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降息潮來臨!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01全球降息潮來臨

2020年以來,截至3月11日晚,全球已有16個國家及地區先後決定降息。新冠肺炎疫情,更是加速了全球降息潮的到來。3月3日,澳大利亞宣佈降息50個基點,創記錄新低,打響了全球主要央行降息的“第一槍”。

近一週,已有10個國家及地區先後宣佈降息,其中美國在北京時間3月3日深夜緊急降息50個基點,為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首次緊急利率行動,引起資本市場的一陣腥風血雨。

全球降息潮來臨!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注:數據截至3月11日;1個基點=0.01%。

還有不少國家的降息“通知”正在路上。例如,歐洲央行將於3月12日公佈利率決議。目前經濟學家普遍預期歐洲央行將在本週四下調存款利率10個基點,以抑制歐元升值對金融狀況的拖累。

02什麼是降息?有何影響?

降息是指央行降低利率,利用利率調整,來改變現金流動。降息的特點是不增加市場資金量,而是通過降低利率,改變資金的方向,促使資金流入銀行以外的市場,提高經濟活躍度。

降息主要包括兩方面:降低存款利率和降低貸款利率。降低存款利率,儲蓄者會傾向於將存款從銀行中取出,用於投資或消費,從而增加市場上的貨幣流動,刺激經濟轉熱。降低貸款利率,可以減少貸款人的償債負擔,降低貸款人資金成本,推動企業貸款擴大再生產。

降息的主要影響有以下幾點:

①存款收益下降。降息後,存款利率下降,因此銀行存款和與存款利率掛鉤的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將會下降。

②刺激消費。由於存款利率下降,存款以及理財產品收益下降,部分儲蓄者會傾向於將存款取出用於消費,拉動內需。

③推動房地產行業。存款利率下降時,出於對貨幣貶值的擔憂,人們會選擇房地產等實物資產來規避風險。同時,由於貸款利率下降,貸款買房的月供隨之下降,購房成本的降低更好地促進了購房需求,從而刺激房地產交易。

④刺激實體經濟發展。存款利率的下降,可以引導大量資金從銀行向實體流動,帶動創業和企業投資,促進就業和經濟增長。而貸款利率的下降,可以緩和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減輕企業資金壓力負擔。

另一方面,降息也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

03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很多人害怕市場的風險,選擇“現金為王”的策略。3月10日,國家統計局公佈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同比上漲5.2%,豬肉仍是CPI高位運行的主要因素。5.2%是一個什麼概念?100萬元拿在手上,短短10年以後,其購買力就只剩60萬元了。

全球降息潮來臨!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經過此輪降息潮,全球更是加快了負利率時代的到來。市場對於部分發達國家中長期的經濟形勢仍然不看好,近日,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曾一度從1.5%下跌至0.318%,德國5年期國債收益率也已經跌到了-0.985%,創歷史新低。

全球降息潮來臨!普通人應該如何應對?


利率下行,將是未來的一個大趨勢。所以我們的策略是,選擇年金險和定期存款,提前鎖定當下較高的利率。

年金險

年金險是一種相對安全、穩定,且有紀律性的投資,是解決長期現金流無法替代的金融工具。通俗的說,年金險就是用現在的錢,給以後的自己一筆源源不斷的被動收入。年金險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安全穩健,投資省心;年金險背靠著保險公司和國家,安全係數更高,保息保本,收益更穩健。

②強制儲蓄,專款專用;年金險固定時間交費和領取,方便家庭進行每個月的資產分配。

③複利增長,讓錢生錢;假設有100萬,利率為4%,投資為30年:單利的情況下,30年後可以變為220萬,如果是複利,將達到324萬,多了50%。

④鎖住長期利率;年金險在購買時就已經確定未來能夠拿到多少錢,收益是固定的。當市場利率持續走低時,仍可以獲得約定利率的收益。

定期存款

雖然現在在銀行定期已經對很多人失去了吸引力。但是當下,人們在做資金配置的時候,為了防範風險,銀行定期存款仍是作為保守類資產的基礎配置。定期存款有以下幾個特點:

①安全性高;定期存款保本保息,並且根據國家出臺的《存款保險條例》,即使銀行破產,50萬元以下也可以獲得全額賠償。

②收益性較高;儘管銀行存活期的利息比較低,如果在銀行存入20萬-30萬以上資金,就可以獲得大額存單優惠利率,五年期的大額存單利率一般可以達到4%以上。

③流動性較好;和3年持有期的基金相比,定期存款可以隨用隨取,雖然會損失部分利息,但可以應對生活中的突發情況。

在中國央行近期多次提及“存款基準利率將適時適度調整”後,市場普遍關心調降存款基準利率的時點。可能留給我們“鎖定利率”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