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中有大用的心理學小知識!收藏起來

最近受疫情影響,大家都在家上網課。有些老師可能覺得沒有跟同學直接交流,學習的效果跟上課不一樣,可能學習效率變差了。或者有些老師擔心開學之後同學們的成績會退步。所以今天我們來說說教學對學生影響最大的一種心理學效應——皮革馬利翁效應。

皮革馬利翁效應,也叫做羅森塔爾效應,這源於一個故事。最初是源自於一個希臘神話,大概意思就是說有一個塞浦路斯國王叫做皮格馬利翁,他愛上了他用象牙雕刻的美女,祈求愛神阿芙羅狄忒給雕像賦予生命,最終他的誠意打動愛神,愛神實現了他的夢想,國王皮格馬利翁娶了雕像美女。在人類不同的文化背景中類似的故事都有很多。這個故事其實就是在說期待的效應,因此後來有個叫羅森塔爾的人做了個實驗。

羅森塔爾來到一個美國的小學,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各隨機挑選了3個班,對選出來的18個班進行了一個“未來發展趨勢測試”,測試結束後他給學校一份名單名單中的學生佔了所有參與測試學生的20%,並且叮囑學校保密名單,以免影響測試的正確性。然而學校,老師和學生都不知道的是這個名單是羅森塔爾完全隨機抽選的,測試只是一場戲一個煙霧彈,他根本沒有看測試結果。幾個月以後,發現上了名單的學生成績有明顯的提高,各方面都有顯著的進步,性格,自信心,求知慾都變得更強了。這個實驗就叫“羅森塔爾效應”。

無論是皮革馬利翁的傳說還是羅森塔爾的實驗,都告訴我們如果你給予孩子足夠強烈的期待,那麼他們就會朝著你期待的方向發生變化。在學校,老師對學生抱有期望,而且有意無意地通過態度、表情、體諒和給予更多提問、輔導、讚許等行為方式,將隱含的期望傳遞給這些學生,學生則給老師以積極的反饋。這種反饋又激起老師更大的教育熱情,維持其原有期望,並對這些學生給予更多關照。如此循環往復,以致這些學生的智力、學業成績以及社會行為朝著教師期望的方向靠攏,使期望成為現實。

在親子教育上,羅森塔爾效應提示我們,鼓勵式教育遠優於“棍棒教育”,你認為自己的孩子是聰明的、優秀的,他/她就會成為聰明、優秀的孩子,因為在這個過程中,你會關注自己的孩子,會給予孩子更多的情感和讚揚。

當然羅森塔爾效應不是單方面的一種效應,這對於負面效應同樣起作用。因此,不要只看到其正面的積極的效應,還要注意到其反面也會帶來同樣的期待效應。即老師和家長也不可以每天對著孩子說一些消極的話,因為這些消極的話對孩子也有心理暗示,同樣也會帶來期待效應。

第二點,老師和家長也要注意的是不能過於誇大的表揚孩子。表面上看,羅森塔爾效應是由於教師對學生的愛和期待所引發的,這也由此造成一些人片面誇大教師的愛和期待在教育教學中的作用,甚至有學者提出期待和愛是教育的全部。如此,則不僅把複雜的教育問題簡單化了,而且極有可能因此而輕視教師教育教學能力對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影響,弱化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最後,孩子要對家長和老師的期待做出區別反應,不能一味的高看自己能力也不能一味的貶低自己的能力。即要對這些讚揚或批評有自己的判斷。希望大家在運用這個效應的時候能因地制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