、英語脫口秀…條條大路通羅馬,為什麼我們一定要在刷題這顆歪脖樹上吊死呢?

綜上所述,在核心素養視域下,我們的英語閱讀教學真的到了非改不可的時代,讓我們每一位英語老師多一點責任與擔當,引導孩子們在英語閱讀的草地上釋放他(她)們的天性,讓我們傾聽閱讀中他(她)們生命拔節的聲音。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