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最近發現不少人已經開始在自己預測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了,畢竟離2019年更新影響因子的日期不遠了。影響因子的漲跌很可能就直接決定了大家還能否順利畢業或者晉升了。科研汪關愛自己,從影響因子預測開始!

  • 你以為你會預測IF?

出於幫忙,我查找了一些文章,這其中包括一些知名公眾號的推文,複習了一下影響因子的計算方法,預測了幾個SCI期刊的影響因子。但是發現幾個期刊 的影響因子數值很是異常。同時我看到很多講解預測影響因子的文章都強調了一點:在統計論文數量的時候,文獻類型限制為Article與Review,其他類型的文章不考慮。帶著疑問,我在谷歌上搜了一下相關內容,找到了科睿唯安對影響因子計算中的分母(即前兩年發表的論文數量)官方算法——refine the search results by document type (Article, Review, and Proceedings paper),看來計算影響因子的分母還要算上會議論文(Proceedings paper)。其他科睿唯安的操作說明請點擊Web of Science Citable Items Count。

  • 舉個栗子

為了顯示差異,找了一個會議論文有一定佔比的期刊Experimental and Therapeutic Medicine。從頭來一遍影響因子預測。

首先,在WOS網站上選擇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輸入期刊名和年份2016-2017,點擊檢索。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第二步,在出現的頁面的左側選擇文獻類型中選擇ARTICLE、PROCEEDINGS PAPER 和REVIEW三種類型,點擊精煉。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第三步,在出現的頁面右上角位置點擊創建引文報告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出現以下界面: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第四步,查看2016-2017年度發表的文獻數和這兩年的文獻在2018年的引用次數。分別為2485和3535,預測IF = 3535 ÷ 2485 = 1.423。


而如果我們在第三步只選擇ARTICLE 和REVIEW兩種類型會是多少呢?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這時我們會發現,兩種方法是完全一樣的!

哈哈哈~是不是很棒?!


你確定你的影響因子預測方法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