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在愛達荷州的山區,有一座山叫做“巴克峰”,在那片連綿起伏的山脈中,它並不是最高、最壯觀的,但在塔拉 · 韋斯特弗的眼中,它卻是最精巧的山。

山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

對於塔拉來說,在17歲以前,她對山外面的世界可以說是一無所知,因為在她的生活中,很少會接觸到除家人以外的人了。

她不知道山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而且,在他的家人看來,也沒有必要知道。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在《你當向鳥飛往你的山》一開始,作者塔拉 · 韋斯特弗就為我們展現了她和別人不一樣的童年生活:

塔拉出生在美國一個虔誠的摩門教徒家庭,家裡的七個子女都沒有出生證明,也沒有去學校接受過正規教育。就如作者在書中自序中所寫:

“我來自一個極少有人能想象的家庭。”

在17歲前,塔拉沒有上過一天學,因為父親認為去學校接受教育會被洗腦,所以塔拉和另外六個兄弟姐妹都被留在家裡,每天在父親的廢料廠裡拆解廢料,或是幫母親調製精油,看父親囤積食品和生活資料,以防“末日降臨”。塔拉為數不多的接觸外界是隨母親出去幫人接生,直到17歲時她決定像哥哥泰勒一樣去考大學,並且幸運地考入了楊百翰大學,她才第一次進入課堂接受正規教育。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塔拉過去由父親構建起來的世界觀受到了極大的衝擊:

父親告訴孩子們“別尿在手上”,但她發現室友們卻會用香皂洗手;父親認為女人穿裙子和低胸裝是放蕩的表現,但她卻發現身邊的女孩子都活潑開朗,有追求者。

而對她衝擊最大的是,童年時父親告訴全家人在他們家不遠的一戶人家因為拒絕送孩子去公立學校而受到圍剿;直到進大學後,塔拉才知道原來整起事件的導火索是軍火交易,並非“家庭教育問題”。

這讓塔拉受到了極大傷害,她開始反思自己自己曾經遭受的童年創傷:父親的嚴酷,兄長的殘暴,母親的冷漠……她開始意識到,原來世界還有不一樣的一面,也開始學會為自己爭取權利而抗爭。

“教育”,在《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中,塔拉曾不止一次地提到過這個詞,她甚至在書的最後用相當大的篇幅來闡述“教育”在她生命中的重要影響。

韋斯特弗一家共有七個子女,其中有三個獲得了博士學位,就像比爾 · 蓋茨曾在他的微博中所寫的:

哪怕在一個“正常”的家庭,三個孩子都取得博士學位的情況也讓人刮目相看。

的確,“一家三個博士”這算得上是值得讓媒體報道的新聞了,如果在加上他們的出生背景,比如“山區”、“廢料場”這樣的詞,那就更具有新聞熱點了。

但如果你認為這又是一個像《風雨哈佛路》那樣的故事,那你一定會大失所望了。

塔拉一家雖然住在愛達荷州的山區,但是他們的家庭條件並不算太糟糕,至少父親經營的廢料場有時還能僱個零工或是採購一兩件大型裝備,母親更是善於經營,不但可以為別人接生,還懂藥理,製作的精油甚至還受到了大公司的青睞。

所以,“溫飽”,並不是這個家庭的主要問題。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但塔拉的成長過程並不算順遂:

她的父母是虔誠的摩門教徒,父親更是一個躁鬱症患者,所以他的行事非常偏執:他認為末日終將來臨,認為蘭迪 · 韋弗一家是因為拒絕接受公立教育而受到圍剿,認為大學是給“過於蠢笨的人開設的”學校,認為“靠書本是不可能養活一家人的”。

他的這些理論恐怕要讓那些想要獲得育兒經的寶爸寶媽們失望了——是的,塔拉的父親根本不相信教育。

但事實卻是:在這樣一個家庭中,有四個孩子連高中文憑都沒有,他們依舊留在愛達荷州的山裡,生活來源依靠著父母接濟,而另外三個子女則獲得了博士學位,走出了大山,改變了自己的命運。

塔拉便是這三個孩子中的其中一個。

她在17歲前從來沒有上過學,通過自學,考取了楊百翰大學,2008年獲得文學學士學位,之後又獲得“蓋茨劍橋獎學金”,於2009年獲得劍橋哲學碩士學位,2014年獲得劍橋大學歷史學博士學位。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便是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的一本自傳體性質的回憶錄,裡面既講述了她未曾受過教育的童年,也記錄了她在成長過程中自我掙扎和反思的故事。

在沒有進入大學前,塔拉曾經這樣設想過自己的命運:

“我知道自己未來的人生將會如何:十八九歲時,我會結婚。爸爸將分給我農場的一個角落,我丈夫會在那裡蓋間房子。母親會教我草藥和助產的知識。現在她偏頭痛發作不那麼頻繁了,又去給人接生了。我生孩子時,母親會來接生。我猜有一天,我也將成為一名助產士。我不知道未來哪裡有大學的影子。”

因為沒有讀過書,塔拉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樣的,更別提“大學”了。直到有一天,她聽到哥哥泰勒向父親提出“要上大學”的想法,她才知道原來還有一個地方叫“大學”,只是在父親的眼中,“大學就是給那些太過蠢笨,在第一輪學不會的人額外開放的學校。”

但泰勒堅定的態度讓塔拉對大學心生好奇,雖然在此之前他們家的學習,完全靠自我指導——“

只要幹完自己的活兒 想學什麼都可以自學。”

而這種自學的能力,也讓塔拉在備考大學以及之後的求學過程中受都受益匪淺。

在每個人的生命中,有的人就像一盞燈,會給別人指明方向,泰勒就是塔拉生命中的那盞燈。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當泰勒考入大學之後,他就很少再回家了,唯一回到家的一次還剛好看見塔拉正被另一個哥哥肖恩打得遍體鱗傷,泰勒制止了肖恩的家暴,並告訴塔拉,如果想要離開這樣的生活,可以去考大學。

“是時候離開了,塔拉,”泰勒說,“你待得越久,離開的可能性就越小。”

“通過考大學離開自己的家”,這是塔拉無法想象的,雖然在這之前,她的另外兩位哥哥盧克和肖恩也曾經到外面闖蕩過,但他們仍然做的是父親在家裡教他們的那些:開掛車、做焊接、拆備料。而泰勒所走的路線是和他們不一樣的,但泰勒的一番話卻讓塔拉的心中燃起了希望:

“外面有一個世界,塔拉,”他說,“一旦爸爸不再在你耳邊灌輸他的觀點,世界就會看起來大不一樣。”

當真的有一天離開大山,走進“外面的世界”時,塔拉感到極度的不適:喧囂的街道,吵鬧的汽笛,就連路人路邊行人的閒聊也刺激著她的耳朵——畢竟,相比起山間的寂靜,城裡顯得太鬧了。

而更讓塔拉覺得和周圍格格不入的地方還有很多:她的室友穿著過於暴露,隨意地喝可樂,她不知道要去哪間教室上課,不知道該怎麼寫論文,甚至連怎樣聽課學習,她也一無所知。

當然塔拉的同學們也認為她是一個奇怪的女孩:沒有良好的衛生習慣,喜歡在公共區域堆放亂堆雜物,不會看教材,而且總是問一些大家都知道的“傻”問題。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對於同學們的疑惑,敏感的塔拉又怎麼會不懂呢?

她在日記裡寫道:

“我不明白為什麼我小時候不被允許接受良好的教育。”

為此,塔拉曾經一度以為自己不屬於校園,甚至做好了要離開的準備,雖然她並沒有打算重新回到家裡。

是呀,如果她出生在一個普通人的家庭裡,從小就能接受到和別人一樣的正規教育,那麼她的人生也許就會因此不一樣了。

有人說,人生無法選擇的頭等大事就是家庭出生。

這話一點都沒有錯。

對於塔拉來說也同樣如此。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在沒有走出大山、進入大學校園之前,她的世界裡就只有父母和兄弟姐妹,而她所有的生活方式和意識形態都是由父母灌輸給她的。

災難和病痛是上帝的旨意,所以沒有必要去醫院治療;學校是給人洗腦的地方,所以沒有必要去學校;自家的物資已經準備充足了,所以沒有必要再去和外界有任何聯繫了。

這些觀念在我們看來是有些可笑的,但在塔拉和她的兄弟姐妹眼中,卻是神聖又不可撼動的。

他們小心翼翼地遵守著,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觀念是否合理。

這是不是和童年時的我們有些相似呢?

小時候的我們總會覺得父母是全知全能的,他們說的每一句話都很有道理,因為他們有足夠的人生閱歷來使我們信服,長大之後,我們的認知有了提升,這個世界也發生了改變,而我們會發現父母們說的話其實並不一定都有道理——只是他們還在固執地認為,這個世界還是原來的樣子。

這勢必會導致兩代人在世界觀上的不同,於是我們會用“叛逆”來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他們也會用“愛的名義”來束縛著我們。

誰對?

誰錯?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可能很多人會吐槽塔拉的父母是多麼的愚昧和偏心,請不要忘記,她的父母對她的愛是真正的、無條件的愛:

儘管不同意塔拉上大學,但還是會想辦法幫她解決學費的問題;聽到塔拉有可能連考試都通不過時,不是苛責,而是告訴她“需要就回家”,在塔拉要去劍橋讀書時,會依依不捨地送她去機場。

“無論你在哪個角落,我們都可以去找你。我在地下埋了一千加侖汽油。世界末日來臨時我可以去接你,帶你回家,讓你平平安安的。”

不可否認,韋斯特弗夫婦儘管沒有多少文化,而且在處理塔拉和肖恩的關係時很明顯是偏向肖恩,但誰又能不被他們這種對子女毫無保留的愛所感動呢?

最近幾年,“原生家庭”這個話題一直受到人們的關注:生活不順,事業瓶頸,人際關係處理不好……幾乎每一件事都可以歸罪於原生家庭。

毫無疑問,原生家庭的確會對一個人有很大的影響:比如生活習慣、為人處世、思維觀念……等等都會或多或少地帶上“原生家庭”的烙印,但我們仍然要看到,一個人的性格特質是具有很大的可塑性的,所謂“改運”也好,“改命”也好,雖然這些說法都有一些玄學的意味,但至少說明了一個事實——原生家庭,並不能完全決定一個人的命運。

命運,說到底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

在《你當上了飛往你的山》中,塔拉和她的另外兩個兄弟就是通過接受教育,從而實現了人生的逆襲。

塔拉在書中寫道:

“我曾怯懦、崩潰、自我懷疑,內心裡有什麼東西腐爛了,惡臭熏天。直到我逃離大山,打開另一個世界。那是教育給我的新世界,那是我生命的無限可能。”

雖然曾經有一段時間,塔拉因為家庭的壓力而導致了學業受到了極大的影響,以至於她甚至做好了妥協的準備,去彌補和修復一切。

直到聖誕節,她回到家,在電腦中無意發現了母親寫的信,信中母親說肖恩得到了重生,贖罪已經治癒了全家,除了塔拉,她有可能會成為全家的威脅。

讀完信後,塔拉心寒至極,最終她選擇默默離開,從此與那個家決裂。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可能有的讀者會覺得疑惑,難道塔拉的父母真的對肖恩所有的罪行一無所知麼?

其實並不是,至少母親在一開始對塔拉以及其他孩子是充滿著憐惜的,只是在父親長期耳濡目染的影響下逐漸麻木了,他們不是不願意去接受肖恩家暴的事實,而是他們只能選擇用這樣的方式來保護肖恩,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繼續維持住他們身為“家長”的權威,唯有如此,才能維繫住這個家庭。

對於塔拉以及塔拉兩個同樣已經走出大山的哥哥來說,他們的這個“家”已經成為了約束他們起飛的牢籠,他們不能回去,也再也回不去了:

“裂痕已經出現,而且越來越深。”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這句話乍一聽有些雞湯,但它出自《聖經 · 詩篇》(flee as a bird to your mountain),這句話既可理解為“逃離”,也可以翻譯為“尋找新的信仰”。

而塔拉和她的哥哥泰勒恰好也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詮釋了這句話:

性格溫和的泰勒選擇和原來的家庭保持適當的距離,而塔拉則用更加決絕的方式去開始全新的人生。

雖然整本書到最後並沒有給讀者呈現出一個大家都期待的大團圓結局,但這更像是一個真實的事實:有時,成長是需要捨棄的。

好書推薦 | 《你當像鳥飛往你的山》:拋卻負重,飛向更高的山

在書中,塔拉將自己的改變歸因於“教育”,但我卻認為,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塔拉自己的“覺醒”。

因為——

“決定你是誰的最強大因素來自你的內心。”

人生之路,總有些羈絆讓人放不下;也總會遇到一些刻骨銘心的撕裂和割捨。

唯有拋卻負重,才能飛向山頂,看清自己,也看清這個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