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時期的瓷器

明代洪武時期年(1368_1402年)明太祖朱元璋在位三十一年,用洪武為年號,他這一時期的瓷器,帶年款的不多,早期記年墓,南京發現洪武二年的沐英墓,出土一件“蕭何月下追韓信的青花大梅瓶”現在為南京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早期的明代瓷器以“釉裡紅”為主,在哪個時期流行這個品種,還有清白瓷,影青釉,卵白釉等等,歷史上很多精美的瓷器在時間的長河中,變成瓷片,所以收藏還是以多看瓷片為主,瓷片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準備好就貿然去古玩市場尋寶,大多都會交或多或少的學費,比如你喜歡明清瓷器,首先要了解明代早期的瓷器有何特徵,比如圖一這件瓷片

洪武時期的瓷器

先看底足,底足比較寬厚,足牆比較矮,底足中間有不太明顯的乳突,圈足內掛釉,在明代早期算是官窯產品。再看圖二的紋飾

洪武時期的瓷器

碗的內外壁繪畫的為纏枝牡丹,繪畫工藝為一筆點畫,早期繪畫的一種工藝,局部為單線平塗,繪畫工藝比較古拙,髮色比較暗淡,

洪武時期的瓷器

殘碗的在足牆繪畫回字紋飾,一般早期流行這類畫法,碗或盤子內外雙面工,繪畫古拙,韻味十足,光澤盈潤是鑑別真偽的一種方法,只有掌握了一些年代特徵,就可以給你面前的瓷器斷代,收藏路上感謝您的關注,多學多看,多對比,謙虛才能進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