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發佈會|重慶已初步形成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

3月12日,重慶市召開第四十七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會上,市商務委副主任王珏通報了重慶線上業態的有關情況。

12日发布会|重庆已初步形成内容丰富、体验良好的线上业态体系

王珏分析認為,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的非常時期,線上業態具備不接觸交易、單獨配送或不需要配送等特點,在市場供應保障、群眾生活需求滿足、企業轉型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顯現出極大的發展潛力。

2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研究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時再次強調,要“加快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推動增加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網絡教育、網絡娛樂等方面消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線上業態發展,在各市級有關部門和區縣共同謀劃推進下,全市線上業態創新發展,初步形成了內容豐富、體驗良好的線上業態體系。

王珏介紹,2019年,重慶市實物型、服務型線上零售額分別排名全國十七位、十四位,均位列西部第二,主要有四個特點。

一是發展速度較快。市場規模持續增長,2019年全市網絡零售額1201.6億元,同比增長25.2%,比全國高8.2個百分點。市場主體不斷壯大,各類線上主體近72.7萬家,增長16.1%。其中,國家電子商務示範企業9家,數量排名全國第七。

二是業態不斷豐富。全市在線購物、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招聘服務、在線娛遊、共享出行等業態加快發展。湧現出全國最大的服務眾包企業豬八戒網,以及飛象工業互聯網、“醫事通”“村村旺”“啄木鳥”等一批本土服務平臺。“山城通”“惠遊重慶”等旅遊電商APP不斷完善,三峽數字博物館成功建設。

三是線上線下深度融合。解放碑、觀音橋等智慧商圈逐步建成,商社集團等零售企業加快推進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餐飲住宿等生活服務業加速提升網上運營能力。疫情初期,市商務委推動80餘家火鍋企業開展“零接觸”火鍋外賣服務、美菜網生鮮直配以及萬州三峽柑橘網上交易會等一批線上新業態,很受歡迎。線上商務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農業和製造業加速觸網營銷,線上業態基本實現三次產業全覆蓋。

四是結構不斷優化。2019年,全市線上消費額佔消費總額比重約為25.1%,與全國基本持平。全市服務商品線上銷售額超450億元,約佔銷售總額的38%,比全國高4.4個百分點。全市農村網絡零售額218.3億元,同比增長32.8%,比全市網絡零售增長高7.6個百分點。呈現線上消費快速增長,服務消費加速提升,城鄉差距逐步縮小的態勢。

王珏表示,接下來,市商務委將全面貫徹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總體部署,認真落實《關於加快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發展的意見》精神,加快推進線上業態創新發展,不斷釋放新興消費潛力,推動流通改革發展,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需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