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使:不應忘記始於美國的“西班牙流感”讓全世界陷入長期掙扎

據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3月12日消息,2020年3月12日,中國駐俄羅斯大使張漢暉在俄國際文傳電訊社發表署名文章《疫情終將去,春草仍然綠》,全文如下:

我大使:不应忘记始于美国的“西班牙流感”让全世界陷入长期挣扎

圖自中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網站

2020年,我們迎來了又一個十年的開始,然而開局並不平靜。美國當季流感席捲多地,奪走上萬個寶貴生命;澳大利亞山火肆虐數月,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給全球公共衛生安全體系帶來重大挑戰。目前,全球共有百餘個國家累計出現確診感染病例10萬餘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強調,“加強全球協作是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現在是團結一致的時候,各國政府、私營部門和整個世界應該步調一致。”

面對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首當其衝,為世界築起了第一道防線。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6次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親自作出指揮部署,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舉措同疫情全面宣戰,14億中國人民團結一心,投入到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之中。中國不到7天就成功分離病毒毒株並研製出檢測試劑,不到15天就建成2500張床位的兩所專業化醫院,再次展現了中國速度與中國擔當。中國“內防擴散、外防蔓延”的作法,得到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世衛組織指出,“中國採取了很好的公共衛生措施應對疫情,為世界提供了寶貴的防疫窗口期。”

疫情詮釋了真誠友誼。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我們進一步看清誰是真朋友。截至3月2日,共有62個國家和7個國際組織向中國捐贈防疫物資,170個國家領導人和40多個國際組織負責人發來電函表示慰問和支持。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柬埔寨首相洪森“逆行”訪華,不會忘記中日韓三國攜手書寫風月同天的抗疫篇章,不會忘記“巴鐵”舉全國之力伸出援手,還有緬甸捐贈的大米、斯里蘭卡的紅茶、蒙古國的3萬隻羊。中國人民也不會忘記普京總統第一時間發來慰問電並多次公開給予中國支持和充分肯定;不會忘記俄羅斯專機將硬核物資運抵武漢又“憨厚”地默默離開;不會忘記俄羅斯民眾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為中國加油,這些充分說明了新時代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高水平,也再次將兩國先輩們用鮮血凝結的友誼昇華。

疫情揭穿了政治病毒。此次疫情讓一些別有用心的人露出了真面目,他們罔顧事實,背棄道義,煽動反華,“東亞病夫”、“黃禍”等汙名化論調沉渣泛起,唱衰中國經濟,一些媒體還散播謠言,妄圖在中俄間打“楔子”。法國作家加繆在《鼠疫》中寫道,“倘若人不老去想自己,他會發覺蠢事有可能一直堅持幹下去。”我們不應忘記,1918年始於美國、帶走近億人生命的“西班牙流感”讓全世界陷入了長期掙扎,埃博拉、“豬流感”也讓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回首1918年,展望2020年,我們要從中學到什麼?是同舟共濟還是以鄰為壑,是並肩作戰還是隔岸觀火,是雪中送炭還是落井下石,是共建未來還是自我隔絕,答案不言自明。

疫情促進了國際合作。在高度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是休慼與共、密不可分的命運共同體。目前,全球共有百餘個國家累計出現確診感染病例10萬餘例,病毒溯源工作仍在進行中,尚無定論,全球防疫不確定因素和風險上升。在疫情面前,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再高的牆也擋不住疫情的傳播,唯有同舟共濟,攜手合作,眾志成城,才能打贏防疫攻堅戰。中方在繼續做好本國疫情防控的同時,正全面推進不同形式的國際合作,分享治療新冠肺炎的“中國經驗”和“中國方案”。中方與世界衛生組織、歐盟、非盟、加共體、東盟等組織和韓國、伊朗等疫情高發或衛生體系脆弱的國家建立起密切的技術層面溝通機制,大家互通有無,分享信息,提供防控和診療等技術支持。

當前,中國的疫情防控已進入關鍵階段,全國新增確診數創下新低,大部分省份實現病例零增長。面對疫情,我們不會放鬆,不獲全勝決不輕言成功,同時積極推進復產復工。我們將繼續本著開放透明和高度負責任的態度,加大同俄羅斯等國家開展國際合作,廣泛分享防疫經驗和信息,協調防控措施;向其他出現疫情擴散的國家和地區提供我們力所能及的支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維護地區和全球公共衛生安全。中俄均是醫學大國,雙方可以在“科技創新年”框架下加強衛生防疫合作,在藥物生產、疫苗研發、中西醫結合方面實現互利共贏。

俄羅斯有句諺語,“一切都會過去,唯有真理永存”。新冠肺炎疫情加深了世界各國的相互認知,進一步印證了人類命運共同體不是一個虛空、抽象的構想,而是新時代人類應付諸實踐的行動綱領和方案。我們願同俄羅斯朋友一道,通過實現自身發展給世界創造更多機遇,通過深化自身實踐探索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並同世界各國分享。讓我們並肩攜手合作,共創美好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