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投資,不是容易的事

關燈吃麵,股神也蒙了

今天大盤又大跌了,持倉股滿盤盡墨,又是關燈吃麵的一天。我知道現在很多人現在不是很開心,甚至還感覺很恐懼。很多人看不懂當前的形勢,也有很多人問我該怎麼辦。我說實話,我也不知道。我自己一直是滿倉持股,臥倒裝死。這個也不丟人,有人問巴菲特,巴菲特其實也不知道:

3月10日,“股神”巴菲特接受採訪時,主持人問:昨天道瓊斯指數狂瀉2000多點,原油價格跌破30美元,十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跌破0.5%。你怎麼看?巴菲特說:只要你在這個市場上活得足夠久,你就什麼都能見到。我活了89歲,也是第一次看見。新冠肺炎和原油震盪兩個效果加起來,已經把市場錘暈了。

明天會怎樣?你猜!

我記得1月初時,雪球上還是一派牛市初來的喜氣洋洋,很多人一聽說牛來了,趕緊就衝進來。誰知道還沒享受到牛市的喜悅,迎接來的倒是當頭的棒喝。

股票投資,不是容易的事

很多剛入市的朋友都嚇壞了。但你事後去看就會發現,當時那樣的恐慌性下跌,卻是一個極佳的買點。上證這邊可能還不太明顯,創業板就很明顯了:

股票投資,不是容易的事

正應了那句話:危機危機,危中有機。但在當時,誰知道明天會如何呢?就如同今天全球的股市跌幅:

股票投資,不是容易的事

現在讓你預測未來幾天怎麼做,你知道嗎?納斯達克的走勢,就和我大A不同。納斯達克高位下跌之後,只是短暫反彈了一下,然後就又是大跌。


股票投資,不是容易的事

所以很多投資機會,都是事後才能確認的。很多老股民都有這個經驗,都有抄底被套的經歷。你總以為它已經跌得夠多了,但每次都能跌到更低。

股票投資,哪是那麼簡單的事呀。

漲高了才是好股票?

這幾年白馬股牛市,幾個著名的白馬股都被炒到天上去了。所以現在一般都會說:以合理的價錢買入優秀的公司,並長期持有。這句話可能是費雪說的,也可能是芒格說的,反正不管是誰說的,現在在A股市場被廣泛流傳。

問題就在於兩點:什麼是優秀的公司,多高的價錢才合理。

很多人眼裡的優秀公司,其實就是大家都認為好的公司。而大家為什麼都認為好呢?就是股價漲了,並且這家公司的盈利也增長了。也就是說,只要這家公司的盈利在增長,並且股價也在增長,那麼就會被認為是好公司。

既然好公司都是盈利和股價齊升的公司,那總會有一個誰快誰慢的問題,也就是多高的價錢才合理的問題。如果一家公司每年利潤增長10%,每年股價增長20%,已經持續了10年。那麼這家公司當前的價錢還合理嗎?

我的問題是不是很奇怪?但這是我選股時需要思考的問題。

先討論什麼是好公司的問題。

上述的定義是不是太片面了?我相信很多人心裡其實就是這樣想的。如果業績沒漲,股價漲了,很多人站出來說,你那個是概念炒作,沒業績支撐的。比如這個星期六、東方通信這些,大家都將其視作概念炒作。但像華僑城A、中國建築這種業績年年增長,股價卻沒動靜的,也不能算作好公司。這兩個公司我都寫了好多文章了,很多人都認為我是撿菸蒂。顯然不認為它們是好公司。只有像海天味業、愛爾眼科這樣股價比業績漲得更快的,則認為是業績推動的,才是好公司。中國平安、萬科A、招商銀行都曾經多年不漲,也因此當年我買他們時也都被當做垃圾股。一旦股價上漲,這些股都搖身一變成白馬明星了。

那麼什麼是合理的價格呢?能漲的價位就都是好價格,至於估值,那都不是事,那麼多套路,總有一個能套上。2014年格力電器的淨利潤為140億元,當年年底的前復權股價是14.86元。2017年格力電器的淨利潤為224億元,比三年前大約增長了50%,當年年底前復權股價是41.9元,差不多是增長了182%。那麼你覺得哪個才是它的合理價格?答案是:都是。

我可以套用一句話來說明這個炒股的邏輯:上漲有理!其實如果真的能持續上漲,那也是好的。畢竟我們來投資股市,就是為了賺錢,而不是為了證明什麼高明的理論。黑貓白貓,能賺到人民幣的才是好貓。但問題恰恰就在於,這個上漲真能持續嗎?

以前如此,以後也如此?

大家都知道擊鼓傳花的遊戲,鼓點一停,必然有一個接到最後一棒的倒黴蛋。套用巴菲特老爺子前面說的那句話:你只要活得夠久,就什麼都能遇見。

你會遇見什麼呢?

首先是業績增長。以前增長,以後也會增長嗎?你憑什麼認為它的業績一定會增長呢?不要告訴我是它的CEO說的。CEO的話如果都實現了的話,整個世界市場都不夠這些企業瓜分了。

其次是股價增長。股價要實現增長,要麼業績增長快於估值下降,要麼業績停滯下的估值提升。我們既不能確定業績一定增長,也不能確定估值會否下降。你從哪裡來的信心認為股價就會增長呢?

以前如此,以後未必如此。

危和機

以前格力電器的業績年年增長,估值卻連創新低。如今業績已到天花板,估值卻連創新高。以前估值在絕對低位時,市場一片悲觀。而如今估值在高位時,大家對於董小姐卻有著無比信心。

很多人買入格力電器之後才去考慮格力電器主營業務如何突破的問題。其實這個問題已經是一個老問題了,多少年過去也始終沒有改觀。格力電器在過去實在是太成功了,成功到已經在各方面達到了巔峰狀態。空調領域營業收入達到上限,毛利潤率也達到了頂點,三費費率都控制到了極低水平,淨利潤率正處於歷史上最好的時刻,而此時的估值也恰恰在高位。

我不知道還有幾個人記得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道理。天道輪迴,從來如此。

而一個相反的例子,就是中國建築。在最近幾年連年去槓桿導致公司現金外流,地產業務大擴張使得資金更加緊張,資金緊張使得營業收入增速已經降到低位。而上游行業供給側改革導致原材料大幅漲價,繼而侵蝕了本就比較單薄的利潤。利潤率的下降疊加營業收入增速的下滑,使得淨利潤增速維持在低位。市場對行業悲觀情緒的蔓延使得估值創造了歷史新低。

在去槓桿已經接近完成,現金大幅好轉而主營開始加速的拐點上,原材料價格已經穩定使得利潤率也得以回升。當中國建築以這種營收和利潤的加速來呈現市場之時,不知道會否引起一些聰明資金的注意?中國建築是否已經迎來了戴維斯雙擊的時刻了呢?這個只能事後來判斷了。

哪有必賺的股票!

今天下午和一個網友聊天,他問我怎樣選股才能賺錢。我說我不知道。我過去15年炒股得到的最大教訓就是:先別想著賺錢,先想著自己最多能虧多少。

不虧,才有可能會賺。

即便如此,我也經常失手。

股票投資,沒有那麼容易。未來充滿了不確定,這說到底是一個賭賠率的問題。如果我真有100%的把握,持股的就只會是一隻了。但你見到巴菲特持有一隻了嗎?巴菲特做不到,更何況是我呢?

神創到底該不該漲?

我看很多人對神創上漲心有不服,總覺得是炒作概念,不是價值投資。但問題在於,這些人買入的股票,在過去三年時間裡已經漲了四五倍了。即便以三年三倍來說,這個速度是不是也太誇張了一些?

而過去幾年,創業板跌了多少?在很多白馬股創新高的同時,創業板還在地板上。其實跌久了就會漲,漲久了就會跌,大的道理就是如此的。我反而認為,創業板的上漲有其內在的必然性。

當然我並沒有說創業板很多股票的估值是合理的。只是想說一下,不能對任何股票有偏見,機會往往在偏見中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