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印千年古城:玄奘西天取經必經之地,街上找不到美食,讓人抓狂


巴特那是從尼泊爾騎車進入印度以來遇到的第一座省會級大城。來巴特那之前就聽說北印的土地肥沃農民多,種姓制度深刻,之間的矛盾讓巴特納的治安狀況欠佳。而且比哈爾邦5月最熱,經常40度以上,每年因持續高溫熱死很多人。然而這些都沒有嚇倒我,由於目的地定在那爛陀,又接近印度簽證期限,不得不在這個時段穿過巴特那。

騎自行車進入巴特那之前,先後拜訪了佛教聖地藍毗尼和拘屍那迦,在這兩處都住到了不錯的旅館,可是再往南走就沒那麼幸運了。北印經常停電,很多村子不通電,即便在晚上也有30度以上高溫。與其在只有風扇的旅館被蚊蟲齧咬,還不如搭著帳篷睡在田野。幸好印度人保持著太陽下山就回家的習慣,我們避開人多的村鎮,在天黑後露營,從沒有受到人為騷擾。

巴特那在恆河南岸,恆河河床在這裡的寬度遠遠超過長江南京段。可是恆河大橋質量很差,騎著自行車明顯感覺到大車經過時橋墩的搖擺震顫。橋上的風景不錯,卻很少有人在橋上駐足欣賞,前往巴特那的人似乎都很忙,每一輛載人的大巴、中巴、三輪摩托都塞得滿滿當當。


過了橋,前往巴特那市中心,逐漸熱鬧起來,開始看到高大結實的建築。一路上想找個可以吃飯的地方休息一下,然而沒有。街邊小店蚊蠅亂飛,牆壁油膩黑黢黢。幾個像樣的門店還沒開始營業,整整轉了一個小時,只找到一家露天甜茶店。不敢吃店主搭配的油炸食品套餐,只好從自己的包裡拿出脫脂餅乾吃。

巴特那曾是印度孔雀王朝的首府,至少有2500年的歷史。阿育王是孔雀王朝最著名的人物。這位君王先黑後白,大力佈施佛教,發願在全世界建84000座佛塔。後來中國境內真的就有了不少阿育王佛塔,遙遠的寧波還有一座氣勢恢宏的阿育王寺。“阿育王”和巴特那的曾用名“華氏城”被記載入佛經,隨著佛教東漸被國人熟知。

此時,巴特那城絲毫看不到佛教留下來的痕跡,街角多是印度教神龕神像。也沒有閃閃發光的王宮,炎熱的城市找個穿著打扮光鮮的路人都不容易。我所經過的街道灰撲撲,民居房蓋得歪歪扭扭,清掃不完垃圾,亂走、亂拉的牛,堵塞混亂的小巷巷,瘋跑著衣不遮體的兒童……


巴特那堪比《貧民窟裡的百萬富翁》電影裡描述的場景,人和環境像荒草一樣奔放自由生長,平民生活狀態和豎立在街心廣告牌上的高富帥、白美貴形成十分鮮明的對比。

可能是因為太渴望在城裡吃到一頓好飯,巴特那給我傳遞著一種焦慮不安,這種心情直到碰見一座菜市場戛然而止。肚子裡、包裡裝了幾根黃瓜、芒果、西紅柿以後踏實了很多。然而隨著臨近中午,氣溫升高,找不到地方休息,還是趕快離開為妙。

出了城,來到郊外的農村卻異常美麗安詳和諧。在路邊的一棵菩提樹下坐著歇一會兒,打了個盹兒就睡著了。醒來後看到了三張微笑的臉龐。少年們放學路過這裡看到了裝束怪異的旅人。出於好奇,停下來用英語禮貌地問我們“從哪來?到哪裡去?”我笑了。這樣的口氣和1300年前唐僧西天取經遇路人的問話對答何其相似啊。此時距離《西遊記》裡的西天只剩20公里。


友情提示:5月北印太熱,6月雨季,次仁在這期間一度中暑脫水,3個月印度之旅瘦了20斤,建議旅行避開這兩個月。2、印度吃住行衛生條件堪憂,建議提前注射針對入境印度的防疫針。如何注射?在面籤時可以詢問到。3、由於比哈爾邦的幾個佛教勝地間遊玩需要倒車,安全起見,不建議獨行或騎行。最常見的勝地遊是印度地接旅行社提供的旅遊包車服務,吃住行都比較靠譜。4、無論哪個季節,驅蚊水必備。

路線提示:1、尼泊爾進,印度出。加德滿都~藍毗尼~巴特那~格雅~瓦拉納西~加爾各答。印度簽證在第三國尼泊爾辦理比較容易。加德滿有到藍毗尼大巴車。進入印度境內有前往德里、巴特那、瓦拉納西的大巴車。這3個城市都有火車可以到加爾各答。2、尼泊爾進,尼泊爾出。加德滿都~藍毗尼~巴特那~格雅~瓦拉納西~大吉嶺~藍毗尼~加德滿都。大吉嶺看喜馬拉雅山風光絕美。可從瓦拉納西坐火車前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