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大約在2018年的3月,中國遊戲版號暫停了審批,大量中小遊戲公司因為缺乏收入來源而死亡,即使強如騰訊,也擋不住股價下跌、收入銳減。

盜用版號、借殼發行,一時間各路企業八仙過海欲渾水摸魚,但最終都付出了更慘痛的代價,業內一片哀嚎,大喊“遊戲行業凜冬已至”。

灰暗的九個月過去,遊戲版號正式恢復審批,但有關部門也明確表示,2019年遊戲過審總量會控制在3000款左右,不足2017年的五分之一。

至此,每一批過審的版號都成了大眾關注的對象,媒體們總是會不厭其煩的把每一期過審遊戲列表悉數曝光,玩家們也樂於在密密麻麻的名稱中尋找,到底有沒有自己想要的精品,如今也找了一年,我們找到了嗎。

倒逼遊戲精品化

凜冬一年凍死了國內2萬家遊戲企業,正當遊戲人愁眉苦臉之際,也有“業內人士”發出了樂觀的聲音,他們認為“版號總量控制提高了入行門檻,市場迎來了優勝劣汰的拐點,這一措施能倒逼遊戲精品化,對中國遊戲行業長期健康發展利大於弊。”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當時我還真信了。

國內市面上的垃圾換皮手遊、頁遊的確是多到數不勝數,甚至不乏一大批涉賭的棋牌遊戲,如果能把這些遊戲全部攔在門外,確實算的上好事一樁,砍掉10000多款垃圾,留下的那麼兩三千總該能有點樣子。

事實證明,我還是太年輕了。

截止2020年3月6日最新一批版號出爐,國內新過審遊戲大約在3000款左右,這3000款遊戲真的讓我重新認識了,什麼叫做精品。

又一批精品

我截取了3月6日最新版號中的部分,讓我們來看看到了2020年,那些從“凜冬”中活下來的遊戲公司到底能做出什麼樣的遊戲。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貪吃蛇打方塊》、《數獨趣味闖關》、《連連看大消除》,看到這三個名字,我甚至有點懷疑我是不是穿越了,這種諾基亞時代的題材,連4399都早就淘汰了的玩法,竟然還能在2020年光明正大的浪費掉寶貴的版號。

為了確保這些遊戲不是看似弱智,實則牛逼,我把遊戲名挨個搜了個遍,在排除幾個網絡上完全查不到的遊戲之後,我確信這些遊戲,就是真的弱智。

這個《連連看大消除》打著經典重現的口號,卻做出了還遠不如那個年代的畫面和UI,我很想問問開發者,研發這種遊戲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哪怕就在連連看領域,它也毫無競爭力。而且為什麼要去申請版號,難道這種連連看還能有內購嗎?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除了連連看,新版號裡也有一些名字看上去有點內容的遊戲,比如《曙光英雄》,當我找到這款遊戲的詳細信息後,我傻眼了,這竟然是一款類《王者榮耀》的手遊。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這遊戲真不該叫《曙光英雄》,應該叫《頭鐵英雄》,一個籍籍無名的開發商,做了一款和《王者榮耀》相差無幾的遊戲,我實在不知道這意義何在,難道是想給手遊MOBA領域再添上一道光?

再瞭解下去,我就明白了,這遊戲存在的價值大概是內置的JJ聯賽,三勝贏話費,用話費做籌碼,在小圈子裡推廣,或許真能滋潤的活下去。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最後,我又搜了幾個如《密室的暗門》這種聽上去就很有種優質獨立遊戲範兒的名字,結果果然也沒讓我失望。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能把Flash小遊戲搬到移動端,甚至還能拿到當下最稀缺的版號,這遊戲是不是精品我不知道,但開發者一定是個人精。

版號積累至今,有玩家辛辣的諷刺道,“能在中國拿到遊戲版號,簡直是這款遊戲的恥辱”,言之雖過,但不無道理。

特色精品

當然,新一批版號也並非都是無名之輩,騰訊的《天涯明月刀》手遊、此前口碑不錯的《惡果之地》手遊、以及《影之刃3》手遊,這些在手遊裡的確算得上精品。

但這些精品我們早已領略過無數次,精美的畫面、複雜的養成、持續的投入,這或許就是玩家們對這些精品最直觀的感受,如果說這些遊戲能帶給我們多少驚喜,那實在談不上,頂多是讓相關粉絲們又有了打發時間和金錢的工具。

再仔細找找,也能找到《春之伊始》這樣稍帶有人文氣息的獨立作品,但也能一眼看出來是學生作品,我們可以鼓勵其精神可嘉,但說這是精品,那還差了十萬八千里。

能在國內過審的遊戲都是何方神聖?

在茫茫多的“精品”輪番轟炸下,終於,我們對版號失去了期待。

結語

看似每一次版號的新聞都會引發玩家關注,但玩家或許從來就沒在乎過版號。大家心裡想著大多是“你審你的,我玩我的”,哪怕版號永遠被4399填滿也無所謂。

井水不犯河水,大家各自安好,任他業內如何寒風肆虐,反正,不是玩家的寒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