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父母們生兒育女不僅僅是為了讓自己的家庭生活更加有趣,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讓自己老有所依。等到七老八十的時候,自己沒有勞動和賺錢的能力,也能夠有個孝順的子女來贍養自己,讓自己的晚年生活不至於太悽苦。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實往往很殘酷,如今這個社會,孤苦伶仃的老人無處不在,他們的生活質量沒有保障,生病了也沒有人管。雖然孝順父母的孩子很常見,但是忤逆不孝的子孫也不少。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父母含辛茹苦將孩子們撫養長大,兄弟姐妹個個成家立業之後就再也不過問父母的生活狀況。很多人甚至看看父母老了,沒有勞動價值了,轉眼間就將老人們送進養老院裡,更有甚者將父母留在老家自生自滅,一點贍養的義務都沒有盡到。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但實際上孩子的不孝順做父母的也是有責任的,有時候想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會是這樣的,別人家的孩子就那麼懂事、孝順,是不是自己的家庭教育出現了問題。


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孩子的榜樣,家長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孩子造成深刻的影響。孩子以後會不會孝敬父母,從父母平時的表現就能夠看出來。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我的鄰居劉大媽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兒女雙全讓人非常羨慕,劉大媽為了拉扯這兩個孩子長大,自己省吃儉用也沒怎麼享過福。兩個孩子成家立業之後,劉大媽也沒有對孩子要求過什麼,不管是對待兒子兒媳,還是女兒女婿,劉大媽都是能幫就幫,一點都不嫌累。


之後兒媳婦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劉大媽主動說要去照顧兒媳和小孫子,伺候得非常周到。等到兒媳繼續上班之後,劉大媽繼續承包了照顧孫子、做家務的活,這一切都被兒子兒媳看在眼裡。


現如今劉大媽年紀也大了,小孫子也已經上大學了,便想著回老家養老,可誰知兒媳婦怎麼也不讓她走。非說要好好孝敬她,讓她晚年幸福,享受天倫之樂,這讓劉大媽非常感動。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所以孩子孝不孝順也要看父母做得好不好,以下這幾種父母,子女搶著孝順


1、對兒媳好的老人


婆媳矛盾自古以來就是一個世紀難題,也是一個家庭中潛在的危機,如果婆媳關係處理不好,這個家庭很可能會破裂。現實中不少家庭都有這樣的困擾,婆媳一相處就有很多矛盾和分歧導致整個家庭氛圍都很尷尬。


一個家庭中如果沒有婆媳矛盾,那麼這個家就會過得幸福、和諧得多。人心都是肉長的,兒媳婦嫁進門之後就是家裡的一員,婆婆作為長輩,如果把兒媳當成女兒來疼愛。那麼反過來作為兒媳的,必定也會對婆婆好,等公公婆婆老了,也會像女兒一樣孝順老人家。


2、手腳勤快的老人

年輕人勤勞能幹可以賺錢養家,老人們雖然年紀比較大了,不能出去外面賺錢,但手腳勤快、靈活的老人至少能夠做一些家務活,幫忙帶帶孩子,這在很大程度上也減輕了子女們的負擔。


有了老人的幫忙子女們就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到事業當中,沒有後顧之憂,等到事業有成時,第一個感激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將來也一定會好好回報他們。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3、明事理的老人


雖然說老人是社會上的弱勢群體,但碰上一些野蠻不講理的老人,年輕人也比不過他,而這樣的老人是非常讓人反感的,仗著自己歲數大,反過來欺負其他人。


所以一個家庭中如果出現了囂張、不講理的父母,這樣的父母一般都得不到孩子的喜歡。哪怕是年紀大了,也一樣招人煩,對於這種老人,每個子女唯恐避之不及。


相反,那些做事有理有據,懂是非、明事理的老人才是值得令人尊敬的。有這樣的父母,孩子們都會感到非常驕傲,和這樣的老人一起生活,也是很多子女的希望。

孩子孝順不孝順,全看父母怎麼做,這幾種老人,老了也很搶手

人應該要常懷一顆感恩之心,撫養孩子長大是為人父母的責任和義務,反過來贍養父母則是子女們應盡的義務。好的父母必定能夠培養出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孩子,不好的父母不僅教育不好孩子,就連自己的晚年生活可能也難以保證。


我覺得家長們在希望孩子孝順自己之前,要首先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自己也要學會感恩、孝敬老父母,給孩子樹立起一個好榜樣,這樣的話自己的晚年生活才會更加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