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桃“養鱔第一村”開市啦,已交易黃鱔40多萬

仙桃“養鱔第一村”有序開市,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開市多了程序

先登記、測量體溫、消毒,再依次進場排隊交易。3月12日一早,張溝鎮先鋒黃鱔交易市場,相比以往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更顯安靜有序。當天,市場交易黃鱔 3萬多斤。☟☟☟

張溝鎮先鋒村被譽為“中國網箱養鱔第一村”,養殖黃鱔已有 20 年,是湖北省水產板塊核心地區之一。先鋒黃鱔交易市場也是全國最大的黃鱔交易平臺,輻射華中、華東、華南等地,年交易額近4億元。冬末春初正是黃鱔銷售的旺季。年前,黃鱔價格節節攀升,最高每斤超過了 36 元。鄉親們惜捕惜售,想春節再“衝一衝”,沒想到遭遇疫情“寒冬”。大年三十,市場關停後,鄉親們光起網囤在家中的黃鱔就超過10萬斤。

仙桃“養鱔第一村”開市啦,已交易黃鱔40多萬


“起網後的黃鱔,不盡快賣,就會慢慢死。”大年初二,村裡挨家挨戶給幾個經銷商做工作,聯繫上海、 杭州、成都等地客戶,幫助打開銷路。同時,他們還為農戶開辦綠色通行證,組織大家對接市內商超、水產市場,開通多種銷售模式、銷售渠道,挽回直接經濟損失300多萬元。

2月28日,湖北發佈無疫情村可以春耕備耕的通知,先鋒村有了底氣,逐步恢復黃鱔交易。這幾天,來自潛江、天門、武漢、荊門等地的經銷商每天蹲守市場,收購農戶們養殖的黃鱔,再運往全國各地。

仙桃“養鱔第一村”開市啦,已交易黃鱔40多萬


從 3月5日開市至今,全村已經銷售黃鱔40多萬斤。“賣掉了陳鱔,才能騰出網箱投苗。”村黨支部書記朱傳寶說,以往這個時候黃鱔已經銷完,現在還有2萬口、百萬來斤沒有銷售出去。儘管價格不如之前,村裡還是有序組織村民,逐步消化庫存。


仙桃“養鱔第一村”開市啦,已交易黃鱔40多萬


到4月下旬、5月初,村裡的第一批鱔魚苗就要入塘,全村的鱔魚網箱預計達到10萬口。前不久,村裡為農戶採購回養殖所需的繩網、鐵絲、木樁、竹篙等生產物資。眼下,鄉親們已經開始更換繩網、鐵絲,清網清塘,備戰新的投苗季。

(文/記者 胡純波 圖 記者 劉賢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