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第二次世界大戰無疑是對全世界人民的一場災難,德國,意大利和日本為了自己的利益從而向周邊國家發動了侵略戰爭,不僅僅戰爭,三國軍隊對待平民手段非常殘暴,最終導致全世界的正義國家團結在一起,互相扶持打敗了邪惡的軸心三國。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在整個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雙方動用人員和武器裝備最多的當屬蘇德戰爭,1941年6月德國發動巴巴羅薩計劃,一路推進到莫斯科附近。蘇聯在強大的動員能力和工業·生產力的支持下,蘇聯紅軍打退了侵略者,一路向西拿下了德軍首都。很多都認為蘇聯之所以贏得戰爭是因為德軍無法適應冬季作戰,蘇聯利用嚴寒,戰勝了德軍,就像當年拿破崙遠征俄羅斯一樣,但是事實卻遠非如此!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如果仔細分析德軍的的進軍路線就會發現,雖然還沒有進入冬季,在烏克蘭如入無人之境的的德軍一進入俄羅斯的土地上就立刻鋒芒不再,能達到莫斯科附近其實已經很勉強了,而當時還沒有進入冬季!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難道德國人連俄羅斯的秋天氣溫都適應不了?這顯然不可能,德國自己也不是緯度很低的國家,在秋天就感覺冷那是不可能的。不過經過歷時學家的考證,德國人反而是因為蘇聯溫暖的秋天耽誤大量的作戰時間!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秋天?溫暖?相信大家更加疑惑了,既然暖和為啥還被耽誤?那就是因為俄羅斯大部分國土都是凍土!凍土本身在冬天非常堅硬,可是這土地一旦解凍,大量的冰變成了水使得腳下的土地根本就是一片爛泥地。德軍雖然有對於蘇聯冬天的準備可是對於蘇聯的爛泥地是一點頭緒也沒有,在這樣的土地上修築工事是非常需要經驗的。就拿修築戰壕來說,在一般的土地上只要按照步兵手冊的規範,挖坑然把土壤拍實,放上沙袋等等,這樣一個戰壕就基本完成。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而在含水量非常大的解凍土上,土壤穩固性非常差。挖戰壕可以說是變挖邊塌,根本做不到拍土成型。炮兵就更難受了,一炮打完,炮口可見的因為後坐力矮了幾公分,如果不重新校準跑位打出去可就是幾百米甚至上千米的偏差,所以只能邊打邊校準,這樣非常影響火力密度。這都還算是好的,作戰部隊好歹有大量機械可以拖拽出陷入泥潭的火炮和汽車,後勤部隊可是哭爹喊娘了,德軍機械化程度非常高,後勤基本上靠著卡車,而後勤部隊可沒有多少履帶車輛,所以遲遲跟不上進度。前線部隊打著打著心裡就開始默唸自家後勤怎麼還不來,子彈汽油馬上就要不夠了不說,士兵伙食基本就靠打獵了。德軍就沒想過辦法?想過,也幹過,那就是修路。德國人之前也很奇怪,大片的土地地勢平坦,公路鐵路看起來都好修,為啥蘇聯人就不修路呢?等到德國工程部隊實地一勘測,馬上就淚流滿面了。就這解凍的凍土地,要是修路至少得換填10m的沙土才能修,如果不做換填直接修路,哪怕不走坦克,汽車,就是步兵走個一週這路都要廢了!自然環境是客觀的,德軍在秋季因為爛地喪失了戰鬥力,那麼在蘇軍全面反攻的夏季為什麼就沒有表現出疲軟呢?難道蘇軍有什麼秘密武器?別說還真有,那就是履帶式拖拉機!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很多年長的朋友應該見過蘇聯產的履帶式拖拉機,那個履帶寬度比一般的推土機都要寬。在爛泥地上這樣的拖拉機不僅能拖拽出陷入泥土的卡車,還能壓出一條相對結實的臨時道路。


二戰德國人為何拿不下蘇聯?真是冬天太冷?德軍:都怪秋天太暖和


蘇德戰爭已經過去了80多年,而今的俄羅斯也對自家的凍土束手無測,除了幾條必要的公路之外,其他地方還是這樣的爛泥地,不過好在俄羅斯人口密度稀少,也不是很影響俄羅斯人的出行,如果俄羅斯真的想要在這些地方修路,那隻能來向咱們中國尋求幫助,畢竟被人稱為“基建狂魔”的中國一定有更加省力和省錢的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