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M16步槍是越南戰爭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網上提到越南戰爭和M16的時候經常會蹦出這種段子“M16在越南雨林裡故障率非常高,美軍士兵經常會丟掉M16去撿越南人的AK47”,這個段子相比大家都很熟悉,那麼真實情況到底怎麼樣呢?今天噴火君就簡單介紹一下這個事情。

M16是如何來到越南的

M16進入美軍服役的故事是非常曲折的,其和M14的愛恨情仇也是能拍成幾十集的連續劇,限於篇幅今天不展開了,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噴火君之前的作品 我這邊列一個關於M16步槍和越南戰爭的簡單時間表,給大家理一下思路。

1957年美國陸軍選定M14步槍為取代M1加蘭德步槍;

1958年AR15步槍誕生;

1960年美國空軍開始購買AR15作為空軍警衛地面部隊的單兵武器;

1961年5月美軍開始向南越派遣軍事顧問和特種部隊,同年8月美國越南軍援諮詢小組購買了1000支AR15,運到越南戰場;

1963年美國國防部部長麥克納馬拉宣佈停止採購M14,美國陸軍購買十萬支AR15,並給予其XM16的編號;

1964年北部灣事件,美軍開始對北越開展空襲;

1965年美國開始派遣地面部隊入南越,越南戰爭全面爆發;

1967年美國陸軍採購80萬支XM16E1,正式編號M16A1;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1963的越南美軍還在用M3卡賓槍

從這個時間表裡我們可以瞭解到,早在美國陸軍全面介入越南戰爭的四年前,AR15(為了偷懶,以下噴火君都用M16來稱呼了)就已經進入越南戰場上了,而且在60年代中大部分時候M14和M16都在美軍中服役(1961年第三次柏林危機的時候柏林美軍還在用M1加蘭德,在裝備AK47的蘇軍和裝備FNFAL的英軍面前丟盡了臉)。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裝備AR15美軍特種部隊

M16與美軍士兵的美好蜜月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真跟段子說的那樣M16在越南表現那麼差,為什麼美國陸軍要不斷擴大M16的採購甚至用來取代M14呢?原因很簡單,M16憑藉其優秀性能在進入越南初期是被美軍瘋狂追捧的.在第一批M16進越南前,美軍的單兵自動武器只有M14(但大部分M14的快慢機都被鎖死在半自動模式了)、M3卡賓槍和各種衝鋒槍,在熱帶雨林中作戰,近距離掃射是非常重要的戰鬥方式。但是使用7.62mmNATO彈的M14在全自動模式下非常難操控精度很差,而M3卡賓槍和各種衝鋒槍的侵徹能力又太差,在密林之中也難以發揮作用。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越戰中使用湯普森衝鋒槍的美軍,這槍很可能比士兵年紀都大

M16就不同了,其在無論是全自動射擊還是點射都有著極高的精度,而且5.56×45mm槍彈的在中近距離有著極大的殺傷性。而且M16相比M14更輕便,更容易維護和攜帶,美軍在1962年的對比試驗中認為裝備M16步槍的8人小隊的火力比裝備M14步槍的11人小隊的火力更強,所以在越南的美軍特種部隊對M16是好評如潮,不停的要求國內運更多的M16去越南,我稱這段時間為M16和美軍士兵的蜜月期。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高精度 高射速的M16非常適合叢林戰

風雲突變

1965年美軍地面部隊開始大規模介入的時候,M14也仍在大量裝備,前線部隊裡甚至有兩種武器混編的情況,但總的來說是M16步槍的比例不斷升高,像全金屬外殼裡面那樣在國內訓練的時候用M14,到越南再配發M16也是很常見的事情,這對後面M16大規模故障潮也有一定的影響。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全金屬外殼劇照

現在還要再插一句,美軍當時對M16的定位問題。當時美軍雖然已經停產了M14但不代表他們就要把M16列為制式武器,此時美國陸軍對M16的正式編號是XM16,X代表實驗。美國陸軍此時在進行SPIW計劃,計劃生產一款既可以發射高初速箭形彈又能發射榴彈的而且又很輕的高性能武器,按照設計參數指標這款武器的性能將全面超越M14、M16和同時期蘇聯的AK47步槍,美軍預計這款跨時代的武器能在1968年服役。在美軍的算盤裡M16只是過渡性武器,根本沒打算長期裝備。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美軍對於這種“臨時裝備”根本不上心,並沒有進行長時間的試驗和改善設計,甚至連配套清潔工具都沒有采購(柯爾特公司在推銷的時候的確也宣傳過M16不需要清潔),而且為了省錢把子彈發射藥都更換了。M16設計時是使用杜邦公司生產的IMR4475型單基管狀發射藥,而美國軍在採購彈藥的時候卻換成了比較廉價的WC846雙基球狀發射藥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左邊為WC846球狀發射藥 右邊為IMR4475管狀發射藥

更換髮射藥,卻沒有對槍械結構進行相應調整,就像一輛設計出來燒97號汽油的車,你一天到晚加92汽油,對車更定有影響,肯定會增加故障幾率。WC846的燃燒速度要比IMR4475快的多,本來M16的零件都是以發射IMR4475為基礎設計,現在猛地換成了WC846,導致本來的700發/分的射速猛增到了1000發每分,各零件都在以超出設計要求的情況下超負荷運作導致出現抽殼不利、擊針和槍機壽命減短的現象,而且WC846的燃燒殘渣要比IMR4475多得多,導致槍管很快就汙染嚴重,卡殼率也大幅度上升。而且更要命的是美軍士兵手上還沒有配套的清潔工具。可以說更換髮射藥是越南戰爭中期M16高故障率的罪魁禍首。

而且1965年以前美軍在越南只有少部分特種部隊和軍事顧問,這些人的軍事素質要遠高於普通部隊的士兵,即使不對他們進行專門的清潔培訓也能把槍照顧的很好,而1965年後大量進入越南的普通美軍士兵則沒有這麼高的軍事素養,不但沒有配套清潔工具還沒有受過清潔培訓,甚至有可能都沒受過M16的使用訓練。與二戰中蘇聯海軍玩得轉SVT半自動步槍,普通陸軍卻玩不轉的道理一樣。這些情況疊加起來後,M16在越南戰爭中段出現大規模故障潮也就是必然的了。

走出磨合期

隨著美國地面部隊在越南的軍事行動規模不斷擴大,M16的故障問題也越來越嚴重,而且對M16的吐槽從前線傳到美國本土,演變成了一場對美國軍方和柯爾特公司的聲討。美軍對越南戰場上的M16步槍開始調查評定,認為責任不是在M16本身,而是在不懂維護保養的士兵身上。此時美國陸軍心心念唸的SPIW也遲遲無法落地(spiw計劃最終於1967年取消),只得開始採購M16的配套清潔工具併發放使用說明書,指導士兵們對M16進行清潔護理。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說明書還特地做成了漫畫風格 增加閱讀性

但清潔畢竟是亡羊補牢,根子上還是在槍彈不配套上,柯爾特也開始對M16進行改造更新,優化了設計。對重要零件進行了強化,對槍膛鍍鉻來避免腐蝕,對彈藥也進行了改良,使得新槍的槍管堵塞和抽殼不利問題大大降低。1967年美國陸軍開始大規模採購改良的M16,並給與其M16A1的正式編號(之前M16在美國陸軍內的正式編號是XM16,帶有試驗性質)。

M16步槍為何在越南戰爭被人詬病高故障率?

M16A1

當全新的M16A1發放到越南前線的士兵手裡面後,情況馬上改變了,士兵們驚喜的發現新的步槍的故障比例大大降低了(AR15和M14對標試驗時 故障率僅為6發/千分),1967年美軍在越南做了一份針對M16A1性能的調查報告,2100名士兵被抽查詢問其對新步槍的意見,絕大部分士兵都表示滿意,僅有38人希望更換武器,證明M16A1已經是一款非常可靠和有效的武器了。

PS

段子裡說的美軍士兵丟掉M16使用AK的問題,噴火君是這樣認為的,越南戰爭裡絕對有使用AK47的美軍,但絕對不多,一方面彈藥補給不方便,越南人那邊也不是全是AK,尤其是在南越的越共遊擊隊各種雜牌武器,想靠繳獲來供應彈藥絕對是不靠譜。而且假如是你在雨林中作戰,您聽到樹叢外有敵人武器發射的聲音,你肯定是會選擇一梭子過去,而不是仔細檢查哪裡是友軍還是敵人。


下一期噴火君會簡單介紹一下如何分辨M16和M16A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